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琢之医话(一) 2024-07-31 02:04:00 一、医家小传文琢之,男,(1911~1991),知名中医外科学家,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祖籍射洪县仁和镇。自幼敏而好学,尤喜研医籍,父见其有济世活人之志,乃拜蜀中外科名医灵溪和尚为师。灵溪和尚之师天映和尚,曾应召进京,治愈禧太后背痈,而名震寰中,其术皆传灵溪和尚。文氏在灵溪和尚指点下。苦读岐黄典籍,跟师亲手炼制各种膏丹丸散,绝技秘方尽得其传,18岁学成而悬壶成都,后又闻蜀中名医冯尚忠(荫棠)创办中医切实学校悬绛锦里,文氏又师学业三年,冯医理宏通,对脉学研究尤据卓识,文氏得其传授,医理更进,治多效验,乃于成都华兴东街设医寓一处,临证殊多卓效,声誉渐起。1929年,国民党中央卫生委员会通多余云岫废止中医的议案,中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保存国粹,挽救中医,文老奋然而起,会同成都名医齐君实、吴介诚、敖文伯、吟饶周等创办了《四川医药特刊》,为四川第一家为中医求生存鸣不平的喉舌,同时,文老还与医界同人创办过《医生通讯》、《强健报》、《四川医药学术研究会特刊》等刊物,为祖国医药学的生存和学术发展奔走呼号而蜚声全国。民国36年(1947)10月22日,青浦陆清洁为文老提词赞道:“珠之吾兄医林怪杰,敢说敢为不避权责,慷慨激昂,文笔流畅,全国中医师公会特征聘为西南办事处主任一职可谓得人。今兼手创之医声通讯社大功告成,《医林人物剪影》一书继之而编竣,立功立德立言已获初基,谨待书此致佩”。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中医政策鼓舞下,文老精湛的医术得到更好的发挥,1956年调成都中医学院,从事教学、医疗和科研,尤对中医外科造旨精深,以治疗脱疽、骨髓炎、红斑性狼疮,骨结核、皮肤病、各种色块及疑难怪症见长。创制的 “消核浸膏片”,治疗多种肿瘤效果良好,获得1982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对难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认为该病乃肾虚邪实,肾虚为本,邪实为标。根据本病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体征,制订出治疗本病的三个步骤:急性发作期,以补邪为主,佐以辅正;缓解期,以辅正与祛邪相结合;慢性稳定期,以辅正为主,佐以祛邪。治疗顽固性痤疮,用以毒攻毒之理,取巴豆炖猪肉服,每获良效。还研制了一些方药,如首乌地黄汤,治疗皮肤瘙痒性疾病;脱疽1号丸、脱疽2号丸、脱疽3号丸,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皮肤粘膜散,对慢性久治不愈的浅表溃疡疗效确切,尤其对产妇会阴裂伤疗效独优。加味虎潜丸,用于骨疬,治愈不少慢性骨髓炎及骨结核病员。著有《中医脉诊》《霍乱集粹》《医林人物剪影》《戒烟宝筏》《实用胎产必备》等书稿。《医学心悟阐注》一书,由香港求实出版社印行;《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集》一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1982)。此外,在《中医杂志》《新中医》《辽宁中医》等杂志上,发表了“卫气营血实际运用”、“皮肤瘙痒症辨证施治”“十问歌阐注”、“乳痈临床经验”、“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分类用药歌注解”、“用药点滴经验”、“外科常用方选”、“红斑狼疮辨证论治”等多篇论文。二、医话1、一病分治用药可以胜众余最佩服“一病分而治之,则用寡可以胜众”一语。如治瘙痒症,用血药时,必须兼用祛风之品;治坐骨神经痛及类风湿等病,祛风除湿活络药中,必须酌用温通或滋养之药,往往能收到奇特功效。2、用药贵在配伍一药有一药的效力、但有时配伍一二药、不仅效力大增,且可收到其他效力。如桑叶配杏仁则发汗力强、最适合于体虚感冒风热者;僵蚕、蝉蜕配伍,则去内外之风;夜交藤合欢皮合用则安神力强。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临床掌握,不可疏忽。3、用药必知开阖升降选方用药必须有开有合、有升有降、方能收效,不致呆滞。如苏子、杏仁、桔梗治喘咳,具有开合升降之力,如拉动风箱之鼓动、故喘咳可以缓解。4、寒热并用外洗止痒力强黄柏苦寒治下焦湿热诸病,正可以与蛇床子苦辛治下焦湿热诸症对待,故仲景采用为阴道坐药,以治妇女阴寒之疾,文老师其意,常用以上二药配伍苦参、大枫子、苍耳子、地肤子、白芷等药,为瘙痒诸证外洗方剂,临证加减,多收良效。5、痢疾忌分利痢疾里急后重时,忌用猪苓、泽泻、前仁、滑石等药分利水湿,否则必致滞涩干燥,胀痛难堪。此时宜因势利导,使邪毒外出,里急后重之症必消,痢疾而愈。6、用虫类药的掌握虫类药有搜剔隐伏之邪的效力,功用非草木之品所能及,但必须掌握运用,知其流弊、明其用法,方可使用。如蜈蚣,全蝎非体实或陈旧之邪不可妄用,用量宜由小到多,常用量蜈蚣—至二条、全蝎五至十只 (蜈蚣效在头、全蝎效在尾)用到病员身现红疹时急停用。僵蚕、蝉蛻凡气血虚弱者亦宜慎用。凡心脉沉细者忌用地龙、水蛭、虻虫。地龙用至身现寒凉时停用,三虫用至大便现黑色而里急后重时急停用,否则无釆偾事。6、经闭宜忌凡妇女经闭忌用地黄、黄精、巴戟、枣皮、苁蓉、阿胶、鹿角、枸杞等药,犯之必血脉凝滞,变为经脉疼胀,四肢结核,难以痊愈。7、疮疡宜热敷诸种疮疡外敷宜热敷,但又不宜高温,不宜冷敷,否则易造成毒邪凝滞。8、疔疮忌用艾灸针挑疔疮忌用艾灸及刀针挑破,否则容易引起走黄,邪毒内攻,发生危险。9、慢性溃疡陈旧湿疹治法凡慢性溃疡及陈旧湿疹,可师东垣补中益气汤中加以清利湿热之品,再佐以健脾解毒之剂,无不奏效。 赞 (0) 相关推荐 『中医知识』药引的妙用 中医处方用药,配伍严谨,尤应重视"药引".生姜.大枣.葱白.茶叶.红糖等是常用的"药引",已为人知.孙老常云:用药如用兵,善于用兵者,足智多谋,用兵如神,指挥打 ... 脾胃科主任:这15种用药方案,专门对付脾胃病,对照吃,效果奇佳,收好备用 脾胃科主任:这15种用药方案,专门对付脾胃病,对照吃,效果奇佳,收好备用 1.便秘--收好备用--复方芦荟胶囊 清肝泻热,润肠通便,宁心安神.用于心肝火盛,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烦躁失眠. 2.痢疾-- ... 中医选方用药的原则及常用中药的配伍 为医之道,贵在辨证,辨证当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四诊八纲,然后得出"证"的概念.有证要有方,有方要有药,是以理.法.方.药,是中医临床之要素.其中选药尤为重要.药有四气五味,必须配 ... 【文琢之:下乳汤-产后无乳汁】 下乳汤<外科大成> 组成:当归.川芎.穿山甲.王不留行.鲜虾各等分. 功效:疏通乳络,增加乳汁. 适应证:产后无乳汁者. 用法:水煎,分3次服,日1剂. 按:文老用此方多奏效. 如服药后仍 ... 【文琢之:回乳汤】 回乳汤<外科大成> 组成:炒麦芽60g,当归.赤芍.红花.牛膝各6g.加泽兰6g,川芎3g. 功效:回乳. 适应证:乳房胀痛,无儿食乳及乳痈期间,需要回乳者. 用法:水煎,分3次服,日1剂 ... 【《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四、疔】 目录 一.痈 二.疽 三.疖 四.疔 五.流痰 六.皮肤病 七.脱疽 八.乳痈 九.瘰疬 十.头癣 十一.臁疮 十二.烧伤 十三.红斑性狼疮 十四.直肠溃疡 十五.消核浸膏片临床疗效观察 ... 【《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三、疖】 目录 一.痈 二.疽 三.疖 四.疔 五.流痰 六.皮肤病 七.脱疽 八.乳痈 九.瘰疬 十.头癣 十一.臁疮 十二.烧伤 十三.红斑性狼疮 十四.直肠溃疡 十五.消核浸膏片临床疗效观察 ... 【《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二、疽】 目录 一.痈 二.疽 三.疖 四.疔 五.流痰 六.皮肤病 七.脱疽 八.乳痈 九.瘰疬 十.头癣 十一.臁疮 十二.烧伤 十三.红斑性狼疮 十四.直肠溃疡 十五.消核浸膏片临床疗效观察 ... 【《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一、痈】 目录 一.痈 二.疽 三.疖 四.疔 五.流痰 六.皮肤病 七.脱疽 八.乳痈 九.瘰疬 十.头癣 十一.臁疮 十二.烧伤 十三.红斑性狼疮 十四.直肠溃疡 十五.消核浸膏片临床疗效观察 ... 【《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 目录一.痈二.疽三.疖四.疔五.流痰六.皮肤病七.脱疽八.乳痈九.瘰疬十.头癣十一.臁疮十二.烧伤十三.红斑性狼疮十四.直肠溃疡十五.消核浸膏片临床疗效观察附:常用方和经验方附篇 【川派皮肤科大家文琢之:治乳房(乳痈、乳胀、下乳、回乳、结节)疾病效验方6首】 疏肝通络饮(经验方) 全瓜蒌.丝瓜络.鹿角霜.浙贝母.青木香.青皮.制香附.连翘.毛金银花.夏枯草.蒲公英. 功效:疏肝气,通乳络,清胎热. 适应证:内吹乳痈(乳痈轻证). 用法:水煎,分3次服,日1 ... 【川派皮肤科大家文琢之:红斑狼疮内服基础方及善后方】 首乌地黄汤(经验方) 制首乌.刺蒺藜.熟地黄.怀山药.大枣.牡丹皮.泽泻.茯苓.丹参.紫草.地骨皮.夏枯草.白鲜皮.炒酸枣仁.钩藤.豨莶草. 功效:养阴解毒,宁心安神,健脾保肺. 适应证:各型红斑性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