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比外挂:知乎高赞15条人生忠告
有哪些越早知道越好的人生经验?
刷太多技巧也腻,我想告诉你点不一样的人性底层逻辑。
要知道,技巧是“术”,道理才是“本”。
1、世界上永远找不到一句既文明又有力量的骂人话。
双方对峙,你要代表你所谓的正义表达愤怒,又不想自损形象,有失“身份”,结果只能是被对方先发制人。
鱼和熊掌很难兼得,普通人要是执着于寻找两全之法,最后很可能一无所获。
2、人性绝对不可能消除。只要是人,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私心杂念,七情六欲。
每个人都想做坏事,只不过有些人脸皮薄,觉得事情败露不光彩才作罢。
诸位难道就没有自私自利的思想吗?
“今天我要批判xxx的自私自利思想”,这句话真的傻到家了。
那你说说,你每天这么努力地学习、工作为了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能否认,这当然是所有人期待看到的客观结果。
人人都想当圣贤,但在此之前,得先活着、活好。
聪明的人不会批判人性,而是尊重人性,利用人性,为自己谋福利。
3、活着活着,就是要干活,不干怎么活着。
咱们大部分人还是普通劳动者,然而现实中,热衷于指责万恶的资本主义者大有人在。
有些东西想想就可以了,别真的被洗脑,大家都是成年人,这么天真可还行?
旧社会农忙时,地主的老婆自己舍不得吃好的,把最好的粮食给长工吃,于是上个世纪某个年代以来,总会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跳出来大骂特骂:
“你这是为了更方便、更隐蔽地剥削劳动人民!”
那么好呀,我什么也不敢要你做了,也不会给你任何生存资料,你满意了?
各取所需,价值交换,如此而已。

4、千万不要树敌,学会和稀泥,践行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处事法则博大精深:
就事论事,解决问题就够了,不要上升到人格、品质层面。
争理争出胜负又能如何?这并不是提倡阿Q精神,自我麻痹,两者有本质区别。
中国说到底还是乡土社会,尤其是基层,更加明显。
几年前,我去某营业厅办理业务,队伍很长,排队的人彼此之间挤得近,再加上天气炎热,大家都有点心烦气躁。
突然,队伍里有人大声打了个喷嚏,可能因为没捂好嘴,飞沫溅到了前面人的脖子上。
前面那大哥体型彪悍,一脸横肉,飞快地回头冲那人大吼:
“你吐我!”
打喷嚏那位也不甘示弱,虽然身材瘦弱,可也立马回以一脸凶相:
“我没有!”
“你就吐了!”
“胡说八道,在哪呢?你给我找出来!”
胖大哥哪里咽得下这口气,我注意到他浑身气得直打哆嗦,眼睛快要喷出火来,飞跑到队伍外面,办理业务的窗口前,操起一把高脚椅就要向瘦男人身上砸去。
事情演变到最后,两人打电话叫来了家人朋友作帮手,众人吵吵嚷嚷地聚集在营业厅,演戏似的。
不知情者根本摸不着头脑,他们哪里会想到,原本只要一个用纸巾擦干净,或者另一个轻轻说句抱歉就能小事化了的“矛盾”,最终发展成为一场你死我活的火拼。
类似的事情在今天并不少见,不久前昆山龙哥持刀砍人反被杀就是一例。
退一步海阔天空,就算你占理,就算你驳倒对方,又能怎样?
生活不是辩论赛,你更不必争当最佳辩手。
戾气太重,凡事都想压人一头,结局只能是你死我活,流血牺牲。
5、哪怕是同一件事,对待不同的人(不同性格),处理方式也应适当调整。
摸清对方脾气性格再行事,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基本素养。
倘若对面那个是个心直口快的,你就不要磨磨唧唧;
人家含蓄委婉,心思缜密,你在说话办事前也得掂量掂量分寸,三思而行。
6、小孩子才将人物说的话和这个人等同起来,判断一个人,不能只凭他怎么说,而是如何做。
人类伪装自己的技术高超到你难以想象。
正如作家笔下的每个人物都不是他自己一样,每个人嘴里的自己只是他想让人家看到的人设。

7、做人要真实、接地气。别总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无论你是谁,终归要回归俗世。
我特看不惯一种现象:
有的人比别人多读了两天书,靠着父母大半辈子的血汗钱从小镇到大城市开了开眼界,回老家就趾高气扬,看哪里都不顺眼,看谁都是乡巴佬。
父母聊天的家长里短,七大姑八大姨,在你看来都粗鄙不堪,冷嘲热讽,只想赶快逃离,更甭提陪他们拉拉家常。
这才多久,你就看不起面朝黄土背朝天、负重前行一辈子只为你的父母了?
你就多高尚吗?你每天盘算着男男女女、明星八卦、办公室政治就更高级?
按你的逻辑,你难道不应该每晚入睡前,放下发烫的手机,与好友促膝长谈、绞尽脑汁:
我特么到底应该如何努力,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哇?!
8、人生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蒲松龄名落孙山,潦倒一生,但一部《聊斋》传千古。
贫贱一生却名垂千古,和荣华富贵但化为尘土,你选哪个?
别纠结了,事实是大多数人哪种也成为不了,好一点的庸庸碌碌了此余生,不幸者悲苦贫贱终为炮灰。
人的成功和失败,伟大和卑微,都不是能主观决定的,往往是一不小心造就的。
我们能决定的,只是努力与否。
9、对细枝末节斤斤计较是愚蠢的表现,抓住关键问题才能过好一生。
莫言曾提出过一个概念——“鲸鱼精神”:
“和平安详,按照自己的方向缓慢地前进,即便被鲨鱼咬掉一块肉也不停止前进,也不纠缠打斗。”
鲸鱼张开大嘴,容纳万物,雍容大度,因为没有舔舐伤口的能力,连受伤也不会顾及。
认定一个目标,便一直向前游行。
做人不要做鲨鱼,横冲直撞,成群结队,充满暴戾之气和血腥味。

10、做任何一项决定之前,考虑清楚失败的结果是否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
一时冲动想告白,又非要刻意模仿人家狗血偶像剧二话不说就上嘴,你能承受事后对方永远躲着你,把你当个神经病看的后果?
看同事投资赚得盆满钵满,想要一夜暴富,头脑一热就把整个家庭的保命钱贡献给股市当韭菜,你能承受血本无归,一夜返贫的结果?
当然,凡事都有风险,我鼓励你理智分析,想清楚后,便大胆去做。
比如知道自己心中的热爱,哪怕我知道想做的事情不稳定,前期可能难出成果,但我为了梦想,能承受得了。
OK,那我希望你放手去干,千金难买我乐意,人活一世不就图个自由快乐吗?
但是,我担心你只是盲从,“幸存者偏差”真的是个很害人的东西。
别想占便宜,别盲目跟风,求你动动脑子,你脖子上顶个脑袋不是只为了显高的呀。
11、做人只顾自己没问题,但不要把别人的路堵死,要有底限。
互相留后路,你才能有后路。
你出路多,很好,没人否定你的优秀,但你不能一个人上去,把下面的人踩死。
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同学,每次上课必坐第一排正对讲台,一抬头就能仰视老师的位置。
他勤奋好学,上课笔记刷刷刷写不停,每逢课间休息就围在钱教授身边问问题,大有“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的架势。
钱教授自称已经好多年不曾见到这样虚心求学的好苗子,他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有问必答,为这位同学细细解惑,恨不能倾囊相授。
好景不长,如此火热的学习劲头持续了仅仅数月,一日,这位同学请求钱教授为自己申请的国外某高校写一封推荐信,钱教授欣然应允。
推荐信交付之后,这个学生再也没有出现在他的课堂上。
钱教授由此发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工于心计,每一步都是事先计算好的,走得极其精准,容不得半点差错。
我们的大学老师也开玩笑地调侃:
“他们稳、准、狠,我们这些老师快被玩死了。”
没错,自私自利是人性,但生而为人,总得有个度。

12、与人交往、做事业、经营家庭、对待自己等等,真诚,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
13、耶稣曾言,大意为:我爱你不求你爱我,这会成为一种交易。我爱你,你再去爱别人,我帮助你,你也帮助别人,这就成为一种善的循环。
没有“礼尚往来”,爱就永远不会消失。
14、很多人生活得很美好、很幸福,却不一定有存在感;有人天天刷存在感,实际活得最枯燥可悲。
15、所谓跨界、斜杠,看上去风光,其实未必多好。
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你做得了这个,必然就做不了那个。
边跑步边读书,跑不快也走不好。
永远不要做那只因为不肯放弃手中的大米,死死地攥紧拳头,最终丧命的猴子。
啰嗦了一堆,我想告诉你的还是一件事:
我们不停追问:成长道路上,有哪些道理越早懂得越好?哪些伤害是我们本可以轻松避免的?
不同的人答案不同,我们见惯了各种表面技巧:
什么朋友圈天天晒自拍的女生不能追,快速让一个人疏远你的办法就是向他借钱……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不可否认,这些所谓的“技巧”或许是有用的,但远不能称为“道理”,不能帮助你以一敌百。
有的东西只有经历过,才能化为己用。
而厉害的人会在同样的遭遇中总结出更多更深刻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