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江苏·栖霞山
江苏南京栖霞山素有“金陵第一明秀山”之称,它的历史文化资源极其深厚,很多尘封的往事有待后人去揭秘。
连云港和南京都留下他隐居足迹
“一个隐士,两块丰碑,三色美景,四部方志,五次驻跸,六朝文化”,南京大学程章灿教授用数字如此概括栖霞山悠久的文脉。
“一个隐士”是指栖霞寺的开创者明僧绍。对于这个传奇人物,程章灿进行过细细的考证:“生活在南朝刘宋、萧齐年间的明僧绍是齐郡平原人,也就是现在山东德州人,春秋大夫百里奚的后裔。”百里奚之子孟明是春秋时期名将,孟明后人遂以“明”为姓,其中就包括明僧绍。
明僧绍名字中有个“僧”字,这是六朝人较常见的起名习惯,类似的还有王僧达、王僧虔等人,“这清晰表明,明僧绍信仰佛教。不过,他同时也信仰道教和儒家,是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人物。而玄儒兼阐,道俗同归,融合三教,也是很多南朝士人的思想倾向。”程章灿说。明僧绍从小就对佛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早熟的悟性,对仕宦富贵却无心追逐,早早就开始隐居讲学。他最初隐居在今山东青岛崂山讲学,“横经者四集,请益者千余”。后来,因为北朝政权控制了山东,明僧绍一路南下,进入今江苏境内。
明僧绍最初在郁州(今连云港)的弇榆山隐居,筑栖云精舍,“欣玩水石,竟不一入州城”。不久,连云港一带也成为南北政权激烈交战的前线。无奈之下,明僧绍跟着自己的弟弟、青州刺史明庆符内迁到南朝首都建康(今南京),来到远郊的摄山隐居起来,并聚徒讲学。
明僧绍出自名门,仅南朝宋齐梁三代,他所属的平原明氏家族就出过六位太守、刺史级别的人物。但明僧绍却是个“异类”,他对升官发财毫无兴趣,而更加享受隐逸生活。但他越是这样,越激起了帝王们的“兴趣”,多次征召明僧绍出山做官,均被他拒绝。
据说南齐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曾精心设计了一场“邂逅”。某次,明僧绍要到紫金山里的一座寺庙看望一位朋友,这个消息被萧道成提前侦知,他早早来到该寺等候,与明僧绍“巧遇”,当面邀请他出山,但甘于淡泊的明僧绍不为所动,婉拒了萧道成。面对帝王的多次征召,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明僧绍严持操守,毫不动心,他的名气传播得很广,时人送他一个“明征君”的美誉。
刻在石头上的栖霞寺“早期档案”
明僧绍在摄山建栖霞精舍,所谓“精舍”,是古代学者讲学的场所。“明僧绍在连云港建栖云精舍,在南京建栖霞精舍,两者显然是一脉相承的。”程章灿介绍,明僧绍在山中“不事人世”二十余年,去世之前舍宅为寺,将栖霞精舍捐给了好友法度禅师,后来建成了栖霞寺。他所隐居的这座山从此也改名为“栖霞山”,并流传至今。
栖霞山和栖霞寺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最早期的“档案”早已经镌刻在石头上,这就是程章灿形容为“两块丰碑”的南陈江总所撰《摄山栖霞寺碑》和唐代唐高宗所撰《明征君碑》。
江总是南陈著名文学家,陈后主宠臣。祯明二年(公元588年),陈后主和江总共游栖霞寺,陈后主作《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并命江总撰《摄山栖霞寺碑》,由著名的书法家韦霈书写。《摄山栖霞寺碑》(俗称为“江总碑”)是栖霞山历史上的第一通名碑,是唐代文人游览栖霞寺时必定要细细释读的古迹,可惜的是,在唐武宗会昌年间,江总碑被毁。宋仁宗年间,栖霞寺僧人契先重刻“江总碑”,到清代再度被毁,不多的几块残件现保存在南京市博物馆和栖霞山景区。
“江总碑”虽然早已不存,但碑文却留存下来,成为记录栖霞寺和栖霞山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程章灿介绍,栖霞山最早被称为伞山和摄山。《摄山栖霞寺碑》中明确记载,此山“其状似伞”,故名伞山。山中多草药,如甘草、当归、茯苓等,采集后服用可以摄生(养生),此山也叫做“摄山”。
“江总碑”对栖霞寺的缘起有明确介绍,并记载了千佛崖石窟从无到有的经过:明僧绍之子、临沂令明仲璋与法度合作,首先在栖霞山西峰石壁筑“三圣像”。其后,萧齐、萧梁两朝王公贵族纷至沓来,在栖霞山凿窟造像。终于形成千佛崖石窟“蜂房鸽舍”的壮观景象。
“两块丰碑”中的另一块碑至今尚存,矗立在栖霞寺山门左侧,这就是唐代的“明征君碑”,由唐高宗应明僧绍后裔明崇俨请求所立,唐高宗撰写碑文,著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王知敬篆额。“明征君碑”记述明僧绍生平、齐梁两代在栖霞山兴寺凿像等史事,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高。程章灿举例,碑文中有这么一句——“凌江迥憩,遂届南京”,说的是明僧绍漫游很多地方,最终来到“南京”。“一般认为,古都金陵被冠以'南京’这个名字始于明朝,但这句碑文却证明,早在唐代初年,'南京’二字就已经被用来指代金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