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编辑了这本书,我学会了一门古代“绝学”丨编辑说01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国古诗文中,对天文历法有所涉及的比比皆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天文历法的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被称为“全世界最坚毅、最精明的天文观测者”。

在现代,人们的生活、文化和观念里,仍然渗透着古代天文历法的影响。然而古天文在今天已普遍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学问,也几乎成为了一门“绝学”。

今天“编辑说”邀请到了《古代天文历法讲座》的编辑李信,究竟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让他在编辑过程中,竟然学会了这门古代“绝学”。

01 一本“重版出来”的书会经历什么

/ 每次加印,心情都会起伏/

大家好,我是编辑李信。张闻玉教授所著《古代天文历法讲座》是我进入出版行业做的第一本书,那时这本书已经出版十余年(2007年初版),2017年8月着手时所做的主要是改版工作。按照编辑室出版规划,此书被列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系列第一辑,同期的还有夏传才先生的《论语讲座》《孟子讲座》,韩兆琦先生的《史记讲座》,黄源先生的《书法讲座》,以及彭林先生的《儒家礼乐文明讲座》。

作为系列书之一,《古代天文历法讲座》二版采用的是统一的设计风格,故此对于刚入行的我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本书内容上的修订。

到2020年,我们注意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家讲座”系列第一辑中,《古代天文历法讲座》“一骑绝尘”,市场需求远远超过其他书种。故而我们谋划重新改版,将其从“讲座系列”中抽离出来,再作设计、编校,以单行本的形式更有特色地呈献给读者。

经过近一年的筹划、设计、编校、印刷等流程,第三版《古代天文历法讲座》在2021年1月终于出版。这两个版本,四次印刷,不仅是日益完善此书的历程,也是我本人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编辑的过程。在第三版一次中,我尽己所能修订了一些内容上的差错,并按照此书的内涵与美编打磨封面设计,增加彩图,与技编沟通印刷工艺,力图使这一版本以更加精致的状态呈现给读者。此时想来,不禁愈加感慨。

作为责编,从第二版到第三版,每次阅读、每次加印,心潮都会随着这些进程而不断起伏波动。二版一次时,因印厂印刷操作问题,书中拉页原本背白却被印上正文,而表格标题因乱码出现黑色方块,勒口作者简介中,某处年份有误,等等,这些问题令我顿时手足无措,心生慌乱。幸赖有经验的老编辑指导,这些问题最终也都一一解决了。二版二次时,作者发现一版已经修改过的错误又出现了,而此时已经加印完成,最终只能用勘误表的形式加以弥补。二版三次到印厂印刷时,才发现有十多处差错未改正,原来是由于排版公司未保存二版二次的修改,紧急更换了文件才算安然度过。

02 编辑过程中也学到了天文历法这门“绝学”

/ 是考验,也是学习/

不难想象,在出版的各个环节中,稍有差池就难以保证图书的质量。经过这些磨砺,着手打磨第三版就愈发成竹在胸。

首先,在多次精读此书后,我对这门“绝学”的领悟已更加深刻。许多文史工作者对数学、计算望而生畏,对天文历法的推演敬而远之,这使得古代天文历法日益成为一门“绝学”。在这一领域,不仅缺乏系统的讲解,而且学者有时各执己见,令人莫衷一是。我大学期间主修考古学,与纪年、断代常有接触,而解读出土文献中的时间信息,是一项必备的至关重要的技能。可惜的是,大学数年倏忽而过,对古文献中时间信息的解读仍未习得系统的方法。再看张教授此书,使人有如烟雾中持司南,不再迷蒙。书中不仅讲解了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基础概念,如纪年月日时法、历法分类等,而且还以《史记·历术甲子篇》为核心解读古人四分历的精密演算。以之为基础进行前后推步,则无往而不利。同时,张教授还提供了若干解读上古青铜器铭文时间信息的案例,自己所推与之比较,掌握得便愈发熟练。

此时再编校文稿,才更加轻车熟路。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调整文中的公元前、公元后甲子检查表。这两个表引自万国鼎先生所编《中国历史纪年表》,在原书中有大量的范例,故而使用起来尚算易懂。然而,抽引到本书后,脱离了原语境,看起来就有些不明所以了。在多次修改设计后,最终确定了最为简易、便行的方案发给张教授,并得到了他的认可。同时,将此表与原表发给一些编辑、读者比较,他们也都认可了修订方案。

01 公元后甲子检查表(初版)

第一版里的错误,两个“女”字,应该是“亥”字。

02 公元后甲子检查表(手绘图)

这是当时第二次调整的手绘图。

03 公元后甲子检查表(定版)

最后修改了错字,并调整了版式。

下图为美编设计的版本,也是最终印刷版。

其次,第一、二版中,拉页“三统历与殷历章蔀对照表”、附表一、附表二均为作者制作的表格图片,放大或缩小印刷就会模糊,且其中有差错时,也不便修改。此番再版,将图表均予以重制,同时参照相关文献的经典版本对附表一“观象授时要籍对照表”进行校对,改正了其中的一些差错。又如“三统历与殷历章蔀对照表”中标注周朝与鲁国纪年时,因王年未对齐,读者难辨个中意涵,重制后不仅补齐了个别王号,且位置上对齐周、鲁王年,再使用就更加精准直观了。

再者,出于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发展历程的理解,我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方式更形象地把这一进程呈现出来。在参考若干古代天文历法研究方面的图书,如张汝舟先生(张闻玉教授的授业恩师)的《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冯时先生的《中国天文考古学》,刘金沂、赵澄秋二先生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丁緜孙先生的《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知识》后,筛选出三幅比较有代表性的图画,其一是汉代画像石中的星象图,其二是敦煌唐代星图(甲本),其三是南宋天文图。这三张图分别代表了秦汉时期的观象授时,唐代更加细致的观星制历,以及宋代相当系统的制历过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参考书还提供了完善本书内容方面的帮助。如张汝舟先生的《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通过阅读其序言(王气中教授作),结合本书序言(序二为王气中教授作)、前言,理清了其中的师承及内容演变关系。以此为契机,结合张汝舟先生书中的表格对校本书的若干表格,也修正了若干差错。

作者张闻玉与恩师张汝舟先生(1980年)

最后,第三版对内文中出现的引文全部进行了核对,改正了一些不够严谨的地方。修订若干用词后,阅读会变得更加流畅,读者将不再因个别文字出入而纠结。

严格说来,编辑完善图书,使其以最佳的形态呈现给读者本是分内之事。然而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图书中的差错很难根绝:一则是作者底稿上的差错,二则是出版社保存文档不力致使一些改正被遗漏了,三则印刷环节可能出现一些纰漏——这些都会使图书的质量受到影响。作为图书的责编,自然希望尽己所能将图书更好地呈现出来,但是以上那些潜在的隐患却总是如影随形与出版同在。毋庸置疑,随着编辑的成熟,潜在的隐患会被尽量地遏制,而图书质量最终将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文丨李信

编辑丨廖茹画

#聊一聊#

你有没有因为一本书

收获了一项以往没有的技能?

看更多读书文章

广西师大出版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