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谢师宴并无感恩之心,教师们切勿自作多情
虹野:谢师宴并无感恩之心,教师们切勿自作多情
文/虹野
每到暑假,各类升学考试结束,各种各样的“谢师宴”也遍地开花。近日,长沙市教育局就教育系统公职人员操办和参与“庆功宴”、“谢师宴”等行为提出六条禁令之一:严禁教职员工参与家长或者家长委员会组织的“谢师宴”,却让人又对“谢师宴”的合情、合法进行了反思。
话说,国人自古有“尊师重道”的传统,金榜题名之际感谢“师恩”之筵席,既说明了尊师,又体现了感恩,满满的“正能量”,何乐而不为呢?本文不提“谢师宴”对家长和学生代来的经济负担,也不提有些教师和公职人员通过“谢师宴”来敛财,这里只是来分析“谢师宴”的合理性。
感恩,历来都是“谢师宴”的主题,昔日“谢师宴”大都谢谢具有提携之功的“师”,这种“‘师”大都是“官师”,其“恩”不是授业,而是“提携”。而今日“谢师宴”感谢“师恩”的“恩”到底是什么“恩”呢?
每逢“谢师宴”,宴请的大都是毕业班的教师或者学校领导,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升学”而感谢教师,可见这个“恩”是升学之“恩”,似乎和过去科举的提携之恩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宴请的教师可以知道,此时丝毫没有顾及到从小到大这么多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的“授业之恩”。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教师授业乃是本职工作,学生交学费也好,教师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也罢,总之,教师是拿到工资传授知识,就像做生意,学期结束,买卖两清,何恩之有呢?所以学生脑海中么有“授业之恩”的概念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谢师宴邀请的毕业班的教师如果非感谢“授业之恩”,那就是感谢毕业班教师的“升学之恩”了。可是现在升学主要还是依靠学生的“学业水平”,如果学生不感谢“授业之恩”,那“升学之恩”又从何谈起呢?除非毕业班的教师上课时候对这些学生“有偏爱”。当然教师对学生应该是一视同仁的,“偏爱”之说应该是不成立的。
“谢师宴”目前竟然找不到“谢师”的理由,可见“谢师宴”只能说是庆祝升学的筵席而已。可是诡异的是,这种庆祝的筵席,不少毕业班的教师还深以为然,自以为有功而欣然赴约。难道这些教师和领导不知道自己在学生的升学中有没有恩情吗?当然我们的毕业班的老师也有话说,当教师群体以远低于实际劳动价值的待遇无怨无悔的为学生升学而付出的时候,确实觉得学生要“感恩”,教师们如此安于贫困为学生付出,学生不感恩谁感恩呢?不仅仅是考上学的学生要感恩,没有考上学的学生也要感恩才是。而事实上,只有考上学的学生才会有的谢师宴,教师们要明白此乃庆祝之筵,期末自作多情而参与。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