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出九,胶东老黄县人出九有要吃饺的习俗,你们哪里有吗?

又是一年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这个时节也是乡村最美的时光,无论你走在哪里,都能够发现让自己心灵为之一震的东西。对在农村长大的人而言,那些最美好的事物,不是楼台亭阁,也不是别墅香车,而是那些能让人找回记忆的东西。

晴朗的日子,习惯聚坐在一起晒太阳的老人们,或许他们晒的不是太阳,而是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年纪。这个年纪的他们在这个阳春时节晒暖拉呱,已经成了他们慰籍生活的一种方式。

今天是2021年农历正月二十七,今天的气温与前几天的低温相比又有了一个小回温,被日头照的暖暖的墙根底下又坐满了晒暖拉呱的老人。他们一边在帮李婶择刚从地里刨回来的荠菜,一边在聊着有关明日出九的话题。在这群晒暖拉呱的人群里,年龄最小的张四嫂的闺女拿起一颗荠菜甩打甩打根上的泥土,择去植株周边的老叶,看着白白胖胖的荠菜根,然后嘴里说道,俺妈说明天是九九最后一天啦,要出九了,我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什么是“九”,为什么农村人要讲究出九?

张四嫂闺女的问话刚落,晒暖人堆中的百岁李奶奶开了腔。李奶呵呵呵的笑了几声,然后说道:闺女呀,这你就不懂了吧,来,来奶奶这坐,奶讲给你听。

“九”是一种我国民间的节气,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那天开始就进入了“九”的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也是过去人们在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利用这些节气点来预测冷暖,好实事农耕的一种活动规律。出九意味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到来。出九之后,气候开始入春回暖。

也就是说,“九”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过去都是以它作为农业的重要方向,万物都要历经九九八十一天数九寒冬的磨难。

至于出九到底在哪一天也因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风情习俗不同,所以各个地方的农村对出九日也出的不一样。李奶奶告诉我们说,在我们的家乡,胶东老黄县这里,我们这里的出九日以九九的最后一天算出九,或是九九过了的第二天出也行,出九在那天没有一定的定律,它只是一个节气点的结束。

为什么农村人这么讲究出九呢?听到这里,张四嫂家的闺女又不解的问向了李奶奶。我们农人以农业生产为生,冬九九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九九尽,意味着天气回春。民间有句农谚俗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尽,农村就进入春耕生产了。李奶奶解释着说,通过记载冬九九当中阴、晴、雨、雪以及各种天象的变化,也用九九的阴阳消长来指导农事,所以农村人对出九比较讲究。

农村人特别重视出九,经过了九九八十一天漫长的数九寒冬,终于迎来了惊蛰节气。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人们脱下冬装,进入了忙碌耕种季节,一年之际在于春,撒下汗水,期盼着收获丰收。所以我们老黄县人对于出九这天是比较重视的。

出九这天我们这里的习俗是要吃饺子的,李奶奶说,在过去生活条件不好的农村,这天怎么也得吃顿饺子,而且还得是九样菜和成馅的饺子,寓意着生活长长九九,吃了出九饺,干农活忙春耕,浑身才会有使不完的劲。

另外,在我们胶东老黄县这边,出九这天除了吃饺子,农业生产中的主劳力,也就是老爷们们,一定还要喝上一碗饺子汤。除了有原汤化原食这个讲究外,还有一层意思,说是这碗饺子汤能将猫冬久闲的筋脉都舒展开来,农村方言叫“抻”开来,以便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其实,主要是怕闲散了一个正月而产生了安于懒散的心态,误了农时,才会产生这样的吉利话儿。明日出九,九尽桃花开,对于出九你们哪里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