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重塑你对成功的认知

导读:大多数青年人的迷茫,很大程度在于对「成功」的体认不清晰。字典里关于「成功」的定义虽然明确,但「成功」的评价标准却是千差万别。什么才是成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成功?

01

只要你愿意
你可以取得惊人的成就
事实上,生活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将会取得惊人的成就。
这句话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发现所有成就的获得都来源于你自己的一种意愿。
人的一生能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你是不是愿意,只要你愿意,就肯定可以取得惊人的成就,所以如果真想要整个人生变得非常有意义,首先就要问自己:“我是不是愿意?”
每个希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都不能不考虑“我应当成为什么人”的问题,而每个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都必须设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
正是出于此种考虑,你“能成就什么,就必须成就什么”,你要“把自己的条件禀赋一一发挥尽致”,成为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著名的自我实现理论的两条要义。
我非常认同,在我读中学的时候,我深受一本传记的影响,这本传记就是《居里夫人》。
整个中学时代,我深受这本书的影响,我所生长的地方是一个东北的小镇,当时我并没有很多想法,可是这本书激发了我渴望成功的意愿,甚至影响到我报考大学的专业选择,我曾经想成为像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所以报读了工科。
居里夫人让我明白,个人奋发向上的辛勤实干是取得杰出成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就是说,成就取决于你自己的付出而不是其他。
我懂得了这个道理,也就懂得了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可能每个人的智商会有所不同,可能每个人会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发展,但是取得成就的根本不是我们的智商,也不是我们的专业选择。
成就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是,我们愿意为成就付出极大的努力,通过我们的意志,通过我们吃苦耐劳,通过我们坚忍不拔的实干,转化为奋发向上的激情,并为之勇猛地战斗。
其实人生的基本命运就是自我成就,一切取决于我们自己。

02

人人都能够成功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的事物,所以人人都渴望成功,没有人喜欢过平庸的日子,也没有人喜欢自己被迫地生活,没有主动,没有价值。
可是事实是,在没有成功之前人们是100%没有区别的,可是确定成功之后,我们发现只有5%左右的人可以成功。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呢?
因为这5%的人没有放弃,直到成功为止,而另外95%的人都放弃了,没有获得成功。
典故中有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虽然被大家耻笑,可是他还是相信能够移山,结果山被移动。古训告诉我们“人心齐,泰山移”,可是真正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并不多,结果真正做到“移山”的人也就不多了。
拿破仑说过:“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念,拿破仑必定没有毅然的决心与信心,当然成功也就与他无缘。
人人都先天具备成功的天赋,这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因为在世界上唯有人具有不知足的本性,这种不知足来源于人不断增长、不断变化的需要,一种需要满足了,又开始产生新的需要。
这种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的需要,使人的头脑中充满了使人为之忙碌不已的欲望和激情。这些欲望和激情激励着人不断追求,并赋予人以积极进取的心灵和蓬勃的生命力。
正是需要使人有所追求,从而使人具有极大的创造能力,而当人具有巨大的创造能力时,人成为主动者,可以在任何环境中能动性地去探求和创造,通过自己的摸索获得经验,凭借自己的生活印证过的原则,继续取得成功。
所以环境是多变的,环境会给人带来限制甚至困难,但是环境永远不能决定人的命运。
世界对于人来说,只是一系列的可能性,人永远可以带着灵活性在各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即使在完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还是可以在“是”或“不是”之间做出选择。
因此,在人的命运中,人通过自己的选择,掌握着通向自己命运之门的钥匙。
人的需求的开放性给予人超越现在的能力,人不为已实现的目标所满足,不被现实的障碍所限制,而是被新的目标所指引,不断克服事物的现存状态,越过障碍,注视未来。
怀特说:“把自我向着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己正是在这样做的生物。”
所以,成功只是我们的选择,人人可以成功。

03

开始行动,成功便更近一步
在对管理实践做研究的时候,我对一件事情感到不可思议,我发现在企业内部不断得到提升的人并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有能力的,而是最不计较付出行动的人。
我自然相信能力非常重要,但是行动更为重要。对于拥有知识的年轻人,在这一点上我更是担心。
我常常听到很多人告诉我,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但是苦于没有机会实现,也有很多人不断强调,不是他不愿意做,而是没有条件做。
其实,所有机会都是在行动中获得的。
我在一次飞行中看介绍飞人乔丹的纪录片,深深地记得其中一段内容:
在中学选拔篮球队员的时候,因为乔丹不够高,所以被编排在二队,教练要在一队训练完之后,才能给二队训练。乔丹提出帮助一队服务,所以每天乔丹都比每个二队队员多出两个小时的训练。多年之后我们知道乔丹成为飞人。
每份工作,不论是在什么样的行业、什么职业、什么职位,都需要脚踏实地的人。行动才是最根本的能力。
如果你细心观察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的区别,你会发现,他们分别属于两种类型,成功的人主动去做事情,他真的去做,直到完成为止;平庸的人却常常是被动去做事情,如果不借助外力的推动,他们甚至想不到要做事情,每一天得过且过,找借口拖延,直到最后他证明这件事情“不应该做”为止。
所以成功的原理就是不断的行动。

04

你拥有无限的心理能量
人的心理容量其实是无限的,如果拥有这种无限的心理容量,你必定用欣赏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一切,你必定会不断去接纳全新的东西。
在每个追求中,作为成功之保证与其说是卓越的才能,不如说是追求目标的意志。
意志力可以定义为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力量,简单地说,意志力就是人本身,就是每个人的心理能量。
一个人如果下决心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下决心要做成什么事情,那么,意志就会驱使他心想事成,如愿以偿。
据说有这样一个木匠,有一天,当他修理法官的座椅时,人们发现他比以往细致,对座椅改进设计,有人问他其中的原因,他解释说:“我要让这把座椅经久耐用,直到我自己作为法官坐上这把椅子。”
说来奇怪,这人后来果真成了一名法官,坐上了这把椅子。
我们之所以忽略意志的力量,之所以不能够坚持,是因为我们给自己界定了很多边界。
因此,成功的决心往往就是成功本身。
记住以上四点: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取得惊人的成就;人人都能够成功;行动是成功的决定要素;你拥有无限的心理能量。那么,你就具备了成功的所有条件。
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这四个方面,如何让自己真正成为成功的人,这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和设计,尤其是在青年时期,你可以做到什么程度,甚至会决定一生的高度。(本文完)
(0)

相关推荐

  • UC头条:《易经》: 心中无主, 注定一事无成

    宋朝著名的大才子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 ...

  • 陈春花:企业文化变革成功的四个关键要素

    导读:文化变革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它要花费时间,至少是一年,通常需要3到6年:它要付出努力,并时刻保持警惕:它还需要保持耐性和长期维护. 很多公司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组织结构.首席 ...

  • 陈春花最新观点:数字化时代的组织价值重塑

    导语:数字技术带来变化的场景下,新的组织管理体系如何呈现,组织价值重构的未来又在何方?2021年 4月20日晚,陈春花教授新书<价值共生>首发式在知室书院举办,作者陈春花首度分享书中重要观 ...

  • 陈春花:成功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文 /   陈春花,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华夏基石e洞察智库撰稿人 来源:春暖花开.企业管理杂志 01 重要的事情先做 时间管理的技巧很多,几乎成功的人都 ...

  • 陈春花:不能偏离的管理的5个基本认知

    导读:管理是什么?每个领导者在实践中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总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究其根源是偏离了管理的5个基本认知. 从定义上来理解管理,就是通过人员及机构内外的资源结合而实现共同目标的 ...

  • 陈春花:成功的营销战略关键在于三个维度

    导读:营销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合适的事情.也许这是一个太简单的说法,但营销本就应该简单.但什么时候是合适的时间?什么事情是合适的事情? 如今的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喧嚣混杂.每一天 ...

  • 陈春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六个关键认知」

    来源:北大国发院 作者:陈春花 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丰融视界立场 数字时代,认知冲击非常大.传统企业要在产业互联网的助力下实现转型,提升数字竞争力,首先要实现认知上的转变.如果产业自己的认知能力不 ...

  • 陈春花:如何帮助空降经理人成功?

    导读:企业该不该用空降兵?在管理中,这个问题没有对与错,我们只看其结果.杰克·韦尔奇坚持接班人一定要在GE内部产生,而HP则坚持新的CEO要空降兵,是GE的对还是HP的对?当年的绩效结果是,两家公司在 ...

  • 新年寄语 | 陈春花:相信生活,敬畏责任,重塑自我

    2020年超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注定以其特殊性被载入人类的历史. 当我写下这一句话的时候,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描绘将要过去的2020年.如果用色彩去做诠释,黑.灰.蓝.红四色交织在一起,绝望与惶恐,曙光与希 ...

  • 陈春花:教育是学生的自我认知

    导读:我们如何理解教育中个体的社会化?我们如何认知「学习是痛并快乐着」?教与学又是什么样的关系?陈春花教授在北大国发院「职业导师项目二周年暨2019职业导师节」上详细解读了这三大问题. 我一直从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