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尺牍”?从何而来?
作者 张庆涛
尺牍,也称手札,由古代简书、书信、文稿、诗稿等书写形式演变而来,作品幅面多在方尺之间,这种作品字体较小。尺牍,原义是指造纸术发明之前,用来写字的木片(木简),因其纵长在一尺左右故称尺牍。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当时木简有薄、厚 两种。薄的称作“牒”也称“札”;厚的称作“牍”。造纸术发明以后,人们用纸取代了笨重的木简用来写字。从这时起,人们沿用了以前的称谓,把信件、诗稿、文稿等小块的书法称为“札”。信件称为“信札”;诗稿、文稿称作“手札”。后来逐渐形成定势,把这种小件的文稿、信札书法统称为“尺牍”或“手札”。尺牍(手札)往往都是书法家的经典之作。其原因在于:书写时多在意书写的文辞内容,而淡化了刻意造作之念,恰恰如此,由于受文辞内容的影响,把书写者带入了超越理性书写的境界,变得更随意、更洒脱、更能抒发情感。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颜真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纵20.8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书于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颜真卿追祭其侄颜季明的草稿。此稿追叙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功绩。抒发了颜真卿“疾痛惨怛,哀思郁勃”的悲痛之情。本帖书法气势磅礴,纵笔洒脱豪放,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愤怒、激昂的复杂情感。曾被元代鲜于枢(书法家,渔阳(今天津蓟县)人)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蔡襄尺牍:
蔡襄 ( 公元 1012—1067 年) 字君谟,兴化仙游 ( 今福建仙游 ) 人。官至端明殿学士,宋代书法大家,“宋四家”之一。“宋四家” 中,他的年龄长于“苏、黄、米”三人。他的书法,诸体皆精,尤善草书。他追求古趣,力创新意,自成一家。传世作品有:《蔡襄尺牍》、《蒙慧帖》、《陶生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