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手稿为啥被称艺术品?手稿如打印般规整,当代人都自愧不如|林徽因
导语:一提到建筑学,大家第一个一定想到梁思成,他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他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他一生致力于保护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他曾经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也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是当之无愧的建筑大师。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为了避免清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逃到日本,不久之后,梁思成就出生了。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后,梁思成认真学习跟随父亲来到了中国,1915年,梁思成凭借着优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清华大学毕业之后,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他的感情也很顺利,很幸运,他遇到了林徽因——中国著名的女建筑学家,也算是他遇到了知音。
之后两人一起去了费城宾州大学学习,继续向建筑方向深造,三年之后,两人顺利拿到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进而继续进入哈佛大学继续学习。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回到了中国,继续研究和保护中国古代建筑。
解放战争时期,他也短暂离开了中国。1946年,梁思成回到中国,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建筑,他不但对现代建筑成就颇高,而且对古代建筑也理解的非常透彻。
后来他的手稿曝光了,令人叹为观止,被人们称赞为“艺术品”。学过设计或有关建筑行业的人都知道CAD。CAD是一种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利用它可以新开发商品的外形、结构、彩色、质感等。
对于当代建筑学来说,CAD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在梁思成那个年代,还没有CAD,但他的手稿却像打印出来的一样规整,看完让人赏心悦目。连当代艺术大师恐怕都自愧不如!
在梁思成那个年代,CAD技术还没有开发出来,梁思成绘制工程图时,主要使用一种叫做鸭嘴笔的工具,鸭嘴笔不好操作,每次绘图都需要螺丝来调整线的粗细,每次做完一幅图,都需要将这种鸭嘴笔条上万次,但是梁思成并没有觉得麻烦,而是细心画图。也正是他足够的细心,才使从他手中出来的得手稿像艺术品一样,让人敬佩。
再看梁思成手稿,我们就可以充分理解“传承”这两个词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用一支笔保护了古建筑,并将它们传承了下来。当然,近代建筑大师也不少,他们都用一支笔和一沓纸书写了艺术,画出了古寺高塔,画出了园林高院……也许有时候他们功成名就,有时失魂落魄,但是他们始终不忘初心,为中国的建筑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们的建筑行业也走向了世界前列——青藏铁路蜿蜒盘旋而上,三峡大坝屹立于长江之上,南水北调缓缓而上,都离不开建筑,离不开科技。
即使如此发达的科技,可是有时候我们依旧无法复刻部分来自古代的艺术品,再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档节目,就很好地体现了人工修文物的重要性,同样也是科技无法替代的。
结语:我们的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我们保护了它,并很好的将它传承,这离不开大师们的研究和修复,同样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传承。
再看有些国家,已经丢失了自己的文化,被一些别的国家的文化取而代之很是悲哀,同样我值得我们反思,之所以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何尝不是因为今人不在意传承的缘故呢?为了保护和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梁思成一样,即使不是大师,也要为之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