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稀为贵收藏清代玉器抓住时机!

  曾有学者遍查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皇帝御制诗,发现诗中均未论及有关新疆地区采玉、贡玉之事,据此,推测实际情况也大抵如此。另据记载,嘉庆十七年,宫廷下令缩减每年贡玉数量,此时新疆贡玉只是勉强维持,相比乾隆时期一次便运来贡玉数万斤,可就望尘莫及了。而嘉庆之后的道光皇帝,更是标榜节俭。在其继位之初,便因“宫中存贮玉子尚多,足敷应用”而下令新疆和田、叶尔羌的办事大臣暂停督办新疆地区贡玉。此后国势日渐衰微,加之太平天国运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义和团运动等内忧外患不断加剧,使得苏州、扬州、北京等地玉雕业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以至于工、料两缺,而新疆地区年例玉贡也没能恢复起来。

  从清代玉器的手感、熟感、润感等几个方面来看。生坑玉器一般保持原生态特有的光泽,无论是传世,还是葬器,只要入土在表面都会粘附上一些沉降物质,多少都会形成一些氧化变化。生坑玉器受地温、湿度、酸碱和其他不同物质的长期渗透,表面会形成多种不同的次生变化,这和坑口的条件有关,如果这种变化是单一的表现,那么您一定要稍微谨慎一点了。熟坑玉器经人体温度、汗液、水气、酸碱等物质长期渗透,并受外部环境的辐射氧化,经长期的把玩盘带逐渐使玉器产生油质感、透润感和熟透感。这主要取决于玉器本身的硬度和密度。玉本身存在着可渗透性,经长期渗透会使玉石内部应力发生变化,纤维排列发生变化,致使折射发生变化,这就会使盘玩者人感觉到玉器的透明感越来越好(但也有盘不开的个例)。玉器的熟旧质感是通过长期盘带把玩形成的,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新玉同样会盘变(郑纪注:只是新玉的盘变了几年、几十年,和古玉的盘变了几百年,效果仍然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许多地方和古玉发生的变化极为相似。

  鉴别不同时期的玉器,应当了解当时玉器的艺术风格和典型特征。明代的玉器在琢玉手法上较为粗犷,此时出现三层透雕法,并且因为明晚期道教盛行,玉雕在创作上多以云,鹤,松,卜卦等道教代表性事物为主。明代器物稳重得体,且明代玉器为平整磨面,雕琢出的玉器的边框和里面的花纹一样平整,但在最 后一道碾磨的工艺上却比较粗糙。

  清代玉器作工严谨不论什么器物,均要求方圆规矩、一丝不苟。明代那种常在器物上留下铊锯痕或凹凸不平的现象不复存在、同时还吸收了各种传统和外来的琢玉、抛光技术,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使每件作品均细腻光滑,圆润逼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清代玉器与现代仿品的鉴别是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清代玉器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但距今并不久远。因此玉器在现代风格、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等方面相对与现代仿品比较近似。另一方面,无论是出土或传世的清代玉器,其本身所产生的年代痕迹也不很明显,在现代仿制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仿品层出不穷。

  清代玉器,不同于前朝后代,虽然艺术造诣极高,但是由于战争等原因,工艺断代,所以现代的玉器与清朝大相径庭。清代玉器的工艺效果是与清代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分不开的,设备的精度误差必然会造成产品的精度误差。

  清代玉器无论在品种数量和制造工艺上都形成了玉器史上的一个发展高峰期。形成了不同风格和技术特色的"南玉","北玉"制玉中 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