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局势,章邯的战略

汉帝国的建立之群雄逐鹿(十一)

掌握了上节的《钥匙》,我们就可以轻松愉快的欣赏接下来的争霸大戏了。
现在是公元前208年的7月,离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此时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争霸天下的大幕已经拉开。
由于现在还处于海选阶段,各方势力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非常的混乱。
这恰恰到了上节给大家的“钥匙”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我们好好过一下帝国的三黄金三白银,看看当下的局势,理解下各方大佬在想些什么。
首先咱们来看下黄金关中和白银山西。
这两块目前几乎都在秦帝国的掌控之下,只有山西东南边的上党地区有赵国的叛军在活动。
三金三银,帝国基本手握一金一银,相当于握有天下的三分之一,看起来秦帝国还是最强大的力量。
不过实际局面很难这么简单计算。
各方豪杰的势力和队伍,那都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大佬们大多一嗓子就能吼到底。
帝国的皇帝和执政长官却难以保证能有效控制所有的部队。
另一方面,秦帝国是众矢之的,所有的武装力量都以灭亡秦帝国作为自己的口号和目标。
当然,帝国最主要的难题还是沉重的历史包袱。
帝国的基本国策是刑徒经济和爵位优先,关中作为全国的中心汇聚了全国的高爵者,也汇聚了全国的刑徒。
这也就意味着帝国的关中已经被瓜分完毕,也已经被超负荷的使用。
帝国依靠现有的关中和山西,在土地上和财富上已经无法激励庞大的军队,帝国要激励和动员部队,就必须要迅速夺回关外的土地。
我们可以理解为,帝国是大体量但同时又高负债的资产,必须要尽快扩张,不然债务足以迅速拖垮帝国。
所以帝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难以像其他竞争对手那样充分动员和投送地盘里的人力物力资源。
接下来咱们看看第二个黄金地块——河北。
在《陈胜的烦恼》咱们介绍过,陈胜建立政权后,就派出代表四处开拓。河北这一块负责开拓的是武臣、邵骚、张耳和陈余。
这四巨头带在身边跟随渡河的兵力很少,只有三千。所以要在河北打开局面,主要还得依靠当地的力量。
说的简单点,就得看你怎么忽悠。
一开始,几个人忽悠的方式和陈胜保持一致,反正就是天下苦秦久矣,你们跟着我们“诛暴秦”。
翻译一下就是:
大伙们想想,秦帝国都搞成这样了,还玩的下去吗?丫肯定玩不下去了。
现在有一个阶级跃升的大好机会摆在大伙面前,只要你跟着我们干革命,你就可以从此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就这么简单粗暴的忽悠,三千北上部队就迅速发展并拿下了原赵国首都邯郸,可见帝国基层的崩溃真的是难以挽回啊。
不过随着局势的发展,巨头们发现忽悠的方式似乎要变一变了。
现在的忽悠方式是带着大家闹革命,既然要闹革命,就需要把地方的大佬清理一番。
帝国采取的是流官制,县令、县尉和县丞等领导干部都是外地人担任,第一轮开拓主要是号召本地人干掉外来的官员,一开始效果还不错。
可渐渐的各县的长官们抱团起来。他们提前收买民心,提前备战,这样一来,义军就开始要打硬仗,啃硬骨头了。
北上部队总共也就三千人,拿他们去打硬仗巨头们肯定心疼。
还有一个麻烦的地方,推翻帝国闹革命那是张楚的口号,你一直拿这个当口号喊,那就意味着你一直要接受张楚的领导。
可现在张楚通电全国,要求各路义军跟他一起西进关中攻秦,你跟还是不跟呢?
都出来单干了,眼瞅着大鱼大肉就在眼前,自然是不舍得再去跟人九死一生混点汤喝了。
权衡之下武臣等人决定不再跟张楚混了,咱哥几个新组建个赵国,武臣当国王,剩下的邵骚张耳陈余等人分别当丞相和大将军。
既然自己建国自己干了,当然就更不舍得部队被消耗了,于是几大巨头决定改变策略。
各地的县令不用再担心自己被革命了,因为我们不再闹革命了,我们现在是保境安民。
所以,只要你们肯挂我赵国的旗帜,马照跑、舞照跳。
这政策一出来,各地大体上都开始挂新的赵王的旗帜。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河北大致上分成了以下几个部分:
赵王武臣和邵骚张耳陈余等中央团队坐镇首都邯郸,李良部坐镇石家庄保定地区(当时叫恒山郡),韩广部坐镇京津地区(大致为燕国地盘),张黡部开拓山西的上党郡(今天的山西长治)。
如果一切都这么顺利的话,那河北很快就完成了整合,接下来开足马力一统江山大有机会。
可惜,一帮外地人搭个草头班子就想控制河北?哪有那么容易?
这不没几天,这草头班子自己就打了起来。
武臣有什么呢?似乎什么也没有,不过因缘际会跟着陈胜混了几天,现在就自己单干当大王了?
我韩广跟着陈胜也混了几天,我为什么就不能单干当大王呢?
于是韩广有样学样,在北京地区拉起了燕国的大旗,自己当了燕王。
这下把武臣等人彻底惹毛了,他们二话不说,带着人马就去干韩广。
可惜仗打得不是很顺,韩广没灭成,赵王武臣都顺带被人给俘虏了。
最后好不容易燕国把武臣给放了回来,但显然京津及其北边的燕国旧地,赵国一时半会是吃不下来了。
韩广这边刚刚割走一大块地盘,石家庄那边又出事了。
石家庄的李良认为,自己在石家庄保定这点地盘想要学习武臣、韩广自立为王单干只怕不容易。
所以,我得去抢,我把武臣抢了,我不就成了赵国的头了吗?
于是李良突然袭击,把武臣、邵骚给火并了,张耳和陈余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跑到了河北东边的巨鹿郡(今天的沧州衡水一带)。
经过几番巨变,我们忽略到相对贫瘠的燕地和山西上党,可以认为河北大致分裂成了西部邯郸郡、恒山郡一带的李良阵营和东部巨鹿郡一带的张耳陈余阵营,这两大阵营对峙了大约数月。
李良占据了邯郸、石家庄、保定等肥沃的地盘,也许还能加上河内,张耳、陈余所在的东部论人口论实力是远远没法和他比的。
为了与李良硬扛到底,张耳陈余决定打出旧赵国的旗帜,立了一个赵国王室的后代赵歇当赵王。
这个决策的政治意义很重大,这表明张耳陈余决定和赵国的地方豪族势力合作。
赵国灭亡才20年,能够和当年的赵国朝廷扯得上关系的人还有很多。
张耳陈余尊赵歇为王,就是告诉河北人,只要你和当年的赵国扯得上关系,到我这来,就有好位置。
双方经过数月拉锯,随着秦军大举进入河北,与秦军接壤的李良阵营先撑不住败下阵来,投降了秦军。
总结一下,河北开局最早,但队伍内讧频繁、四分五裂,始终没能整合出一个强势的政权。
看完黄金河北再来看白银山东。
山东战国时基本是齐国的天下,所以陈胜刚刚拉起大旗,齐国王室田氏的狄县分支也立马行动起来。
其实这支狄县分支和齐国王室在血缘上未必有多近,不过谁叫人家姓田呢?
那些和齐王血缘近的都被迁去关中了,人家狄县田氏却在当地混的很大很好,所以这一支的首领田儋也就毫不客气,自立为齐王割据了山东。
然而,随着秦军向东推进,新成立的齐国很快卷入和秦军的作战,齐王田儋战死。
接下来,刚刚搭班子的狄县田家立马就为了谁继承田儋的王位,杀了个天翻地覆。
田荣、田横跟随田儋在前线,他们认为理所应当由我们这支继承齐国的政权。
田假、田角、田间这一支留在后方,他们认为我们才是齐国的继承人,并且干脆的自立为王。
于是,狄县田家迅速分成了两派,为了争夺王位打得不可开交。
白银山东乱成了一锅粥,我们再来看看白银河南。
河南是张楚政权的老巢,也是秦军东出的头号目标,目前的局势也最为混乱。
秦军虽然打垮了张楚政权,随即又灭亡了黄河南岸的新魏国,但是目前仍然只能站稳郑州(荥阳)、开封(临济)、濮阳等黄河沿线几个大城市及其周边。
由于帝国基层早已崩溃,广阔的河南地区实际上秦军很难立足。
秦军刚刚北上灭魏,张楚残部吕臣部就收复了陈县,虽然他们很快就退出了城市,但也一直在河南腹地打游击。
随后,来自江西、湖南一带的英布、吴芮阵营渡江北上,也来到河南一带,再次收复了陈县。
这样,河南就形成了秦军占据黄河沿线几个据点,大批小土豪活跃在黄淮间广阔腹地的混战局面。
现在我们就可以总结几大黄金、白银区块的形势了。
黄金关中、白银山西目前大体都在帝国的掌握之中。
黄金河北现在还处于海选时期,张耳陈余、李良和韩广分别占据东边、西边和北边,三足鼎立。
白银山东现在也还在海选阶段,田氏的两派斗得不亦乐乎。
白银河南则是泥潭状态,秦军主力龟缩在黄河沿岸的几个大城市,南部广阔地区是一堆土霸王在四处游击。
我们比较容易分辨,眼下这几块接下来的走势,主要取决于秦军的战略意图,因为秦中央军是目前唯一保持完整建制的力量。
秦军主帅章邯现在大体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是南下,把白银河南好好稳定住;第二种选择是北上,拿下黄金河北;第三种选择是东进拿下白银山东。
南下首先可以排除,帝国已经南下过一回,结果是陷进泥潭脱不开身。
现在帝国再次南下,无外乎再次陷进泥潭,不花个一年半载只怕理不出头绪来。
如果北边的河北、东边的山东先理出头绪、结束海选,打出个霸主来呢?
再加上东南的江淮,到时候秦军就会被黄金河北、白银山东和黄金江淮三方围攻,那可真是要被包饺子了。
总之,章邯、司马欣他们没有半点信心能短时间在河南腹地站稳脚跟。
那北上呢?河北毕竟是黄金地区,实力是很强的。无论是李良还是张耳陈余,现在都有着好几万的部队,秦军要吃掉他们不容易。
而且,要北上河北就必须要渡河,而以敖仓为首的主要物资基地又在黄河南岸。
如果秦军渡河在河北不能迅速取胜,以敖仓为首的南岸物资供应基地,就极可能遭到山东、河南和江淮等部队的攻击。
到时候秦军就难免顾头不顾腚了。
这样看来,既要能够快速取得战果,又要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后勤供应,就只有东进白银山东了。
不过秦中央军的这次东进注定不会顺利。
因为在帝国的东南,一支神秘力量在迅速崛起,使得帝国的黄金江淮率先结束了海选。
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呼啸北上,争霸大戏开始走向高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