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文学】 小小说 奖励 文/大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奖 励
文/大川
卫东八岁了,到了背书包上学的年龄。
七十年代是个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学生造反交白卷引领了当时的潮流,学校和社会一样都是乱糟糟的。
尽管世风如此,大字不识一个的妈妈还是叮嘱卫东,到了学校要听老师话,好好学习。为了唤起他学习兴趣,妈妈还直接采取了物质奖励,许诺说,期末考试要是能得100分,妈妈给你蒸白米饭吃。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妈妈其它叮嘱随着晨风早就飘散了,这句话卫东却牢牢记在心里。因为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的基本以粗粮和杂粮为主,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几乎断炊,往往要靠借贷才能度过春荒。这个时节,能有高梁饼子山芋吃就不错了。不过这两样食物不仅口感差,吃多了还有后遗症,山芋吃多了胃会反酸,高粱饼子吃多了会胀肚,那个年代能吃一碗香喷喷白米饭简直就是奢侈了。
卫东所在的村属于华北平原。不生产水稻。前两年家族里一个叔伯哥哥闯关东回来。在东北学会种水稻。去年他当选为生产队长,就在子牙河旁边选了一块水浇地,带着人们种了三亩多水稻,并拍着胸脯信誓旦旦保证,让每家过年都能吃上一顿鲜香的米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有了米饭诱惑,卫东学习就上了心。上课时认真听讲,老师布置作业也会按时完成,在一年级的新生里,卫东是得到老师赞许最多的学生。
每天下学后,他就背着筐子,带着弟弟,去河边稻田那疙瘩转悠。一边打草一边倾听稻田里阵阵蛙鸣,看蜻蜓在稻叶上飞起飞落,憧憬着秋后的丰收,心里无比惬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卫东的眼里,时间过的很慢,水稻看起来总是绿油油的,一点也没有队长哥哥描述的稻花飘香的模样。卫东心里直犯急。曾有一次,他梦见稻子成熟了,家里分了好多,妈妈做的米饭香喷喷的,他狼吞虎咽的吃了个肚圆。可是等到笑醒之后,哪有什么米饭,漆黑的夜色,点点月光洒在窗台上,锅灶后面蛐蛐时断时续的鸣唱着,嘴里流出的哈喇子,把枕头都浸湿了半边。
好不容易到了秋后,稻子收割了,每家每户或多或少的分得一些稻米,这让卫东兴奋的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内心就期盼着考试快快来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后来一次考试中,卫东如愿考了双百。妈妈知道后特别高兴。夸奖卫东半天,却一句不提奖励的事。卫东心里直纳闷,为什么妈妈不兑现承诺呢?
时间一天天过去,奖励迟迟没有来到。卫东非常郁闷,小孩子面嫩不好意思直接和妈妈提起,一有机会,就在妈妈耳边旁敲侧击一下,不过,妈妈似乎遗忘了曾经的承诺,完全一副置若罔闻的样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距离稻米分到家已经好长时间了,卫东始终没等来妈妈答应的那一顿米饭。
卫东不高兴了,撅着嘴以不吃饭作为反抗,但是,爸爸常年在外地,妈妈一个人操持着家里,整天忙的脚不沾地,他的这些举动,根本没有引起妈妈的注意。
自已饿的够呛,还没有丝毫效果,于是乎,卫东改变策略,把不吃饭变为消极怠工,每天放学后,打的猪草、拾的柴禾就比原先少了许多。此举仍然没有引起妈妈的反响。卫东犯了拧脾气,索性赌气不再给妈妈学习了,上课也不再注意听讲,甚至还逃了一天课,叫着几个小伙伴跑去大场里下夹子逮鸟。
听到老师的告状,妈妈急了,卫东平时的顽劣她都能宽恕,但是唯独不能容忍他懈怠学习。不由分说,妈妈把卫东摁在炕沿上,狠狠的打了一顿。还拎着他耳朵去学校给老师道了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奖赏没要到,还被妈妈修理了一顿,卫东幼小的心里充斥着不满、不解和郁闷。下午放学后,卫东没有回家,一个人跑到平时玩耍的大堤上,头枕着双手躺在枯草上面,对着蓝天白云一个人呆呆发楞。
他心里还记恨着妈妈,不想回家,不想面对言而无信又狠心的她。
风轻轻吹拂着,垂柳的树梢滑过他的额头,宛若玩劣孩子的恶作剧。子牙河水依然喧嚣不止,似乎是向他发出的嘲笑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落日的余晖渐渐散尽,枝条婆娑的杨柳,身影渐渐模糊起来,河水也幻化成黑黝黝的颜色,不时的泛着银光,好像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看着黑洞洞的四周,卫东有点胆怯了。
弟弟来寻他了,扯着嗓子喊哥哥,呼唤他回家吃饭。摸摸还在隐隐作痛的屁股,卫东咬着呀,隐在树丛中没有应答。
弟弟在大堤上喊了两圈,蹦蹦跳跳回去了。
过了不长一段时间,妈妈来了,喊着卫东的名字,声音里带着焦急。卫东还没有原谅她,赌着气依旧没有吱声。
妈妈也回去了,往回走的脚步很慢……
再后来,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来了。看着疼爱自已的奶奶佝偻着身子,一步一颤抖样子,卫东抹着眼泪从树丛里跑了出来。
奶奶没有责怪卫东,用拐杖轻轻的一杵卫东的屁股,气喘吁吁说,走,扶奶奶回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天晚饭,卫东终于吃到了盼望已久的米饭。米饭香极了,此时此刻,卫东早把不满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狼吞虎咽吃着,嘴唇巴唧的山响。
由于妈妈兑现了承诺,卫东和妈妈关系又和好如初。
几天后,奶奶七十岁生日,看着奶奶用仅剩的几颗牙费力嚼着生硬的高粱饼,妈妈眼圈一红说道,家里缺米少面,没能给你做点好的,实在对不起,奶奶瞅了妈妈一眼说,咱家日子俺又不是不知道,里里外外全靠你一个人支撑着,有什么对不起的,俺这么大岁数了,还在乎一口吃吗?
旁边卫东有些不明白,妈妈为何这么说,家里不是有大米吗?仰起头来问妈妈,为什么不给奶奶蒸米饭呢?妈妈停顿了半晌,才幽幽地说,家的稻米早就用来还了春天的饥荒。你前几天吃的米饭是妈妈特意留下的一点,原准备给奶奶做寿的,那天你不回家,奶奶知道了事情原委后,把我骂了一顿,逼迫着给你兑现了承诺。
听了妈妈的话,卫东一下子怔在了那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那天以后,卫东一下子成熟了许多,他在心里默默数着日子,盼着赶快过年,盼望着春天,其实他最盼的就是过年后队里还能种下水稻,这样,秋后能让奶奶吃上一碗白米饭。因为妈妈告诉他,奶奶有好多年没吃过大米了。
卫东的计划没有实现,奶奶刚过完年就去世了,那碗米饭就成了卫东心中永远的痛。
从此以后,每年去给奶奶上坟,卫东必然蒸一碗米饭带去祭奠奶奶。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已经成家立业的卫东把这个故事讲给已是小学生的儿子听。从小衣食无忧的儿子听了,撇撇嘴不以为然的说,至于吗?按国家的粮食分类标准,大米不就是粗粮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
薛景川,男,大城县公安局,河北作协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河北公安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流萤》《战火中年华》。有中短篇小说、诗词在啄木鸟、长城、中国公安报,河北法制报等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其中 中篇小说《海棠大爷》获河北省第五届梧桐杯文学奖。中篇小说《又见梨花开》,获啄木鸟杂志最喜欢小说评比一等奖。小说《大红袍》被收录于2016年年度全国公安文学优秀作品名录中。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编委短评 如水如是说】
大家好,我是如水,作为《蒺藜文学》的编委,我深爱着这个平台,也通过《蒺藜文学》结识了的很多文友!我很高兴!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推出大川老师的佳作《奖励》,其中有一句话:“大米也是粗粮”!是啊!蒺藜也是文学。
蒺藜平台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不管到啥时候,平台的发展都离不开大家的关心与支持!蒺藜扎根的地方,无论多么贫瘠,只要有纯净的源头活水滋润,它都能爬满田野山坡!
大川老师在文中,说到“ 那是个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学生造反交白卷引领了当时的潮流。尽管世风如此,大字不识一个的妈妈还是叮嘱卫东,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这就告诫我们,做人做事不能随波逐流,要坚持本色!
《蒺藜文学》作为一个纯文学平台,一定把这种“至真、至纯、至新”的本色发扬下去,努力走出一条自己的文学之路!
《蒺藜文学》还只是平舒田埂上的一株幼苗,还需要许许多多像大川老师一样的文学朋友前辈,提携、鼓励、帮助、支持,也需要更多热爱文学事业的朋友们,捧出你带着泥土芳香的佳作!
《蒺藜文学》坚持原生态、重灵魂、接地气、推新人的思路不会变,我们的作品不求刻意、奢华,也不需要有太多的人工雕琢。只想返璞归真,还文学于生活,还人性于本真,让朴素和真诚成为主流!
相信,有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心灵之水,一定能润化出人性化的佳作,有真诚的心灵,一定能写出感人的文字,与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
同时,也相信有大家相伴,我们一路同行,一定能结出像更多蒺藜一样的文学小花和“硬核”!
再次,向朋友们致敬!在生命的起伏中,坚守自我大步向前,相信这才是我们文学人该做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