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艺副刊总第470期】国艺课堂:美诗例说
国艺副刊
美诗例说
讴阳
寒食夜(唐·韩偓)
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NO.01-
诗人简介
韩偓,西安人,身世中很有些故事。名偓,与握同音,乃传说中的仙人之姓。小名冬郎,后自号玉山樵人。晚唐大臣,而且是个大才子,被尊为“一代诗宗”,是“奁体诗”的创始人。后举家避难入闽,过着隐居生活,得高寿77岁而故。可惜《唐诗三百首》仅选有他的一首绝句《已凉》。
公元851年,韩偓十岁。时值姨夫李商隐离长安赴梓州任,韩瞻韩偓父子为之饯行。韩偓作诗以赠,后佚,只留“连宵侍座徘徊久”的残句。李商隐大为赞叹。5年后,李商隐回到长安,追思此事,因作诗答之,即《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诗盛赞韩偓诗风清新老成,超过父辈,为之倾倒,大加称赏。其中“雏凤请于老凤声”成为名句。
韩偓是个有个性的诗人,他官至兵部尚书、翰林学士。昭宗屡招其为相,韩偓不受。诗显侧艳轻巧,却为人正直,敢与恶势力相抗。
-NO.02-
解题
寒食节在冬至后105日、清明节的头一天,也称“百五节”。传为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而设,有禁火、吃冷食、踏青、荡秋千等习俗。诗题标明寒食节之夜,自然写当夜之景。
-NO.03-
说诗
韩偓诗浑厚不及前人,但多忠愤风骨之语,非晚唐靡靡之音。所谓香奁体,不过少年游戏之作,不可以偏概全。中后期也有不少诗作也反映了社会现实。
韩偓的《香奁集》收有100首诗,写寒食与秋千的有10首。《寒食夜》写的是一个春夜。是晚,春色浓艳又细雨尖风。写作特色在于构思精巧,笔意含蓄,景中见情见人。这首诗应算是他的爱情诗。
首句写气氛。“恻恻”,寒冷貌;“剪剪”:风尖细貌,或是“形容风轻微而带寒意”。寒食节夜晚有凉意,尖细说明风轻,但有刺人意;也因为夜风,有几分寒意也属自然。整句写寒食节夜晚,风微微吹拂,略带几分寒意。此句词有重复但有细微区别。形容轻寒用“恻恻”,形容微风用“剪剪”,精细而具体,也典雅。“恻恻”“剪剪”两词别致,是叠词连用,语感好。全句有凄凉、凄迷之感,犹言此夜我欲往何处。“恻恻”“剪剪”应该积累,为自己所用。像古人就有“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剪剪轻风二月天”等句。
次句“小梅飘雪杏花红”为诗敷色,言梅花落了,杏花开得红艳。也是点题,梅花早开,故寒食已落;杏花晚开,故而红艳。修饰很现美感,若以“零落”“飘落”状之,则平淡;写成“小梅飘雪”就精美多了。要注意古诗词把花比作雪,不一定是白色的花;红花,也可以比成“雪”,故有“红雪”或“胭脂雪”之说,如写樱桃花“红雪压枝柯”,写海棠“海棠飞落胭脂雪”。“小梅飘雪”写梅花飘落如雪,是无论白梅红梅的。同时此句也承上启下,伏笔在于白色与红色的反差形成的昳丽,渲染了后面对丽人不见的怅惘、虚空。
第三句“夜深斜搭秋千索”是关键句。不仅扣题,而且透露主旨和真意。荡秋千在白天,夜深了,秋千索挂在木架上,耐咀嚼。这就是留白手法,不写白天人荡秋千,而写秋千夜里静搭,留有想象:白天曾有女子在这里荡过秋千,诗人想的是她吗,此时她人呢?
最后“楼阁朦胧烟雨中”,是第三句的自然生发和延伸:隔着雨,眼望楼阁,心中想人,她就在楼阁里面吧。见景思人,托物记事,诗人初衷原来如此。
诗的构思也很灵巧。前两句写自然之景,写寒意和微风,写梅花飘落,杏花正开,夜色幽静而美。由自然环境写到事物,合乎逻辑。后两句写庭中、楼阁,里面藏着人物。所有笔触,庭院、楼阁、秋千、烟雨……不过思人也。自有'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之意。物象隐藏着人物,秋千是女子荡过的秋千,楼阁是女子歇宿的楼阁。这就是明见物,暗见人。末句“楼阁朦胧烟雨中”,与李商隐的“红楼隔雨相望冷”相似,写人隔着夜雨,望着女子住过的红楼望而不见,或女子已经不在楼中,已经人去楼空,于是下句说“珠箔飘灯独自归”,只好在雨中打着灯独自归来。
欧阳滋生,笔名讴阳,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西画院特聘画师,省农业农村厅《江西农业》杂志社副社长,省文艺学会美术评论委员会委员,省市作协会员。以教书、做嫁衣为业,在全国和省市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800余万字,公开出版文学著作《枕畔流萤》《伊甸蛙鼓》《扁舟煮酒》《无风的随想》《雪犁》《澡雪集》等,获江西省谷雨文学奖、省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南昌市政府滕王阁文学奖等30余项。
-END-
原创制作 《国艺副刊》
《国艺副刊》微信平台编辑部
顾问:谭五昌 郑允钦 张炜
主编:欧阳滋生
书画:徐新文
编辑:念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