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察言观色,揣摩人心|鬼谷子
你是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吗?
或许你会厌恶的说,我要做个君子,怎么能去察言观色呢?肯定是鬼谷子又在教人用心计。相信你还会悲天悯人的感叹道:做人就不能简单点吗?看官,我想你肯定是误会了。事实上,察言观色这个成语并不是纵横家说的,谁呢?
孔子!原话是在《论语·颜渊》里,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啥意思呢?子告诉我们,做人要做个好人,要做个善于察言观色的好人。
如果您觉得您比孔子还高尚的话,那么您可以不学习察言观色。实际上千古以来,人们都误会孔子了,孔子并非是那种冥顽不化的老顽固,否则他怎么会被称为智者呢?
那么什么是察言观色呢?顾名思义就是:观察别人的话语和神情,进而揣摩别人的心意。
曾经有一位官场朋友在跟我分析他的思维模式时说:“我人生阅历50多年,处世之道无外乎八个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不知道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我悟出了情商。你先要学会察言观色才能审时度势。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察言观色这件事。
一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毕竟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要与其他人交往,情商太低,不但可能伤害别人,对自己也不利。可是这个世界上情商却有高有低。
就比如有一位鬼谷道的朋友江乙(化名)最近很苦恼,他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公司的同事和领导似乎总是跟我对着干。不管我做么做,怎么说他们都不满意,总要挑三拣四,什么事都拿我开刀。哎……都怪我性格太直了。”
我说:“这似乎与性格直没什么关系”,当然我没直说是情商。
他说:“阿信你知道吗?昨晚把我们领导给得罪了。我真是太直了。”
我说:“你是怎么个耿直法呢?”
他说:“昨天我们经理在招待客人时,正巧我去把业绩报表拿给他。上个月业绩不错,在淡季居然还能取得好成绩。于是进了经理办公室我就说:'经理,上个月的业绩翻了一番,要请客哦。’”
经理当时愣住了,干咳了两声没吱声。我以为他没听清,于是重复了一遍:“经理,业绩翻了一番,要请客啊。”当时我就好奇,他脸色怎么绿了。后来我们领导就跟我说:“小江啊,脑子是个好东西,但你是真没有。我办公室里坐着的是竞争对手啊。”
在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不懂察言观色或者叫“没眼色”的人,这一类人往往不会来事,说话不经大脑,情商低到爆表。说话做事从来不懂得观察。
二
关于察言观色,我们还是从孔子说起吧。你会不会好奇呢?为什么孔子突然会想起说察言观色这件事呢?不是因为他吃饱了撑的,而是因为有学生请教。
这位学生叫颛孙师,也叫子张。坐孔门十二哲倒数第十一把交椅。所以他在《论语》里的戏份并不多,基本上是属于死跑龙套的。而且子张的性格一点也不像儒家的人,属于那种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主子。这哥们一点也不像是儒家的人,整天脑子里想的要么是升官发财,要么是荣华富贵。总之想让他消停是很难的。比如他虽然聪明敏捷,但是也锋芒毕露,所以孔子说形容他:师也辟 。辟者偏激也,激进也。
我们先绕个弯,说说什么是中庸。先请我们的老朋友子贡出来客串一下。
有一天,子贡就问孔子:“老师呀,你说我们班的同学里,子张和子夏哪个更牛逼呢?”
注意,鸡贼的子贡是想挑事,故意给孔子下套的。这个问题就好比有人问孩子:“娃娃啊,你是喜欢你爹还是你妈呢?”不管你回答喜欢某一个,你都会得罪另一个。那么标准答案应该是什么呢?
三个字:都喜欢。
很显然知徒莫若师,子早就看透了子贡的套路,略加沉思片刻,操着浓重的山东口音说:“这个嘛,子张有些张扬了,子夏又有些软弱了。”
你嗅出什么没?孔子不按套路出牌,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打起了太极。
可是子贡也不是吃素的,于是追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子张牛叉点喽?”
子心想,“娃啊,做人要多点真诚,少点套路,你这么有心眼,你家人知道吗?”。但是看破不说破,他还是假装清清喉咙说了四个字:“过犹不及”。啥意思?两人都半斤八两。那么请您做一道国学选择题,请问孔子这么说的目的是为了提倡什么:
A、无为而治,B、中庸,C、轻徭薄赋,D、有教无类。
标准答案是:B。
千百年来,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把“中庸”这个词理解成了平庸,不得不佩服人们的脑洞。什么是中庸,用四个字来形容就叫:“未发之中”。嘛意思,不偏不倚!
比如孔子认为子张太偏激了,动不动就喜欢抡砖头。而子夏的性格太软弱了,少了些男人味。所以子张应该软弱点,子夏应该硬气点,如果能这样就符合“中庸”的标准了。
现在知道了吗?中庸不是平庸,真滴不是。
三
为什么要铺垫呢?因为子张这哥们脑筋不喜欢急转弯,属于那种装长得帅,但是有些愣头青的性格。或许在这个时代会成为优质偶像也说不定呢。
总之吧,子张是憋不住话了,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比如《论语》里就记载了著名的“子张干禄”的典故。啥叫“子张干俸”?
其实就是子张问孔子:“老师,你教教我如何升官发财吧”。你看,别人都是问如何成个圣人,可是子张就是这么现实。
孔子慈祥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说了六个字:“多看,多听,少说。”
看的是什么?别人的表情。听的是什么?别人说的话。最后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废话少说。原话是: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至于察言观色的典故,我们留着后面说,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子张干禄”这四个字。啥叫“干”?当然不是抡砖头干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追求,求取的意思。
谢谢子张,他要是不问孔子如何升官发财的事儿,恐怕我们后人还真的很难破解鬼谷子智慧里的一个密码了,比如鬼谷子曾说过: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
千百年来,对于这个“干”字的解释真是千奇百怪,但就是没人搞明白“干”的真实含义。现在好了,我们明白了。这句话鬼谷子是告诉我们:拍马屁就是要事先领会别人的欲望,是为了追求忠心的名声。善辩的人喜欢引经据典,这么做是为了追求智者的美名。
让我们记住:“干”的意思是追求、求取的意思,而不是抡板砖干。
子张,谢谢你,谢谢你的耿直。
四
让我们回到察言观色的主题。通过前面的铺垫,我们已经知道子张就是个俗炮。比如有一天,他又问了孔子一个不成熟的问题。为什么他老喜欢这么干呢?因为他足足比孔子小48岁,是孔门里的小师弟。
有时候我是很羡慕儒家孔门的,至少大家不会太寂寞,反而其乐融融。其实大家搞反了,以为儒家是庄重肃穆的学派,其实孔子是个很可爱的,有血有肉的老师。毕竟当时他也不知道他会成为后世的万世师表。之所以你以为肃穆是因为汉儒、宋儒、明儒们把儒家给阉割了,把孔子包装成了不苟言笑的圣人。
反之,真正严肃的应该是纵横家。原因很简单,鬼谷子的弟子们都是小人物,从小就在底层饱受排挤,成功就是人生最大的目的。如果不经过死去活来的修行磨炼,他们如何脱胎换骨,纵横天下?
人们总以为只有纵横家才会关心升官发财,其实儒家也关心。你要明白儒家的门徒也是人。
比如有一天俗炮,哦不,子张就问孔子:“恩师呐,你说我们这些读书人如何才能发达呢?”我猜孔子当时听到这个问题时,内心是崩溃的,能不能高雅点?咱们聊诗和远方多好啊。可是既然子张问了,作为老师还是要给指点迷津的,毕竟人家交了学费的。
于是孔子反问一句:“娃娃,你说的发达是嘛意思?”孔夫子的内心很显然是不想回答的,他是在故意点一下子张,让他见好就收。
结果人家俗炮呢?真以为老师没听懂,于是认真的补充道:“在邦必闻,在家必闻。”翻译过来就是:所谓发达就是名扬四海,让所有人都知道,就像纵横家那样。
难怪荀子会鄙夷的说:子张氏之贱儒也。你看,俗炮不是我起的,是荀子给起的。不仅是荀子,孔子也很鄙夷的说:“娃啊,你说的都是虚名,不是通达。呐,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直,然后学会察言观色,与人为善,这样你自然就发达了。”
很显然,子张还是跟我们一样云里雾里,不理解到底什么是察言观色。只见孔子忽然收起了笑容,严肃的说: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徒儿,不会看人脸色说话的人,就叫瞎子啊。”
五
我们很多人明明有张嘴巴,却从来不会说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明明有眼睛和耳朵,却不懂察言观色。有大脑却不会思考,所以我们成了会说话的哑巴,有听力的聋子,有脑子的傻子。上帝赋予人们的器官,我们却未学过利用。
什么是察言寡色?其实就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语言和脸色来揣摩人的内心。
就如鬼谷子说的: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啥意思?耳朵和眼睛,是为了帮助人思考的工具,而不是摆设。用眼睛观察,用耳朵聆听,用脑子思考,目的就是为了能窥见别人的内心,看穿别人别有用心的算计。
或许你会说了,人家孔子明明说“多听,多看,少说”,你怎么只有两个?别急,鬼谷子紧接着就说: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嘴巴这个器官,是用来隐藏、封锁信息的,所以要少说话。
那么察言观色到底有什么用呢?孔子颔首一笑,道破了天机: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啥意思?如果我们学会多闻多见,慎言慎行,那么升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就离我们不远了。当你慢慢学会察言观色,有话不说,这是一种处事圆滑,别名叫做成长。
或许你觉得察言观色很庸俗,的确,就如林语堂说的“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沦为庸俗”,但是“为了彰显个性而特立独行也好不到哪去”。
你以为的正直的个性也并不比察言观色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对于我们每一个小人物,如果你不懂察言观色,试着去揣摩人心,审时度势,又如何能读懂一个人呢?读懂人心比读书更重要。
或许你以为鬼谷道是一个读书组织,哦,您肯定是误会了,
我们从来不读书,我们只读人!
鬼谷道第二期纵横家系列课程
畅谈职场权谋,品评商战兵法
重装升级,正式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