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文学】 小小说 奖励 文/大川

奖  励

文/大川

卫东八岁了,到了背书包上学的年龄。

七十年代是个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学生造反交白卷引领了当时的潮流,学校和社会一样都是乱糟糟的。

尽管世风如此,大字不识一个的妈妈还是叮嘱卫东,到了学校要听老师话,好好学习。为了唤起他学习兴趣,妈妈还直接采取了物质奖励,许诺说,期末考试要是能得100分,妈妈给你蒸白米饭吃。

妈妈其它叮嘱随着晨风早就飘散了,这句话卫东却牢牢记在心里。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的基本以粗粮和杂粮为主,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几乎断炊,往往要靠借贷才能度过春荒。这个时节,能有高梁饼子山芋吃就不错了。不过这两样食物不仅口感差,吃多了还有后遗症,山芋吃多了胃会反酸,高粱饼子吃多了会胀肚,那个年代能吃一碗香喷喷白米饭简直就是奢侈了。

卫东所在的村属于华北平原。不生产水稻。前两年家族里一个叔伯哥哥闯关东回来。在东北学会种水稻。去年他当选为生产队长,就在子牙河旁边选了一块水浇地,带着人们种了三亩多水稻,并拍着胸脯信誓旦旦保证,让每家过年都能吃上一顿鲜香的米饭。

有了米饭诱惑,卫东学习就上了心。上课时认真听讲,老师布置作业也会按时完成,在一年级的新生里,卫东是得到老师赞许最多的学生。

每天下学后,他就背着筐子,带着弟弟,去河边稻田那疙瘩转悠。一边打草一边倾听稻田里阵阵蛙鸣,看蜻蜓在稻叶上飞起飞落,憧憬着秋后的丰收,心里无比惬意。

在卫东的眼里,时间过的很慢,水稻看起来总是绿油油的,一点也没有队长哥哥描述的稻花飘香的模样。卫东心里直犯急。曾有一次,他梦见稻子成熟了,家里分了好多,妈妈做的米饭香喷喷的,他狼吞虎咽的吃了个肚圆。可是等到笑醒之后,哪有什么米饭,漆黑的夜色,点点月光洒在窗台上,锅灶后面蛐蛐时断时续的鸣唱着,嘴里流出的哈喇子,把枕头都浸湿了半边。

好不容易到了秋后,稻子收割了,每家每户或多或少的分得一些稻米,这让卫东兴奋的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内心就期盼着考试快快来临。

在后来一次考试中,卫东如愿考了双百。妈妈知道后特别高兴。夸奖卫东半天,却一句不提奖励的事。卫东心里直纳闷,为什么妈妈不兑现承诺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奖励迟迟没有来到。卫东非常郁闷,小孩子面嫩不好意思直接和妈妈提起,一有机会,就在妈妈耳边旁敲侧击一下,不过,妈妈似乎遗忘了曾经的承诺,完全一副置若罔闻的样子。

距离稻米分到家已经好长时间了,卫东始终没等来妈妈答应的那一顿米饭。

卫东不高兴了,撅着嘴以不吃饭作为反抗,但是,爸爸常年在外地,妈妈一个人操持着家里,整天忙的脚不沾地,他的这些举动,根本没有引起妈妈的注意。

自已饿的够呛,还没有丝毫效果,于是乎,卫东改变策略,把不吃饭变为消极怠工,每天放学后,打的猪草、拾的柴禾就比原先少了许多。此举仍然没有引起妈妈的反响。卫东犯了拧脾气,索性赌气不再给妈妈学习了,上课也不再注意听讲,甚至还逃了一天课,叫着几个小伙伴跑去大场里下夹子逮鸟。

听到老师的告状,妈妈急了,卫东平时的顽劣她都能宽恕,但是唯独不能容忍他懈怠学习。不由分说,妈妈把卫东摁在炕沿上,狠狠的打了一顿。还拎着他耳朵去学校给老师道了歉。

奖赏没要到,还被妈妈修理了一顿,卫东幼小的心里充斥着不满、不解和郁闷。下午放学后,卫东没有回家,一个人跑到平时玩耍的大堤上,头枕着双手躺在枯草上面,对着蓝天白云一个人呆呆发楞。

他心里还记恨着妈妈,不想回家,不想面对言而无信又狠心的她。

风轻轻吹拂着,垂柳的树梢滑过他的额头,宛若玩劣孩子的恶作剧。子牙河水依然喧嚣不止,似乎是向他发出的嘲笑声。

落日的余晖渐渐散尽,枝条婆娑的杨柳,身影渐渐模糊起来,河水也幻化成黑黝黝的颜色,不时的泛着银光,好像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看着黑洞洞的四周,卫东有点胆怯了。

弟弟来寻他了,扯着嗓子喊哥哥,呼唤他回家吃饭。摸摸还在隐隐作痛的屁股,卫东咬着呀,隐在树丛中没有应答。

弟弟在大堤上喊了两圈,蹦蹦跳跳回去了。

过了不长一段时间,妈妈来了,喊着卫东的名字,声音里带着焦急。卫东还没有原谅她,赌着气依旧没有吱声。

妈妈也回去了,往回走的脚步很慢……

再后来,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来了。看着疼爱自已的奶奶佝偻着身子,一步一颤抖样子,卫东抹着眼泪从树丛里跑了出来。

奶奶没有责怪卫东,用拐杖轻轻的一杵卫东的屁股,气喘吁吁说,走,扶奶奶回家。

那天晚饭,卫东终于吃到了盼望已久的米饭。米饭香极了,此时此刻,卫东早把不满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狼吞虎咽吃着,嘴唇巴唧的山响。

由于妈妈兑现了承诺,卫东和妈妈关系又和好如初。

几天后,奶奶七十岁生日,看着奶奶用仅剩的几颗牙费力嚼着生硬的高粱饼,妈妈眼圈一红说道,家里缺米少面,没能给你做点好的,实在对不起,奶奶瞅了妈妈一眼说,咱家日子俺又不是不知道,里里外外全靠你一个人支撑着,有什么对不起的,俺这么大岁数了,还在乎一口吃吗?

旁边卫东有些不明白,妈妈为何这么说,家里不是有大米吗?仰起头来问妈妈,为什么不给奶奶蒸米饭呢?妈妈停顿了半晌,才幽幽地说,家的稻米早就用来还了春天的饥荒。你前几天吃的米饭是妈妈特意留下的一点,原准备给奶奶做寿的,那天你不回家,奶奶知道了事情原委后,把我骂了一顿,逼迫着给你兑现了承诺。

听了妈妈的话,卫东一下子怔在了那里。

从那天以后,卫东一下子成熟了许多,他在心里默默数着日子,盼着赶快过年,盼望着春天,其实他最盼的就是过年后队里还能种下水稻,这样,秋后能让奶奶吃上一碗白米饭。因为妈妈告诉他,奶奶有好多年没吃过大米了。

卫东的计划没有实现,奶奶刚过完年就去世了,那碗米饭就成了卫东心中永远的痛。

从此以后,每年去给奶奶上坟,卫东必然蒸一碗米饭带去祭奠奶奶。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已经成家立业的卫东把这个故事讲给已是小学生的儿子听。从小衣食无忧的儿子听了,撇撇嘴不以为然的说,至于吗?按国家的粮食分类标准,大米不就是粗粮吗?

    【作者简介】

薛景川,男,大城县公安局,河北作协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河北公安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流萤》《战火中年华》。有中短篇小说、诗词在啄木鸟、长城、中国公安报,河北法制报等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其中 中篇小说《海棠大爷》获河北省第五届梧桐杯文学奖。中篇小说《又见梨花开》,获啄木鸟杂志最喜欢小说评比一等奖。小说《大红袍》被收录于2016年年度全国公安文学优秀作品名录中。

     【编委短评 如水如是说】 

大家好,我是如水,作为《蒺藜文学》的编委,我深爱着这个平台,也通过《蒺藜文学》结识了的很多文友!我很高兴!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推出大川老师的佳作《奖励》,其中有一句话:“大米也是粗粮”!是啊!蒺藜也是文学。

蒺藜平台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不管到啥时候,平台的发展都离不开大家的关心与支持!蒺藜扎根的地方,无论多么贫瘠,只要有纯净的源头活水滋润,它都能爬满田野山坡!

大川老师在文中,说到“ 那是个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学生造反交白卷引领了当时的潮流。尽管世风如此,大字不识一个的妈妈还是叮嘱卫东,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这就告诫我们,做人做事不能随波逐流,要坚持本色!

《蒺藜文学》作为一个纯文学平台,一定把这种“至真、至纯、至新”的本色发扬下去,努力走出一条自己的文学之路!

《蒺藜文学》还只是平舒田埂上的一株幼苗,还需要许许多多像大川老师一样的文学朋友前辈,提携、鼓励、帮助、支持,也需要更多热爱文学事业的朋友们,捧出你带着泥土芳香的佳作!

《蒺藜文学》坚持原生态、重灵魂、接地气、推新人的思路不会变,我们的作品不求刻意、奢华,也不需要有太多的人工雕琢。只想返璞归真,还文学于生活,还人性于本真,让朴素和真诚成为主流!

相信,有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心灵之水,一定能润化出人性化的佳作,有真诚的心灵,一定能写出感人的文字,与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也相信有大家相伴,我们一路同行,一定能结出像更多蒺藜一样的文学小花和“硬核”!

再次,向朋友们致敬!在生命的起伏中,坚守自我大步向前,相信这才是我们文学人该做的梦……

(0)

相关推荐

  • 水莲(中篇小说连载之三)

    14 牛娃的家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盆子山的科技示范户,成了山民心目中的医务室,成了山里的富裕户. 又生已长到十一二岁了.牛娃琢磨着要为又生找个媳妇,并且想找个平原的儿媳妇,他坚信平原的媳妇比山里媳妇聪明. ...

  • 此情可待成追忆——怀念我的父亲

                       病前 这要从我童年时说起. 不惑之后再去回忆少年时光,于我,是一件难以释怀的事.因为有很长很长一阵子,我从来都不让父母省心. 小时候的我,十分任性.顽皮.由于父母 ...

  • 【万家灯火】包东红:《宝贝,十八岁生日快乐》

    [特刊:在场文学祝宝贝生日快乐] 在场文学,文学在生活的现场和心灵的现场                      ------肖复兴 <宝贝,十八岁生日快乐> 文/包东红 我的宝贝: 十 ...

  • 【大荔小作家】快乐寒假(一)

    帮奶奶做家务 仁厚里小学四年级   吴思瑶 今天,我和妹妹起床后发现家里乱糟糟的,奶奶爷爷带着弟弟和爸爸出门了.于是,我们决定帮奶奶做家务. 穿上衣服,洗漱完毕后,我们打算先整理客厅.我先把桌子擦干净 ...

  • 校园文学 | 记最快乐的一件事|李雨坤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潇湘小作家】黄雅彤/梧桐细雨

    梧 桐 细 雨 作者:黄雅彤    指导老师:胡继秋  一轮红日慢慢西沉,夕阳散发出万道霞光,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踏着沉重的脚步走在最后.月考成绩出来了,数学考了72分,这如同晴天霹雳, ...

  • 【诗舍】写给祖父祖母

     写给祖父 文/艾子 图/网络 原谅我,爷爷 原谅一切忘记来路的人们 从你的墓碑上我没有找到你启程的日期 更没有看到你归去的时日 原来,我和你的6个孙子 一起把你走失了 同时,你七十九年的风尘仆仆 也 ...

  • 【蒺藜文学】小小说 错了 文/雨润青苗

    小小说 错 了 文/雨润青苗 中秋节又快到了,厂长大明这几天要过来看看.平时大明应酬多,这边一直由兄弟二富操持着,这不,看门的老刘头都是二富找的. 一大早老刘头就起来,把厂子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办 ...

  • 【蒺藜文学】小小说 决战『元旦』 文/秋叶

       小小说 决战『元旦』 文/秋叶 今天是2018年最后一天,明天就是『元旦』了,为了讨个好兆头,晚上,王奶奶开始谋划起自己2019年的新年"第一战". 她端坐在写字台前,聚精会 ...

  • 【蒺藜文学】原创散文 冬之恋 文/齐四新

    人们常抱怨冬天的萧瑟与凛冽,我却赞颂冬天的洁净和奉献. 我喜爱冬天,我敬冬风,恋冬雪,慕冬阳. 我敬慕冬风,敬它的猛烈与果敢.秋天卷走了所有的收获,一切的斑斓,将残枝败叶,一片萧瑟甩给了冬天.冬风大踏 ...

  • 【左岸风文学】陆文龙|记忆的味道

    记忆的味道 作者 :陆文龙 有人感叹说,人的经历,可谓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只是个中滋味,各人有异罢了. 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人生阶段的记忆,而记忆是带有味道的.有人又说,过去的苦,经年以后, ...

  • 【左岸风文学】陆文龙| ​与妹妹谈谈写作及其他

    与妹妹谈谈写作及其他 作者 :陆文龙 我的妹妹陆文春,幼承庭训,热爱文艺.更是为人善良,待人以诚.性情爽直,举止大方.她心直口快,天生一副热心肠.更是不辱书香之门风. 妹妹多才多艺,能写会画,她学的会 ...

  • 【左岸风文学】陆文春|逆行者

    逆行者 作者 :陆文春         有一次,我推着自行车在人行道上行走,无意间瞥见地面上有"严禁逆行"四个大字,而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逆行"两个字,那两个字当 ...

  • 【左岸风文学】陆文龙| 风有意思的吹

    风有意思的吹 作者 :陆文龙 今天,感觉凉爽得多了,比较前天,气温降了.前天,穿件短袖还觉得热. 这会儿,小风轻轻地吹着.柔柔的.软软的,似爱人耳际的发丝在轻飏. 我欢喜这小小的风,小小的爱人.她内心 ...

  • 【左岸风文学】陆文龙| 自由

    自由 作者 :陆文龙 何谓自由?何谓真正的自由?动辄把自由挂在嘴边的人自由吗,他其实并不自由. 是否自由是由灵魂决定的.看一个人是否自由,要先看他是否有一颗自由的心灵.而有的人连灵魂都缺失,更遑论心灵 ...

  • 【三秦文学】张文冀:【旬邑走笔】(组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本期编辑:米兰花 执行主编:刘    生 旬邑走笔(组诗) 文/张文冀   马栏,点燃记忆的星火 马栏,点燃记忆的星火 在一片湛蓝的天空下 最终赤焰如潮,波澜壮阔 引领一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