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T【良渚玉器】特种邮票
2011.03.08发行 全套2枚 发行量1079.98万套
(2-1)T 1.20元 玉 琮(1079.98万枚)
(2-2)T 1.20元 玉 璧(1079.98万枚)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规格:150×195毫米(2版) 版别:影写
整张枚数:12枚(4×3)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资料提供:良渚博物院 责任编辑:秦魏
设计者:夏竞秋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300年至4000年前)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一支高度发达的土著文化,位于杭州余杭市良渚镇。良渚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省杭县良渚镇而命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分布面远至环太湖流域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的36500平方公里,60余年的考古发掘证知,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瓶窑两镇范围内的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区域。
良渚文化以全世界最精美的玉器、石器所表征的礼制、连续作业之犁耕生产方式、大型工程营建、大规模社会生产组织系统、早期科学技术思想以及丝织、黑陶、髹漆、木器等手工业抑或商业的萌生而著称,是中国文明的前奏,是夏、商、周文明的主要构成因素,在学界素有“文明曙光”之誉。良渚文化以神人兽面纹为代表的纹饰和成组使用的固定形器、具有象形和表意功能的刻画符号所反映的文化形态,对后来中国社会意识和思维的发展影响深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也是中华玉文化的杰出代表与象征。
良渚文化遗址最大特色为出土的玉器和黑陶。玉器共出土3200余件,品种繁多,有用做宗教法事的琮、璧,用做仪仗的斧钺和用做装饰的璜、手镯等等。加工工艺十分精细,线割、锯切、管钻、抛光等现代工艺均已使用。另外,良渚文化玉器的纹饰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主要分为四类:神人兽面像(纹)、龙首纹、鸟形纹和地纹——螺形纹以及尖喙结构。其纹样带有祭祀的功能,体现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良渚遗址出土文物,最令人注目的是玉器,其雕刻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尤其是那些细线阴刻,堪称微雕杰作。
良渚玉器的雕刻可以看到三种不同方式的工艺。第一为直接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即把玉坯直接经“软玉法”处理,使玉坯表面软化,然后刻画纹饰。第二种为全遮盖式,即雕刻前先把玉器表面用保护层遮盖起来,雕刻图案后再经“软玉法”处理,在一定时间内取出清洗,把线槽内白色软化玉清除掉,即成有软化图案的线条。第三种是半遮盖式,这是一种减地法浅浮雕,在良渚后期玉器中有出现。玉器纹饰中阴线部位有笔画抖手小弯曲痕迹,一看就像画上去的,这是运用保护层遮盖“软玉法”所致,各槽沟深度基本一样深浅,纹饰下面平整得很,就好像现代机器制作出来似的。以上三种工艺方法也可交替使用,使所琢玉器不但不带软化层的白色,且能保持玉质本身晶莹剔透,可以说采用软玉技术的刻玉技法的发明,成就了良渚玉器时代的辉煌。
2011年3月8日,为了展示良渚文化,促进良渚文化的保护和研究,中国邮政发行了《良渚玉器》特种邮票,全套2枚。
(2-1)为“玉琮”。主图选用被称为“琮王”的玉琮。背景为神人兽面纹图案。“琮王”其玉质沁为黄白色,有紫红色瑕斑。每个竖槽中刻有两个完整的神徽(即神人兽面纹)图案,与四角所刻四节神徽纹饰相对应。上节刻有两束弦纹和圆眼、凸鼻,应为竖槽中神徽的羽冠和神人面部;下节浮雕的大眼睛和嘴,则是竖槽中神徽的兽面部分。在第两节和第四节的兽面左右,各浮雕一个鸟纹,鸟的身体部分完全用兽面的大眼睛表示,象征着鸟应该是这一神灵的载体。
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山西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它的质地不纯,以青色居多,部分为黄色,土浸后呈雾状乳白色。琮身以四角线为中心,饰有几组相同的兽面纹。玉琮作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因其具有精美绝伦的纹饰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及巨大的艺术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开始模仿良渚玉琮的造型。良渚玉琮系软玉雕琢而成,从外观看呈外方内圆,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细密的阴纹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
(2-2)为“玉璧”。主图选用带有“鸟立坛柱”纹饰的玉璧。背景为“鸟立坛柱”的图形符号。“鸟立坛柱”纹饰的玉璧其玉质色泽斑驳,青、白、灰相互混杂。整器非常规整,抛光精致。在该器一面中部稍上位置若隐若现的阴刻有一组“鸟立坛柱”的图形符号,由立鸟、阶梯状高台和台内类似飞鸟的纹饰组成。鸟伏首敛翅侧立在三级阶梯状的高台之上,鸟爪依稀可见。
玉璧是良渚玉器中出土数最多的品种之一。外缘近圆而非正圆。玉璧孔分单面和双面钻孔,选材大多杂乱,玉璧制作也分精作和粗作,精者选料优良,通体浑圆,平整明净,边廓规整,表面抛光平整光滑,有很强的玻璃光。一般的玉璧制作大多不规整,常厚薄不均、大小不一,最大的尺寸可达40厘米左右。在良渚玉器中,若以单件器物面积而言,玉璧当数首位。与后世的玉璧相比,其选材大多斑斓绚丽,绝少纯色,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本套邮票选用良渚玉器的典型器物,突出其特有形制,并结合其他地方出土玉器中不常见的精彩、细致的雕刻纹样。由于良渚玉器经过长期土壤侵蚀,颜色泛白,且周身斑驳,因考虑到这一特点,邮票以巧妙的衬托或渲染,来增加画面的美感,突出良渚玉器的特色与良渚文化的韵味。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版票采用小版张形式,12枚邮票按(4×3)居中偏下排列,上面边饰分别为良渚博物院外景和内景;邮票右下角为“北京邮票厂”厂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