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继祖:学契小言

我国文字,传世最古的是所谓甲骨文,因为它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又叫契书。契是刻,用刀刻,刀是金属,所以又写作“锲”。也就是说先用笔把卜辞写在龟甲兽骨上,然后用刀刻成。

当时文字发明未久,只能把它用笔和墨写在甲骨上,还谈不到已创造出所谓“书法”,如果说简直没有,也不大合理。因为文字是由形和声创造出来的,从而产生了义。有形就有体,甲骨文中有一部分属于象形,如龙、虎、象、兕、牛、羊、鱼、鸟之类;一部分属于会意,如上、下、陟、降、、受之类。

甲骨文主要用刀刻,却和后来刻印章不同,起落笔都是尖的,倒有点象近代齐白石刻印,一刀下去,不需修饰。而甲骨文的字体婉曲有致,构成一种天然的形体美。古代字体不象后来有定型,少一笔多一笔都不成,它是采取半自由化的,多一两笔无所谓,并且不妨挪动上下左右的位置,这样反而显得疏密肥瘦、叁伍错综,相映成趣,结体一般偏长。这都是天然形成,不是人故意造作出来的。

甲骨书写的原底,我未见过,估计它和刻的不会不一样。

一九八一年第六期《书法》杂志上,有人写了一篇甲骨文书体浅说,开头引了郭沫若《殷契粹编》上的一段话,按甲骨文的不同时期来区别了字体,最后说:“……存世契文实一代书法,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锺王颜柳也。”从最古文字中找后世的锺王颜柳,未免近似奇谈。该文作者从而引伸说:“七十年来,我国摹写甲骨文而卓然成家的前辈各具独特风骨……罗振玉用笔秀润,格调清丽;丁佛言豪芒雄健,结体疏放;容庚先生笔力犀利,造型古朴;商承祚先生运笔苍劲,体态端凝……”我是罗振玉的后代,据我了解,我家先人摹写甲骨文最在先,因为他摩挲玩索甲骨日久,于甲骨文早有会心,下笔即如实出之,注意力专在其疏密错综的体势上,丝毫不羼入后来钟鼎文的笔法。因此,用“秀润”和“清丽”这一类术语来形容,并不够恰当,更谈不上什么“雄健”、“古朴”、“苍劲”、“端凝”了。因为这些术语都是用来对后世书法名家的赞词,拿它来赞甲骨文,譬如强使商代契刻的贞人披上唐宋人的华衮,能对头吗(如果是演戏,当然可以)?现在甚至有人专以猎砀笔法来摹写甲骨文,更是南辕北辙。

先人本写大小篆,中晚年才一意摹写甲骨文。我往年侍先人笔砚,见其作楹联,一般都是集甲骨文,除非求书者指定要大小篆的才写作大小篆。又吾家丁卯年(一九二七)印《集殷虚文字楹帖汇编》时,先人目力尚佳,其中契文皆先人亲笔写在药纸上上石的,外人未必知道。

据我所见,丁辅之先生所作甲骨文最精工,缺点是故意把它写的整齐匀称,虽然精工,但失却甲骨文的原意了。

(0)

相关推荐

  • 中国的汉字奥妙?读懂了这,才能认真的教育孩子!

    中国的汉字奥妙?读懂了这,才能认真的教育孩子!

  • 揭秘: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 视频来源于腾讯视频网,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1 人是社会动物,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语言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初始形态的口头语言说过即逝, ...

  • 篆书与篆刻有何关系?

    篆刻是以篆书为依据 篆刻是以篆书为依据,刻在印上文字,采用篆书.秦前篆刻用古文和大篆,秦代用小篆,汉代用汉篆,入印文字都是篆书,故称篆刻.篆刻创作除花押印.肖形印和少数隶楷入印外,主要以篆书为创作素材 ...

  • 潦草字体小百科

    潦草字体即为草书,任何书体在使用中都有简便易写的要求,发生省简笔画和潦草的趋势.这种趋势是文字演变的主要原因.每当社会变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文字应用频繁,个人随手省简,异体字出现的速度加快,为了使文 ...

  • 书体和字体是一回事吗?

    什么是字体 中国从汉字的出现,在漫长的文字发展变化中,把点画形态及其组合方式具有共同特点并形成特定体势的一类文字,称为一种字体.如甲骨文.籀(zhou)文等是以"六书"为原则而形成 ...

  • 谈谈一般人想不到的口腔学冷门小知识

    ​​第一恒磨牙很重要,而且是非口腔医学专业人士想象不到的重要,没错是想象不到的. 先说第一恒磨牙是什么? 第一恒磨牙,俗称六龄齿,也就是六岁左右所萌出的牙齿,是口腔内萌出的第一颗恒牙. 在这里需说明一 ...

  • 小言同学的粤语“反凡尔赛”教程

    大家好!我叫小言,是一名大一学生.我有一个爱说粤语的好朋友,叫小凡,每次聊天我们都会用粤语大战几个回合. 第一回合 那天我突然想起来很久没有和小凡聊天了,于是--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翻译 小言:小凡小 ...

  • 新年快到啦,学点小甜点堵住七姑八姨的八卦嘴

    哇塞~时间过的真快啊,还有两周就是春节大长假啦! 忙碌了一整年,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吃吃吃啦. 过年嘛,总是免不了和一些七大姑八大姨见面,总是免不了被问到成绩啊,对象啊,工资啊,房子......问题. 这 ...

  • 小言黄帝内经 | 十四 (完)

    小言黄帝内经 | 十四 (完)

  • 小言黄帝内经 | 十三

    小言黄帝内经 | 十三

  • 小言黄帝内经 | 十二

    小言黄帝内经 | 十二

  • 小言黄帝内经 | 十一

    小言黄帝内经 | 十一

  • 小言黄帝内经 | 十

    小言黄帝内经 | 十

  • 小言黄帝内经 | 九

    小言黄帝内经 |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