在历史的回望中走进新时代 ——设施园艺产业四十年变革与发展
按照重大事件发展节点进行划分,改革开放后,中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至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发展初期(1979~1994 年)
这个时期,随着中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蔬菜保护地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中 国 许多地方都陆续开始兴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玻璃温室和塑料温室。由于中国没有现代温室的建造经验和技术设计的标准资料,一般沿用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的设计标准,建成后的温室有的达不到蔬菜或花卉等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的设备容量过大,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增加了投资,浪费了材料设备、燃料和电能。1979 年 6 月,为了加强农业工程学科的建设,加大科技支撑农业的力度,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图 1,1992 年 8 月根据发展需要更名为“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2018 年 11 月更为现名),设“农业环境工程研究室”,与相关的农业科研单位和院校一起,组织承担了“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和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中“热浸镀锌钢管装配式塑料大棚的研制”“地热温室的研究设计(图 2)”“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的研究”“塑料大棚综合栽培技术研究”“无土栽培设备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等相关课题,形成了一批相关技术成果,对这一时期设施园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1982 年,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承担了农牧渔业部重点科技研究项目“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的研究设计”任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了一座专业性的植物人工气候室,该气候室是通过研究植物人工气候室来探究温室内的生产规律。1986 年 12 月,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设计研制的中国第一座自然光照人工气候室通过农牧渔业部技术鉴定。1984 年,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首次发布中国第一个温室相关国家标准 GB4176-1984《农用塑料棚装配式钢管骨架》,之后一直没有后续关于温室的标准颁布,直到 2001 年 10 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首次发布有关温室设施的 6项机械行业标准。1987 年,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和中国花卉协会办公室对中国引进的国外温室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979~1987年,为促进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中国先后从保加利亚、荷兰、罗马尼亚、美国、日本、意大利 6 国引进了约 24 座温室,共 19.2 hm2,分别建造在了京、黑、粤、苏、沪、新等 6 省市区,但引进的温室都处于亏损状态。
此外,早在 20 世纪 30~50 年代,中国辽宁南部和北京等地区已开始尝试在冬季利用不进行人工加热的“日光温室”生产新鲜蔬菜。20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科研人员从采光和保温角度出发,对原有日光温室的建筑结构、环境控制技术和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改进,使得在中国北纬 32° ~41°乃至 43°的寒冷地区,在完全不用人工加热或进行少量补充加热的温室内,实现了寒冬季节生产喜温果菜,这是中国温室蔬菜栽培史上的重大突破。
这一时期适应了改革开放后广大城乡居民对菜篮子产品的新需求,国家在各个层面都加大了保护地蔬菜的生产、供应和研究。由于相关的研究刚刚起步,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力度较弱,可以说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阶段。
稳步推进期(1995~2006 年)
快速发展期(2007~2016 年)
转型升级期(2017 年 ~ 至今)
目前种植者、消费者对高效益、高品质设施装备与设施农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产业整体生产水平还不平衡,科技、管理、市场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品质难题未解,全要素生产率(TFP)不高,效益不稳等问题依旧存在。高质量、高技术水平、绿色化的产品相对少,主体产业群的创新活跃度、成果转化率、储备率还较低,核心与尖端技术产品完全自主性不高,创新行为跟随多,效益与技术引领相对较少。
实践证明,提高技术进步效率、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对世界先进设施农业技术的学习借鉴,因此未来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从中国两次大规模引进的经验教训看,一定要注重引进技术的完整性和对国情的适应性,特别是软、硬件协调性,同时要在充分消化的基础上加大再创新力度,以真正实现技术引进的目标,当前中国“引进 - 仿冒 - 弱化 - 再引进”的不良循环依然存在,与韩国、日本等国的引进效果相比还有差距,这与中国引进后研究不深入、探索不持续有很大关系。
纵观中国设施园艺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中国设施园艺产业在技术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弥足珍贵。当前,现代化设施园艺产业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材料、装备、施工、管理运营等),面对新时代“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要求,全行业都要紧紧围绕“设施园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加强自主研发能力,以全方位的创新,寻求产业发展新的突破点、增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未来要紧盯产业目标,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动能的不断涌现,让设施园艺发展能够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再谱新篇、再立新功。
作者:齐飞(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公众号欢迎分享,凡转载文章,除了为作者署名外,还请在文章最前或者最后注明:本文转载自:温室园艺农业工程技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