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当家长情绪激动要和我理论时……

前天,接到远方朋友这样的求助信:

班级一个孩子顶撞老师,给家长打电话沟通,家长态度特别蛮横,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这样,还认为我不尊重他,说我给他打电话的意思就是要讨伐他上梁不正下梁歪,我生气挂掉他的电话,以后他还不断打电话给我,就是要跟我理论,态度极其蛮横。由于我们是寄宿制中专,孩子大多数都和我在一起,他认为他的孩子之所以这样是老师学校造成的,不应该找家长配合工作。我现在特别生气,让他的孩子回家反省了,我想请教您,下一步我要怎么办呢?是无视这个孩子的问题,还是要继续教育并且找家长谈话呢?我班学生也听到了这位家长给我打电话的内容,我要在班里如何引导呢?明天下午学生就要陆续返校了,希望能得到您的指点,万分感谢!!

读者诸君,您看到这样的求助,会怎么回答?

朋友显然不是来问我要方法,而是想得到我的支持——很多人找我们求助,都不是来问我们要建议,而只是想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并得到我们的支持:“看!我是对的,家长错了……”

支持可以获得友情,却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建议可以提高对方能力,却有可能遭到否定。所以,帮助别人是艺术,首先就要做到倾听。只有认真倾听了,对方才会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看见,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我们对朋友的吐槽如此,朋友对学生、对家长的问题也当如此。

上文这个朋友说:“……(家长)认为我不尊重他,说我给他打电话的意思就是要讨伐他上梁不正下梁歪……”由此猜测,这位老师和家长沟通中没有认真倾听,却有告状的成分。家长便觉得自己被讨伐。家长不服气,反驳几句,老师一气之下挂了家长的电话,家长便打回电话要跟老师理论……

故事的发展就由孩子顶撞老师,转向老师和家长相互指责,彼此推卸责任……

成熟的标志是什么?成熟的标志不是一味证明你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而是在认为自己对的情况下,还要耐心听听对方的心声。

师生发生矛盾冲突,或家长和老师有了意见分歧,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争赢输,而是倾听。倘若师生、家长的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哪里有赢输之分?大家一起聚焦于问题的解决,其结果必然皆大欢喜;反之,双方只争赢输,必然两败俱伤。

所以,倾听很重要。不但要听,还要有适度的反应,比如边听边点头,口里一边哼哼哈哈等,让电话那边的家长感觉到,老师很重视他,老师很尊重他……接下来再谈合作,效果就会好很多。

如今,家长不停给老师打电话,恰巧是在潜意识里想证明自己的努力,他只是在被老师指责的时候,出于本能,为了免受责罚,竖起了身上的刺。我们每一个人在被指责的时候,都可能和小刺猬一样竖起全身的刺。就算两只小公鸡要战斗的时候,羽毛也会竖起来呢!

第二步,老师可以重复家长的感受:“哦!我看到你很委屈……你觉得自己已经为孩子的成长做了很多,孩子却还是在闯祸……你感到无助……”

这样的重复,其实是帮助家长识别情绪。情绪一旦被识别,就得到了安抚。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善意,小刺猬的刺自然放平。这招“识别情绪”对自己的孩子也有效。当牙牙学语的孩子被吓住后,我们抱着他说:“哦!宝贝儿恐惧了哦!宝贝儿害怕了……”孩子的情绪马上就会得到安抚。

重复家长的感受时,我们的句式是:“你觉得……”“你认为……”以“你”字开头,而不是说:“我觉得……”“我认为……”学生在学校顶撞老师,家长内心也很焦虑。与其说他们为自己辩解、推卸责任,不如说是感受到自己的无力,内心在怨恨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从某种角度看,他不是朝老师发火,是朝充满挫败感的自己发火。

第三步,认同对方的感受。比如可以说:“这事儿要是搁到我身上,要是我孩子的老师总是找我说孩子的不懂事,我也会很难受,我也会很委屈……”这时候,家长的情绪“被看见”,就得到了共情,会觉得老师和自己是一伙儿的。

最后一步,聚焦于问题的解决:“那你看看,这件事我们怎么处理比较好……”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回家后,我再好好说说他吧!”或者:“我来给孩子做工作,让他去跟老师道歉吧……”道理所有人都懂,因为智慧是本自具足的,关键是人们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讲理。那时的情绪就如同天上的浮云,遮蔽着蓝天(智慧),让人误以为蓝天(智慧)不存在。我们只要帮助家长或学生将浮云驱赶吹散,自然会“万里无云万里天”。

对于这个回家反思的孩子,返校后肯定不能听之任之。老师可以将他叫到办公室,用相同的方法,先倾听孩子的心声,再重复孩子的感受,比如:“哦!你觉得老师批评你,让你没面子,所以你忍不住顶撞……”进一步认同学生的感受:“如果我是一个学生,老师这样当众批评我,我也会难受,觉得没面子……”最后聚焦于问题解决:“那你说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

这样一步步将学生情绪的浮云驱散,帮他们理清头绪,孩子本自具足的智慧显现,可能会说:“要不,我去找老师道歉吧……”或者:“老师冤枉了我,让我先冷静几天再去找他吧……”把这个孩子的问题解决了,班里其他同学也就明辨了是非。

再回头看这位求助老师的情绪。当她向我求助的时候,我不可以马上把这些建议告诉她。如上所说,我急于把建议给她,会让她觉得我在阻止她倾诉,她会找出一千个理由告诉我:你的建议不行!所以,我第一步要做的依然是倾听;第二步,重复她的感受:“你觉得很难受……”“你认为学生不懂事,家长态度也不好……”第三步,认同朋友的感受:“这件事搁谁身上都会很生气,很无力……”最后聚焦于问题解决:“那你觉得这件事该怎样处理?”

朋友想得到支持,我却在帮她理清头绪。她可能会觉得不开心、会头痛。然而,有一种成长本来就叫疼痛。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反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说:“关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我就要反省自己的关爱是否足够;管理百姓,百姓却没有管理好,就应该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智能;礼遇别人,别人却不加理会,就要反省自己是否足够有敬意。行事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应该到自身寻找原因。自己身正了,天下才会归顺。《诗》说:‘永远要遵从天命,自己努力才会多福。’”

关爱学生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指导家长却遭到家长的反抗……我们做为教师也应该反省自身。因为慎独、内省,是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

完成于2021年1月29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