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待战争“不确定性”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及社会的不确定性,相声“一只鞋”的故事十分生动形象:

  有个老大爷打算把楼上的房子租出去,唯一的条件是不要吵闹。当时,住进来的单身小伙子挺遵守规矩。可不久之后,小伙子谈恋爱了,经常晚归,因为兴奋,临睡前脱下皮鞋,必定重重地扔在地上。老大爷不得安宁,遂与之交涉。那天,小伙子又晚归,甩下一只鞋后,突然想起老大爷的话,就小心翼翼地放下另一只。第二天早上,老大爷找上门来,暴跳如雷:“你马上走人!原来还好,等你扔完鞋还可以睡上一觉。昨天一宿没睡,就等你第二只鞋掉下来。”

  与之相比,战争这只“鞋子”何时扔下、如何扔下、扔向何处等不确定因素就更让人捉摸不定。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掷的第二颗原子弹,本来首选目标是小仓,但因其上空被乌云遮盖,其它几个预选目标中只有山城长崎的云层有一处缝隙,结果毁灭之魔就降临长崎。战争史上,因一念之别、一丝之分、一秒之差,而使战场画面骤变、战争胜负翻转的事例并不鲜见。在激烈对抗的战争舞台上,对于无数可能性中的哪一种会变成现实,往往难以捉摸。“我什么都不怕,就怕不确定。”西方学者索罗斯的这句名言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然而,“凡事能思其反,必得乎正。”既然战争中的不确定性是唯一的确定因素,那就不如直面不确定性,利用不确定性,善于化恐惧为警示,化困局为动力,化阻力为助力,也许能使坏事变成好事。

  不确定性蕴含着生存之道。惟惶恐者才能生存,人类图存的历史提醒我们:安则不安,不安则安。战争中不期而遇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让人惊恐万分,但同时又会使人警觉百倍,睡觉时也要睁只防范的眼睛,作决策时更加慎重缜密,生怕挂一漏万,而不是一厢情愿。德国著名战略家冯·莫特克说过:“如果你认为敌人有两种行动可能,那他肯定选择第三种。”所谓战争的不确定性,既是对手的阴险狡诈使然,也是由己方的麻痹大意所致。面对不确定性,智者总能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而庸者则时常把复杂的情况简单化,在一两个作战对策上孤注一掷,最终导致失利。

  不确定性蕴含着创造之机。“只有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时候,人们对生命和生活的欣赏才会有深度和创造性。”这句话同样适应于战争。1935年,红军在川滇黔50天内四渡赤水,歼敌2个师又8个团,一下子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堵。“四渡赤水”这一神奇的用兵典范,并非事先安排、提前确定,而是敌我在不确定的互动之中,毛泽东审时度势、将计就计的杰作。实践表明,敌对双方的战线越固定,彼此的情况越明了,不确定性就越会减少,战争艺术发挥的余地也就越小。但如果双方在较量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战争艺术的发挥反而越大。而这种情况,往往更能激发斗志昂扬一方作战艺术的发挥。

  不确定性蕴含着制胜之钥。抗美援朝初期,由于美军对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底细掌握不确实,结果刚一接触就被我军打个措手不及,连连败下阵来。这说明,战争中的不确定是相互的,没有绝对的一方确定而另一方不确定之说。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既要做好防范战场不确定性的准备,也要重视为对手设置不确定性,让其作出判断和决策上的失误。现代化战争,人们获取的信息越多,提出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就越多,就像萨盖定律:一个人戴一块手表能知道准确的时间,戴两块手表反而不能确定当前的时间。这一特征无疑为我们创造不确定性提供了舞台。在快吃慢的信息化战场上,诚如一位哲人所言:“让对手迟疑,你就赢得了时间;让对手误判,你就赢得了胜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