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文/涂力恒 || 诵读舞动/七色光
小城故事
文/涂力恒 || 诵读舞动/七色光
喜欢走南闯北,每到一处,所图不同,比如去北方的乡村,为的是静观黄昏的村落;去西部的山区,则想见一见山里人较少矫饰的淳朴的脸庞;去上海周边的小城水乡,说伟大点,是考察异地的历史沿革,风情民俗,说渺小点,就为看一看当地丰旺滋润的日子,以及小城人特有的兴致勃勃的人生观。眼见这些清鲜的情致,古朴的风土,心里总会倏地一动,仿佛落下些什么印痕。旅行的奇迹就在于,一点小景观,往往便能使人找回疏远的情怀,唤起最真挚的共鸣。
不久前去小城靖江,就有此感。这个被称为“苏北小江南”的小城,沿江襟海,物产富庶。十多年前我曾去过一次,印象中是桑蚕果园,鱼蚌猪羊,空气中还似乎带着烧柴味,而这一趟故地重游,城里城外的景象,民居的格局,都已是今非昔比,有了蒸蒸日上的城廓气息。所幸的是,城里那潮润的江风,住家门板上的大红春联,沿街滋滋疾走的三轮车依然留着,带给人许多几乎消逝的回忆,是那种柴米油盐岁月悠长的古城的宁静。
既然到了靖江,断不能跳过靖江美食而不提。据传数月前,有一拨文人前往靖江采风,返回后相约各写一篇印象记,结果文章出笼后才发现,不谋而合,写的全是靖江美食,可见那美食如何贴心可人,教人无法不爱。
我对美食的追随,也许可以寻到童年生活的根底,当初家里的大人并不善烹调,记忆中,所有的荤菜都是一种做法,那就是红烧,想不出在家吃过别的更合口胃的烧法;而我有几门亲戚却是烹饪高手,逢年过节去那儿,所有的味觉都被高高吊起,吃饭时总在心里不停地感慨,一边便将菜式牢记于心。从进中学起,凡是家里请客,我便抢着包揽厨师这一位置,一心想如法炮制,让客人的唇齿间留下异香。果然,我做的菜肴大受欢迎,几乎一抢而空。不过,个中的原因则是复杂的:我施了从同学家学来的请客时的手段,那就是,尽量捱时间,直到客人们几乎抵达饥民的状态,才慢慢上菜。这条小小的“毒计”,屡试屡赢,客人们贪食的样子,令当时的我,虚荣心得到极度满足。
在靖江品尝的美食中,最可心的有三样,一是用一个小笼屉蒸着的粉蒸鱼,像一块糯软丰腴的糕,衬着小小的一片粽叶;还有便是鱼丸,鲜美生嫩,玉白色,挤挤挨挨漂在汤面上;最喜欢的竟是最朴素的,炖得开了花的米粥,用元麦糊淡淡地勾芡,麦香米香扑鼻,别有淳厚的风味。
靖江的小孩们似乎比大都市的孩子要规矩一些,性情中有着小孩的本色。下课时,女孩们在小操场跳橡皮筋,唱着老式的歌谣,玩法也本分;男孩们跑来跑去,看见生人,低头一笑,那笑正介于胆怯与羞涩之间,是小孩独有的表情。
去的是靖江城东小学,一所书法实验学校,近年来,那儿成了靖江的著名景观,培养出一大批泼墨写意,挥洒自如的小小书法好手,屡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各种书法大赛中获奖。
正值放学时分,一拨一拨的小孩聚于一室,潜心作书,用稚嫩的小手演绎汉字的博大精深。透过独特的笔法,体现字里的历史、文化渊源。有个名叫潘梦的小姑娘,今年10岁,6岁临池,初学汉隶,后习魏碑、行书,已多次获奖,她把当场作成的一幅字送给我。字相当漂亮、老到,更令我看重的是作书小孩的灵性焕发,真是一件珍贵的礼物。
离开小城靖江已有些时日,但小城红红火火奔将来的小孩和大人,那滴水穿石的文化变迁却犹在眼前,那样的“不忘”正印证了这小城的特别韵味,丝丝缕缕飘香。
作者简介
涂力恒,潢川来龙人,私募基金经理一枚。出身垄田,已过而立。喜从无字句中读书,好与肝胆之人煮茶论天下。
朗诵者简介
简介:舞动七色光,本名李同新,河北沧州人,教师。爱好:文学,朗诵,喜欢的运动打乒乓球。人生格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快乐生活。
投稿须知
投稿方式如下:
请加微信:13939772475
(作者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文责自负)
稿费事宜如下:
1)打赏金额百分之三十给作者,百分之三十给诵者;
2)百分之二十用于支付编辑、音频负责人工资;
3)百分之二十平台留用(用于平台活动奖励),作品推送三天后统一发放;
4)阅读量不足一百或打赏总金额不足五元(包括五元),不再发放稿费。
5)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申城文苑欢迎您的加入!
图文编辑:杞人不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