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奇案:母亲遇害,女儿心上人是凶手?一件杀人案看出人性泯灭

明代万历年间,北京城的鼓楼一带是最繁华的商业区。在鼓楼西行的西斜街,有一个叫做张柱的年轻人,年方二十六岁,尚未娶亲,家中只有一位老母奉养,再无他人,母子俩专门制作祖传的京都著名小吃“四冰果”。

四冰果是一种传统的夏季时令小吃,要以鲜莲蓬、鲜蘑菇等为原料,才能招揽顾客。所以张柱不得不在每天四更刚过便背上大筐出门采集这些鲜货。

有一天,张柱一大早便急匆匆地出门去了。可是,没过多久,他又神色慌张地跑回家来,随身带着的竹筐、镰刀和绳索都不见踪影,一头扎在了床上,瑟瑟发抖。

张母见儿子去而复返,神情有异,心里万分焦急,连忙走过来询问。却见儿子脸色煞白,浑身不停地颤抖,再看看他的衣服前襟血迹斑斑,一双新换的布鞋也沾满鲜血,就连右手上也满是鲜红的血迹。

张母见状大吃一惊,急忙问儿子出了什么事情,可是张柱却只是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张母无奈,只好去打了一盆凉水,先将儿子手上的鲜血洗净,又帮他脱下上衣泡在盆里。而那双新鞋已被鲜血染脏得不成样子,只好拿出去扔在了大门口的垃圾堆里。

第二天一大早,大门突然被人撞开,几个凶神恶煞的东厂差役冲了进来,不由分说地闯进张柱的卧室,抖开锁链,套在了他的脖子上,连拉带拽地把他拉出了门,扔在马背上扬长而去,只留下张母一人吓得六神无主。

到了东厂后,早有一个名叫李福的人递上了状纸,状告张柱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张氏,还向东厂的理刑千户李青呈上了张柱杀人的物证,它们正是张柱的竹筐、镰刀和绳索。

张柱赶紧上前辩驳,声称自己一大早出门时,见到前方有一团黑漆漆的东西横陈在胡同口中央,便走到跟前仔细观看,却发现是一个人。

当时天还未亮,张柱又素以纯朴善良著称,他以为是谁病倒了,就丢下竹筐、镰刀上前去扶。谁知却突然摸到了一手鲜血,他的心里猛地升起来一股寒气,顾不得拿上自己的东西,爬起来没命地朝家里跑去。

李青正要再问,这时候有差役将在张柱家里搜出的血衣和门外垃圾堆里的鞋子呈了上来。李青细细一看,便不再迟疑,当场判了他的杀人之罪,让他签字画押。

然而,张柱却仍不承认自己杀人。李青大怒,让人对他百般用刑,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可是张柱就是不肯招认,李青无奈,只好让人将李福的状纸和张柱杀人的物证一起移文转去了刑部,让他们来负责审理。

刑部主审官员接到东厂的移文,丝毫不敢怠慢,又惧怕东厂的淫威,便稀里糊涂地将张柱判了斩刑,准备押赴刑场处决。

过来几天,刑部郎中魏应召又突然接到了有司通知,要他负责重新审理张柱杀人一案。

原来,就在前日黄昏,张柱母亲正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发呆,大门又被人撞了开来,一个身穿孝服的年轻女子跟着闯了进来,一下子跪倒在张母的面前哭道:“张婶,是我害了您,是我们害了张柱哥的性命!”

张母一愣,定睛一看,发现她竟然是住在胡同口的李萍,也就是被张柱杀害的张氏的女儿,李福的妹妹。

李萍见张母还有些迟疑,便哭着对她说道:“其实,杀害我母亲的凶手并不是张柱哥,而是我的亲哥哥李福。”随后便将自己知道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萍的哥哥李福,从小娇生惯养,嗜赌如命,可却赌运不佳,经常输个精光。那天夜里,李福又输光了身上的银钱,便回去找母亲张氏索要李家的传家之宝镶珠碧玉佩,想要去换些银子去赌场回本。

张氏见状,苦苦劝儿子不可再赌,不肯将碧玉佩交给他。李福无奈,只好口头上答应了母亲要痛改前非,却在半夜张氏睡着时,偷偷地打开她的妆奁盒,准备盗走镶珠碧玉佩。

张氏在睡梦中突然惊醒过来,看到儿子偷了自己的传家宝,万分气愤,急忙起来追了出去,刚好在胡同口追上了儿子,死命地把他往家里拽,企图夺回宝物。

李福赌瘾正盛,又见母亲不肯撒手,一时怒极,伸手掏出了藏在腰间的匕首,对着张氏的心窝连刺两刀,当场就把她给刺死了。随后,便一溜烟地逃走了。

当时,李萍因绣花劳累了一天,早已上床安寝,对家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直到早上才发现母亲不见了,最后才得知母亲被人杀死在胡同口。

中午,李福回到家中,对母亲的死并不悲痛,反而急匆匆地回到自己的房间。李萍非常疑惑,悄悄地跟了过去,隔窗看到哥哥从床下拖出了一个包袱,打开后竟然是一件满是血污的衣服,正是哥哥昨天晚上穿着的那件宝蓝色的长衫。

李萍大吃一惊,赶紧去打开了母亲的妆奁盒,发现里面装着的传家之宝已经不翼而飞。她完全明白了,原来就是自己的哥哥为了盗宝才杀死了母亲,张柱只不过是巧合之下做了个替死鬼。

这时,李萍突然冷静下来。其实,她早就对纯厚老实又勤快的张柱很有好感,准备请求母亲前去提亲,可是李福虽然杀了母亲,却又是自己的亲哥哥。一时之间,她陷入了两难境地。

思忖再三,李萍终于决定去向张母说明一切,两人又一同前往刑部衙门,为张柱击鼓鸣冤。于是,这才让魏应召重新审理这件案子。

魏应召先仔细看完张柱杀人案的全部卷宗,发现里面疑点重重。其中,张柱留在现场的镰刀上并没有血迹;他衣服上的血迹只在袖口和前襟,很像是粘上去的而不是喷上去的;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把刻有自己名字的大筐留在现场,让人按图索骥,很快将他抓获。

魏应召赶紧派差役前去李福家中搜查,却并未找到李萍所说的藏在哥哥床下的那件宝蓝色血衣。

魏应召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也未将李福拘来公堂,反而打扮成了一个操着山西口音的治病郎中,终日游行在西斜街的闹市中,给老百姓延医治病,胡扯闲聊。

有一天,魏应召治完最后一个病人,又跟大家闲聊,还把事情有意无意地扯到了张柱杀人案上。

一个小青年凑过来说道:“这个案子,我觉得不是张柱做的,反而是李福这人有些可疑。只是张氏是他母亲,好像又不可能。”

魏应召听后,赶紧把他拉到一旁,仔细问他缘故。小青年说:“出事的第二天后半夜,我无意中看见李福好像把什么东西扔进了附近的湖里。”

魏应召大喜,连忙向他表明了身份,又让人带领差役去湖里打捞,果然在湖底摸出来一把牛耳尖刀,仔细检查,发现上面还隐隐有些血痕,显然就是杀人凶器。随后,他前几天派出去查找镶珠碧玉佩的差役也来回报,说是在德胜门内的一家当铺里发现了镶珠碧玉佩的当单存根,典当人正是李福。

魏应召见证据确凿,立即派人叫李福拘来公堂,把物证一一摆在了他的面前,又一再追问他血衣的下落。

李福看到这一件件物证,一下子就泄了气,只好一五一十地招认是自己亲手杀害了母亲张氏,还说把脱下的血衣埋在了湖边的大树下。

至此,这桩灭绝人伦的杀母案终于真相大白。魏应召当即让人前去挖出了李福的血衣,因他泯灭人性,残杀生母,将他判处了极刑,关进了死牢;又将张柱带上堂来,当场释放。他听说李萍一直对张柱有心,又问张柱对李萍也有意,就保了一桩大媒,让他们结成了眷属,成就了一段佳话。

后记:如此看来,在古代也有扶与不扶的难题。张柱古道热肠,却惹祸上身,又碰上东厂的一帮人草菅人命,差点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幸亏李萍大义灭亲,魏应召又秉公办案,才让他沉冤得雪,抱得美人归。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见人有难,还是应该要去尽一份善心。

特别声明:文章中包含个人观点;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