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夜话 | 五马路彭焱新麻袋店

1954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各麻袋店纷纷组织货源,支持抗洪抢险。

“老汉口”都晓得五马路,指的是中山大道“老法院”、民意四路一带。在“老法院”的上首第3家,曾有一家彭焱新麻袋店。80来岁的连昌炎老人曾向我讲述过70年前他在麻袋店打工的故事。

连昌炎系黄陂长堰人。1943年,他刚过10岁的二哥率先离家,去汉口永清街一剃头铺做学徒。4年后,10岁的连昌炎走上了和二哥相似的路,在同湾两位长辈的带领下,从长堰步行60里路至横店火车站,准备投奔在汉口做生意的堂姐。

到了横店火车站,没钱买票的连昌炎躲进一位同行长辈的长袍里,混上了火车。车至汉口大智门车站,验票人员发现他未购票,便敦促同行长辈补票。身无分文的三人,想起连昌炎在汉口打工4年的二哥,于是找到永清街剃头铺,是剃头铺老板补了票,解了围。

连昌炎的堂姐在五马路做麻袋生意,堂姐夫叫彭起炎,他们为自己的店取名为“彭焱新”,“焱”比“炎”多一个火字,寓意为生意火多旺盛。彭焱新店为板皮房,约50平方米,前为店面,后头住人,是堂姐夫妇租的。

当年中山大道五马路(民意四路)至今新华电影院两侧聚集约有40至50家麻袋店,规模较小的店集中在“老法院”一端,用老汉口话叫“高头”;大店约有七八家,在新华电影院那头,也叫“下头”。据连昌炎回忆,最有名的店叫“黄谦益”,在新华电影院对面,门面不大,但声望很高。店老板是红安人,与董必武是同乡,并与董交好,董必武每次来汉,必光临其店。据说,店老板对新四军有过资助。

中山路 左新市场(民众乐园)右永安市场

相比而言,彭焱新属夫妻小店,加上投奔他们的连昌炎,才有了一名小工。连昌炎每天早上与老板彭起炎一起去民众乐园对面的永安市场,该市场是汉口有名的旧货交易集散地,当时还设有茶馆。彭起炎去茶馆喝茶,连昌炎则要到市场里转悠,看哪里有麻袋卖,价格多少等。运气好的话,还可捡一条旧麻袋。待老板喝完茶后,连昌炎就将麻袋信息告诉他。老板便根据这些信息购进麻袋,少则三五条,多则30至50条。当时一条麻袋约两斤重,一般进得少,由连昌炎背回店。

回店后,连昌炎要将旧麻袋逐一整理,如果有破洞,便用一根2寸长的针将洞缝好,然后10个麻袋一扎,码放整齐。当时店内并无柜台,买家进店看堆货(即码放的麻袋)。

当时的买方多为仓库管理人员,麻袋主要用于装粮食、木耳、枣子及用于防汛的沙土等。平时店里销量不大,利润也不高,一般利润在10%至30%之间。

连昌炎当时年龄小,初到店里帮工,难免有时“打野”(即走神),所以少不了挨骂。晚上,就将麻袋往店堂里一铺,用他的话说,那是“把麻袋当床睡”。

那时各麻袋店之间生意往来密切。小店之间互相帮衬,如遇上大主顾,便联系其他店将货凑齐。大店的进货方式与小店不同,他们一般去江西、宜昌和黄石等地进货,由于量大,成本较低。大店对小店通常是“掐”,即掐价。大店调小店的货,压价是常态。小店对大店通常是“哄”,虽然被压价,但仍有利可图,所以小店对大店常常示好,希望其常来调货。

连昌炎在彭焱新麻袋店打了6年工,从未拿过工钱。每逢春节,老板会为他买一件新衣或鞋子,给他带一点礼品回家过年。连昌炎虽然与二哥同在汉口打工,但由于经济等原因,6年中,他们兄弟仅见过3次面。

1954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当时政府组织单位和市民用麻袋装沙土筑堤抗洪,一时间麻袋供不应求。各麻袋店纷纷组织货源,支持抗洪抢险。

硚口区组织10万群众赴沔阳修筑汉江大堤,连昌炎响应号召,奔赴沔阳筑堤抗洪。任务完成回来后,连昌炎到汉口民众乐园对面的张义新五金店打工,开始赚到工资。后来辗转进入武汉市第31铁器合作社、武汉市建材机械厂等单位,最后在武汉市乡镇企业管理局物资总公司任科长,1993年退休。

自从连昌炎离开彭焱新麻袋店后,该店也未再招徒弟或小工。1956年公私合营,该店与五马路一带的众多麻袋店便一同消失了。

张垠 公务员,业余研究汉口历史和纪实摄影,曾出版相关作品。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汉阳 武昌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