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爱”的遐想
“爱”的遐想
在中华辞典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让人缠绵,让你终身不能忘却,那就是“爱”。诗词歌赋,民间俚语,古人给我们留下太多“爱”的绝唱!唯美的相遇、炽热的誓言、甜甜的恋爱、海誓山盟,比比皆是。总是离不开“爱”这一华美的乐章。爱必须有一个所”爱"的人。纯理念的爱是不存在的。
爱的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追求。她既有感觉的欲望,也有精神的满足,相互兼容。由于感觉的欲望,让你刻骨铭心。“一石激破水中天”,让你产生心灵上的永久向往。当一个人,心灵受到感觉的冲击,沉淀了,纯净了,清澈了,那是高尚的。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上的纯洁,这是柏拉图的爱情观。他认为这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是不道德的。”我不赞成柏拉图后者的论证,光有精神上的爱,没有美丽的“容颜”作依托,那是虚伪的。世间最纯美的爱情,莫过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没有“窈窕淑女”,哪来“君子好逑”。爱情的产生,自然有灵感的介入,这种爱的思念,才会纯美无遐。有一首情歌唱得好:“想你的时侯问月亮”。月亮是什么,是爱的依托,是所爱的人寻找被爱的人的替代品。古代爱恋最执著的相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红楼梦》这本书很多人读过,林黛玉的爱,苦苦的追求,只留下精神上的依恋,这种爱是对人性的摧残。曹公说她从天界下凡就是为报答浇灌之恩。她寄居外婆身边,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而黛玉性情敏感,对爱的情感体验很深。在某一个滴雨的夜晚或是飞花的午后,她也许会怀念大观园里的美好生活。这种美好的回忆总会让人心生温暖。但林黛玉的爱情不完美,是自主掌控的残缺。她曾擦干眼泪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在黛玉葬花中,流露出她的内心世界,从“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她的“红颜老去”强调肉体在"爱"中的重要意义。
每位情窦初开的姑娘,总想有一段纯洁美好的爱情,在这理想的爱情中,当然需要“白马王子”的出现,物质载体是本原。
王琪在今年春晚唱的歌,“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这首歌演绎了牧羊人与养蜂女的情感故事。证明了爱是情感到理念的飞跃。
在这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在见到的第一次,就注定要羁绊一生,什么叫“一见钟情”?就注定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在心里,生生世世。例如《山楂树之恋》,那是最震撼的爱情。“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所以男女之间的爱,是精神与肉体的统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是情体合一的完美无遐。不爱江山爱美人,英雄从未老去,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告诉世人,杨玉环没有“羞花”之美,没有丰韵身姿,哪能赢得玄宗垂爱,哪能获封为贵妃。
通过论证,让我们知道柏拉图理念的爱,具有崇上性与残缺性,最终导致″爱″的唯心,这才是柏拉图"爱"的本义。
爱一个人,攀一座山,淌一条河,追一个梦。仓央嘉措的情诗,告诉我们:“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就是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做到“感觉”与″爱恋"的完美统一,未来人生的路,才能充满温馨与幸福,这就是人间对爱追求的价值。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洪小留,安徽无为人。中国散文网会员。自2012年创作以来,多次在省、国家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如《祖国》杂志、《鸭陆江》《大东方》《东京文学》,中国散文网、《作家导报》《现代写作》《冬歌文苑》等都有作品发表。获奖作品有:《樱花赋》《心海》获第三、四届中华情铜奖、银奖;《江南梦》获第五届中华情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并获得第五届中华情“最美散文奖”。《我心中的中华情》获第六届中华情诗歌散文联赛金奖。《目光中的思念》获得第二届七夕“华夏杯”佳作奖。现代诗《诗与远方》《目光之恋》获第五届中外诗歌邀请赛一等奖。诗词《江南雪》《春燕飞》《江南雨》获第四届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代表作有《樱花赋》《江南妹》《江南梦》。诗人像造物主般劳动,创作给生命带来乐趣,让你永远年轻!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