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轸(祁姓,先氏)

.

这一年,改变中国战争形态的“诡道之祖”,主动死于乱箭……

原创 库叔说 瞭望智库 3天前

.

在周天子治下,很长一段时间,各诸侯国都不屑于在战事中使用诡计,奉行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然而,这并不符合战争规律。

在中国兵家中首先实践“兵者诡道”的人,就是先轸。他使古代战争从周天子治下的诸侯相互约定、列阵掐架式的战争,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和军队的生死对决。

由此,战争形态进入了一个更加变化莫测的发展时期,使中国的兵家之道,发展到可以作为世界性军事经典理论的水平。

今天这个故事,始于宫斗,终于乱箭。

| 蒋亚民

编辑 | 李雪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出场:一次著名宫廷斗争

我们先来看一下先轸的简历:

.

姓名

先轸(祁姓,先氏)

别称

原轸(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

时代

公元前7世纪

东周春秋时代早期

籍贯

山西曲沃(今闻喜)

职业

谋臣/政治家

战将/军事家

特长

离间敌人同盟

打伏击、出奇制胜

功绩

著成兵书《孙轸》;

用战争实践奠定了“兵者诡道”的根基,使战争由堂堂之阵向以运动战为代表的奇变对抗形式演进;

实践有史可查的第一场战役规模的伏击战;

成为孙武所站的“巨人的肩膀”。

【注:采邑,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也叫“采地”“封邑”“食邑”,盛行于周朝。】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猛人。

要讲他的故事,我们须从一位被抢来的美女掀起的宫廷斗争说起。

山西曲沃(今闻喜)是先轸籍贯地。

春秋时期的晋国,处于中原西部的兵家必争之地:

西南是强秦; 

南面有富楚;

东面与北燕、齐、卫、郑等诸侯国接壤;

西方和北方是东胡与西戎出没的草原。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一带),得到了骊姬。这是一个姿容绝美、城府很深的女子,她凭着夫君的宠爱、获立夫人、生下儿子奚齐,在异国站稳脚跟。

这还不够,为了掌握更大权柄,她依仗丈夫的信任插手朝政、挑拨晋献公与其他儿子的关系。

656年,太子申生被逼自尽,重耳、夷吾逃亡异国。

重耳17岁时结交的5位死党,赵衰、狐偃、贾佗、先轸、魏犨,追随他一起逃到狄国,结下了深厚的患难之情。

19年后,在宋国、楚国、秦国等外部势力帮助下,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

在流亡过程中,心地善良的宋襄公曾收留过这位落魄公子,并送给他80匹马的厚礼。

这位宋襄公,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人。

2

堂堂之阵,守礼还是愚蠢?

春秋时期,群雄并起,随着周天子权柄的渐弱,周朝建立起的以礼乐为标识的理想等级制度不断被冲破。

不过,在先轸生活的时代,各国国君和重臣仍然将周礼摆到很高地位(至少是口头上的)。原因很简单,若公开违背礼法,其国将被人指责为虎狼之国,其人将被指责为无耻小人或者是无赖佞臣。

甚至,连打仗都要讲礼仪、守规矩。

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请求楚国派兵救援。于是,楚将成得臣率兵向宋国国都发起攻击,曲线救郑。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兵回援国都。

宋楚两军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约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北)相遇。楚军开始渡河,向宋军方向靠近。公子目夷认为这是打败楚军的大好时机,就向宋襄公建议:

“楚兵多、我军少,对阵不利我军,现在趁他们渡河之机发起进攻,胜算很大。”

宋襄公表示反对:

“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

不久,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

目夷请示领导:

 “这下可以进攻了吧?”

宋襄公继续表示反对:

“人家还没准备好我们就开打,是很不道德的,等他们列好阵再说。”

就这样,在最高指挥官的带领下,一众宋国将士静静地望向对面,眼巴巴地等着比自己更强大的敌人渡过泓水、摆好阵型。

然而,敌军的价值观似乎跟宋军有点不同。楚军很实在,摆好军阵后,并未在口头上就敌人的善意等待表示感谢,直接送给宋襄公一箭作为“回礼”——射在腿上。

楚军一冲而上、大败宋军。

本来大有胜算的一场仗,被打得落花流水,众将士不禁埋怨宋襄公不听劝。然而(你没看错,还是然而),这位老兄严肃地对这些下属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会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和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古人作战,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有灭国之险,但是寡人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

在我们当代人眼里,泓水之战有点匪夷所思:宋襄公宁肯战败、亡国也要死守仁德、礼法,最终果然战败,将国家置于危难之中,作为一国之君,如此举动实在愚蠢。

实际上,宋襄公的行为在春秋早期是可以理解的。

那时,作为周天子权威象征的礼乐制度尚健,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正义战争”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从更现实的角度来说,战争大多发生在诸侯国之间,因为头上有共同的上级周天子,周围还有许多观战诸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想发动战争须师出有名,占有道义高地才能不被上级和同僚视为不义之师,避免授人以柄、落得个被群起攻之的下场。

因此,“兴仁义之师”“吊民伐罪”“讨罚不义”等口号的热度很高,出镜频率不亚于现在的网络热词。

在这样的环境里,使“阴招”有点危险,被抓住小辫子的后果有点严重,没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高超的军事智慧是不行的。

3

恩人求援,要不要出兵?

633年,楚国组织诸侯联军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

宋国对自己有恩在先,晋文公重耳有心搭救,但是,它离自己较远,中间还要经过曹国和卫国。要知道,这两国都是敌方楚国的盟友。

劳师远征,敌友羁绊,困难很多。

晋文公有些犹豫。

这时,先轸向晋文公进言:

“必须出兵援救宋国!”

打好这一仗很有必要——宋国因亲近晋国才遭到来自楚国的灭顶之灾,解救宋国,不仅可以报恩,还对树立晋国在诸侯中的威信、奠定自己中原霸主的根基大有裨益。

狐偃表示赞成,进一步提出攻击曹国、卫国,以解宋国之危的建议。

就这样,晋文公下定决心,出兵援宋。

城濮之战的序曲已经奏响。

这里笔者要提一下,先轸在追随重耳流亡的过程中,很可能与宋襄公有几面之交,很可能也将其尊为恩公。不过,饱经世态炎凉煎熬与历练的先轸,与长期在宫廷中过着优越生活的诸侯士大夫不同。

他在这位恩公的战争实践基础上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扫去粉饰、直揭战争的本质——争取利益:国家利益、军队利益、君臣的个人利益。

于是,在以后的军事实践中,先轸打破了与敌人讲仁义的所谓礼法,提出并践行着“兵者诡道”的军事思想。

于是,交战中许多原来不在考虑范围的因素,都成了兵家施展诡道的可利用因素,纵横捭阖的天地宽了许多,战争故事的剧情精彩了许多。

接下来,晋国将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先轸本为下军佐,辅佐下军主将栾枝。作战中,中军主将郤縠战死,先轸受命继任。

很快,他祭出了一个连环计。

.

【注:网络上有先轸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元帅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先轸在军中任职下军军佐时,晋国的中军主将郤縠就是元帅。后来,先轸接了郤縠的班。但是,先轸的确是一位早期元帅,也是一位特点鲜明的兵家代表人物。】.

4

敌人,绝非铁板一块

先轸不相信敌方的阵营是铁板一块,只要确定了主要的作战对象,敌方的盟友几乎都是可以离间的对象。

灭掉双弱,联合两强

632年,按照先轸的计谋,晋军采取“侵曹伐卫”策略,在几天内攻陷了卫国的五鹿(今河南濮阳县南),接着,攻入曹国都城。

这时,国都仍被楚军包围的宋国再次向晋国告急。由于身后的齐国和秦国态度不明,晋文公想要发兵又不能轻举妄动。先轸献上连环计:

*让宋国贿赂齐国、秦国,使两强出面求情,劝楚国撤兵;

*之后,扣住曹国国君,将曹、卫的部分土地划分给宋国,以此激怒楚国,受此羞辱,必会拒绝齐、秦的调停;

*如此一来,接受了宋国贿赂的齐、秦两国就被楚国驳了面子,必定会迁怒于楚国,转头与晋国合作。

晋文公立即采纳,之后的剧情发展与先轸预计的一模一样——两强靠向晋国,后顾之忧解除。

分离曹卫,孤立强楚

晋军近逼,正在围攻宋国的楚成王知难而退,撤回围攻宋国的大部军队,把统军的令尹子玉留在宋国,嘱咐他不要与晋军交战。但是,以善战闻名的子玉执意请战。楚成王心里不同意,又拿他没办法,于是就给他派了部分兵力。

求胜心切的子玉心生一计。他派出使者跟晋国提出:只要放过曹国和卫国、退还其土地,楚军就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狐偃听后火冒三丈:

“子玉不过是个楚臣,却来与晋国君主讨价还价,十分无礼、十分欠揍!我们应该马上攻打楚军。”

冷静的先轸看穿了这番言论背后的阴谋。

若按照子玉这一招处理,可以使三国各自得偿所愿——宋国解围,曹、卫复国。表面上,争端解决了,大家各自回家过安稳日子岂不快哉?

然而,子玉此举的真正意图是要把晋国架在火上烤:

如果接受楚国的建议,晋军攻灭曹、卫两国的仗就白打了,兴师动众、拼死拼活地忙活一场,占了的土地还得物归原主,实在窝囊;

如果拒绝,晋国就同时得罪了曹、卫,抛弃了本来要救援的宋国,三个国家只会感谢楚国,晋国却会因此得到三个仇家,如此树敌积怨,还如何实现霸业?

接受和拒绝都不合适,先轸决定将计就计:囚禁楚国使者,激怒楚国;利用曹、卫急于复国的心理,允许其秘密复国,斩断二者对楚国的依赖,顺势使出离间计。

果然,二国各自派使者与楚国断绝了关系。

5

激怒敌帅+虎进+佯退=

子玉被激得恼羞成怒,撤围宋国,挥师北上攻打晋军。晋文公听从狐偃的建议,遵守当年与楚王的诺言,让军队后撤九十里(此事即成语“退避三舍”的出处),暂时避其锋芒,并占据了更有利的地理位置。

.

【注:重耳在逃亡途中受到楚成王恩遇,答应如果以后在中原作战时遭遇,必当退让三舍以报楚成王之恩。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为九十里。后来,重耳当了晋文公,在晋楚城濮之战时,果然履行前约,令晋军“退三舍以辟之”。——出自《左传·僖公》。】

.

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子玉不顾众人劝谏,执意追击晋军,城濮之战就此开幕。

四月初,晋、齐、秦、宋四国军队到达卫国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形成联军态势。几天后,晋军在城濮以南的有莘与楚军对阵。

晋下军佐胥臣令军士将老虎皮蒙在马身上,率先攻击楚军战力较弱的右军。虎军袭来,楚右军马惊人惧,很快溃败退却。

晋上军用狐毛竖起将、佐两面大旗,向后退去;下军用战车拖曳树枝,扬起尘土,伪造出撤退的假象。楚左军上当,孤军进击,很快冒进突出,暴露了侧翼。先轸率领中军拦腰截击楚国左军,假装撤退的晋上军迅速折回,向楚左军发起反击。一来二去,楚左军也被击溃了。

子玉只好收拢败退的军队,撤出了战场,在回楚途中引咎自尽。

战后,晋文公朝觐周天子,会盟诸侯。周天子正式命晋文公为侯伯,晋国实现了“取威定霸”的政治目的。

对于此战,有学者提出了异议:晋军所谓“以一军虎进一军佯退导致敌主力孤立”的战法,可能只是因为迷路而歪打正着的结果。

《左传》中提到,晋中军曾因遭强风而迷路;《国语》中提到,城濮之战之前(或者过程中),先轸曾因某种原因打算撤军。

细细分析,这些争议不过是抓着一些枝节问题,迷路而胜也是平时治军有方和训练有素的表现,对敌情有所疑虑是战中常有之事。

在上述过程中,先轸充分利用了春秋时期复杂的方国关系,以利益为诱导,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外交运作,并且与楚国的军事外交针锋相对,将其一招一式地全部瓦解。

从史实看,先轸的军事外交手段的确比楚国和其他方国高上一筹,为后世的军事外交提供了可以效仿的典型实例。

6

当机立断,第一场伏击出炉

628年冬,晋文公逝世,晋襄公继位,对先轸这位叔叔辈的功臣很敬重。

秦国乘晋国国丧、君主更替的时机,发兵越过晋国国境,长途奔袭郑国。郑国及早发觉了秦军的企图,加强了防御。

突袭不成,秦军临时改变作战目标,挥兵灭掉了邻近晋国的滑国后,回兵向本国国境方向撤离。

面对秦军的越境挑衅和灭滑国之举,已经成为三军统帅的先轸当机立断,主张阻击秦军。而晋襄公与许多大臣则认为,还没有报答秦国出兵平乱、拥立晋文公的恩惠,反而攻打秦国,不仅于礼不合,而且愧对先君。

先轸尖锐地提出反对意见:

“秦国不来为晋文公吊丧已经于礼不合,擅自越境更是无礼,作为嬴氏封国攻击晋国的同姓国更是狂悖无礼。我堂堂大晋国,被欺负到自己头上了难道还不反击吗?”

.

【注:晋国和郑国、滑国的国王都姓姬,是正统周氏封国,而秦国国君姓嬴,是周朝的功臣封国,或者说是周王朝的异姓封国,姬姓封国认为秦国国君是低一等的国君。】

.

晋襄公思量再三,认为这话很有道理。于是,晋国紧急动员军队,把丧服染成黑色军服,集结兵力准备作战。

当秦军浩浩荡荡地经过崤(今河南陕县东南)之狭路时,等待多时的晋国伏兵突然发起攻击,将敌人打得全军覆没。对敌方的指挥中枢,他采取精兵奇袭的手段,以战斗力最强的一部兵力快速突入敌营,一举俘虏了3名主将,分别是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

“崤之战”是历史记载的第一场战役规模的伏击战,此后,战争形式和作战方法发生了很大改变,约期阵列而战的形式不再是唯一的行兵之道。从此,军队一旦遇到隘路,官兵就会心惊胆战,生怕中了埋伏。

关于对先轸在崤之战中的功绩也存在争议。有人提出,先轸在秦国强大之前挫败了其进取中原的战略企图,令其只好向西发展,提前激化了秦晋矛盾。后来,导致秦、楚联盟,加上北方戎、狄乘机侵扰,最终造成晋国三面受敌的战略局势。

笔者认为,这是“事后诸葛亮”式的议论。如果没有“崤之战”的胜利,让秦国踏过晋国国土、灭了滑国、又灭郑国,结果很可能使其壮大的速率更高。晋国后来三面受敌乃至亡国,主因是内政不修和后世无将,得不出“不应该打崤之战”的结论。

退一万步讲,即便“城濮之战”和“崤之战”在战略战术上有一些问题,也难以磨灭先轸在兵家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重大贡献,那就是打破堂堂之阵,以“兵者诡道”离间敌方,以“兵者诡道”设伏突袭,改变了对敌人也讲诚信、仁义的迂腐兵道,使中国的兵家在公元前7世纪就走上了灵活运用战争艺术和作战谋略的先进发展道路。

西方有些国家,到了热兵器已经有相当发展的19世纪(有了后装枪以后),还在使用方阵列队攻击的战术,队中士兵被敌冷炮冷箭击倒后,带队的军官还在大喊“保持队形!”。从这一点看,中国兵法的发展速度,在相当长的岁月里、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7

猛人,主动死于乱箭

善于带兵打胜仗的将军通常是猛人,而猛人通常脾气不好,易怒。先轸就是这样一个人,脾气大到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崤之战”后,先轸朝见晋襄公,问起俘虏的三名秦国将领的处置情况。晋襄公回答:已经释放了。

晋襄公的嫡母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她请求国君将这三名秦将释放回国,让秦国去惩罚,免得晋秦两国结怨太深。晋襄公竟然答应了。

先轸勃然大怒,大声呵斥:

“将士们不知花费了多少力气和生命才擒获敌军主将,就因为妇人的几句巧言,竟然被轻易赦免!像这样自己毁坏战果、长敌人志气,晋国要不了多久就得灭亡!”

说到气头上,他还狠狠地啐了领导一口。

晋襄公似乎被骂醒了,急忙派人追赶,但为时已晚,3名秦将已渡河逃走。事后,晋襄公真诚地向这位功臣道了歉。

缓过神来的先轸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不顾君臣之礼、口不择言,居然还向君主吐口水。晋襄公的包容更让他深感自责、无地自容,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不久,曾经有恩于晋文公的翟国挥师攻打晋国。晋国出兵抗击,在箕(今山西蒲县东北)地击败翟军,射杀其主白部胡,史称“箕之战”。

【注:翟国,由轩辕黄帝的后裔建立,后为周朝的诸侯国。翟,本来是中原北部地区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因而又称为狄。】

此时的先轸,陷入进退两难境地:在自己追随公子重耳避难的19年里,曾经受到过狄人的恩遇,全力作战无异于忘恩负义;若放纵敌人进攻,导致国家利益受损,不但有负晋文公父子重托,也违背了自己为臣为将的原则。

对晋襄公的愧疚之情似乎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终,先轸走上了第三条路。

他脱下头盔和铠甲,独自驾战车冲进翟军阵中,被乱箭射死。

史书记载,狄人观其面,双目圆睁、眼角龇裂,如同活人一般,惊为天神,立即将首级送还给晋国。

对君以死致歉、对狄以死报恩,在当时是被人颂扬的古风。到这里,读者可能会有疑问:敢于挑战礼法和堂堂之阵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践行“诡道”的先轸同志,怎么会因区区“恩义”了结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原因并不复杂:

一方面,他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接的时代,礼乐意识深入人心但在现实操作中已经出现崩坏,他敢于挑战传统然而无法彻底摆脱传统(由此可见,打破旧的观念是多么不容易);

另一方面,运用“诡道”取得战争胜利是他作为一个大臣和将领忠君爱国的本分,而死于“恩义”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追求,双重评价体系的冲突使他痛苦,终于击垮了他最后的心理防线。

这一年是公元前627年,一代猛人消逝,留下兵书不朽。

在先轸去世200多年以后,孙武(约前545-约前470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著成了享誉当今世界的《孙子兵法》。

.

参考资料:

﹝春秋﹞左丘明著 《左传·僖公》

蒋凡《左传·春秋五霸传叙》,文物出版社20189月版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