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张仲景把发热分作六种类型。
准确的说,应该是仲景把万病根据他们的发病特点分为六种。
以六病来统万病。
即太阳病发热,阳明病发热,少阳病发热,少阴病发热,太阴病发热,厥阴病发热。如果病人是少阴病发热,医者反治阳明,能退烧吗?当然不能,所以白虎汤不是中医里面通用的退烧剂。以前就遇到家长问,为什么我的孩子用了石膏后,不仅没有退下烧,反而烧得更高,最后还是到医院用激素才退下烧。我说那不是阳明病的发热。如果病人是阳明病发热,医者反治少阴,用四逆汤能退烧吗?当然不能。辩清了是六经中的哪一经的发热,再对症下药,结果就是迅速退烧。
医者临阵能迅速辨别是六经中的哪一经的发热。这个就叫做“临阵能力”,这种临阵方法,叫做六经辨证。
一个发热可以分成六种类型辨治,这就是仲景学说与西医的最大不同。所以说万病不出六病的范畴,六病统万病。
退烧,没有用凉药退烧,和用热药退烧的区别,只有药物对症-迅速退烧,和药物不对症-高烧持续的区别。西医激素退烧不在论述之内。
伤寒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产后中风,数十日不解,头痛,恶寒,发热,心下满,干呕,续自微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头痛,汗出而喘,脉弦数者,竹叶汤主之。(伤寒)传经在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
脉实者,宜下之;脉浮大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痉病,本属太阳,若发热,汗出,脉弦而实者,转属阳明也,宜承气太阳病二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阳明也,调胃承气汤主之。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阳明病,发热十余日,脉浮而数,腹满,饮食如故者,厚朴七物汤主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鞕,呕吐而不利者,大柴胡汤主之。(伤寒)传经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伤寒)传经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汤,吐蚘者,宜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