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

原创 刘译文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谋生,他们把年幼的孩子留给家中的爷爷奶奶帮忙抚养,于是就形成了隔代教育,俗称留守儿童。

隔代教育在当下非常普遍,尤其是广大农村,很多年轻的夫妻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双双选择离开家乡,离开孩子外出务工,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期间才会回来和孩子团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6000万的留守儿童,他们大部分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

由于大部分的爷爷奶奶文化程度有限,加上他们平时比较疼爱孙子孙女,很少让他们参与家庭劳动,缺少户外运动,导致孩子的体质普遍偏差,思想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隔代教育造成越来越多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更有甚者,由于爷爷奶奶一直满足他们的绝大部分需求,促使他们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听不进父母的劝告,凡事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越来越难于管教。

隔代教育的弊端在于爷孙缺乏思想沟通,过分溺爱或者过分严厉,导致部分孩子过于娇气或者过于叛逆,同时也养成了孩子们一些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隔代教育存在很大的思想分歧,爷爷奶奶还是在沿用他们那代人的思想,去教导现在的孩子,这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因为现在的孩子思想已经非常活跃了,他们显然已经听不进爷爷奶奶那些苦口婆心的“大道理”。

在老人家数次教导无果后,有些老人家就会选择简单粗暴的体罚,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结果不但没有让孩子更加听话,反而还增加了孩子的叛逆情绪。而有些老人家选择了妥协,让步,顺从,最后造就了孩子得寸进尺,无法无天的任性性格。

隔代教育缺乏有效的思想沟通,更缺乏必要的亲子互动,单纯地满足孩子们的生活需求,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双重叛逆。

人们都知道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陪伴,但是生活并不能如此完美,很多父母迫于生计不得不选择离开家乡,离开孩子。

所有的一切,看似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不知不觉他们孩子的思想已经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有所得必有所失,选择陪伴可能伴随生活相对清苦,选择离开可能伴随孩子教育缺位,关键看你如何去平衡利弊,如何去权衡取舍。

隔代教育下的孩子容易产生两极分化。

有些懂事的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可能会更早更快地成熟起来。好好学习,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严格要求自己。

但是也有些不懂事的孩子,沉迷于爷爷奶奶的溺爱,逐渐养成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调皮捣蛋,性格孤僻,脾气暴躁,个性张扬,挑食浪费等不良习惯。

孩子们的不良习惯一旦养成,父母想要纠正过来可就难上加难了。一旦任其发展,不良习惯必将越陷越深,最后甚至有可能转变成违法犯罪行为。孩子的未来着实令人不少年轻的父母束手无策。

隔代教育虽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断升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陪伴。

孩子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爱护,令他们最后误入歧途。所以说,隔代教育的弊端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和年轻父母的高度重视。

如果可以,尽量选择陪伴他们健康成长,就算不能长期陪伴,也要想方设法多抽空和孩子沟通思想,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让他们随时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浓浓的爱意。

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不要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孩子起码的陪伴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意,和给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同样重要。

如果因为父母一时的疏忽导致孩子成为问题少年,那么再好的生活条件,也弥补不了这样的遗憾。

所以年轻父母要随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旦发现苗条不对,就要及时给予疏导,陪伴和纠正。不要等悲剧发生了,再去后悔那就晚了。

我们都曾年轻过,我们的童年也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的,只是如今的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了一些地方的劳动力剩余,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不得不转移到其他经济更加发展的地方。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要把孩子带在身边由自己抚养。不要把抚养责任一股脑地抛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毕竟隔代教育下的孩子,缺少了亲生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情感缺失,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其实,普天之下的绝大部分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都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够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最后衷心地祝愿所有的孩子生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都能成为父母的骄傲和国家的栋梁。

出镜:往事随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