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点 | “溯源式报道”的基本内涵与伦理探讨
核心概念辨析
一、“溯源式报道”的定义(新概念、新考点)
1、所谓溯源式新闻报道是指内容上盘根问题、追溯本源,着眼于新闻事件来龙去脉或者新闻人物成长历程,以“揭秘”、“起底”、“盘点”、“多面”、“真相”等来满足受众获知欲的新闻报道。
2、溯源式新闻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但是不能简单等同于日常我们所说的深度报道。对事件或者人物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以“揭秘”、“盘点”、“起底”、“多面”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获知欲,在新闻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但是也可能带来一些值得反思的伦理问题。
3、如此类似报道行为在最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专注时政与思想的互联网平台”的东方早报旗下新媒体澎湃新闻中表现得也非常明显。这种稿件一般是篇幅较大,更着眼于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成长历程、多副面孔等方面寻根问底式的立体报道,且反应迅速,要求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
二、溯源式新闻报道面临的伦理问题(论述题的考法,只要出溯源式新闻报道,伦理考点肯定要涉及到,下面的文字内容比较多,主要是帮助大家去理解,看的时候注意提炼一下。)
(一)时间伦理问题
按照陆定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经典新闻定义来理解,媒体关注的时间应当是“从新闻业务本身来看,新闻媒体所强调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强调的“时效性”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事件发生的时间,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第一现场”获得“第一手资料”;其二为新闻信息发布的时间,要能够尽量缩短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与新闻刊播时间之间的差距,从而满足受众的“第一需要”。
溯源式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够对大众产生相应的影响,就是因为它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满足了大众的信息获知欲。溯源式新闻报道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量非常大的采访。从既有的溯源式新闻作品来看,有的时间差仅仅只有一两个小时甚至更短,但是它却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短小的“即时新闻”,而是以深度报道见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采访与写作显然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做法只能是提前做好相应的采访或者资料搜集工作甚至写出相应的稿件,等待事件发生之后的新闻最佳发布时机。
溯源式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够抢占先机,主要体现两个因素:
其一为媒体机构和媒体工作者对相关事件或者相关人物的精准判断。虽然某些事件或者某些人物从公开层面看尚未构成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但是大众舆论或者民间传闻中已经多有涉及,我们可以根据客观现实情况以及新闻传播规律进行预先的新闻价值判断,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预则立,不预则废”,正因为有着新闻的敏感性,新闻的时效性得以提速,新闻对大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其二为媒体工作者提前对相关信息的调查与采访。这样可以抢在很多媒体之前,为自己赢得竞争的时间。
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媒体是否可以提前进行资料搜集和采访?如果在事件尚未上升为新闻事件,人物尚未上升为新闻人物之前,媒体的相关行为会不会影响事件本身的进程,会不会影响人物的实际表现?同时,在事件成为新闻事件之前,人物成为新闻人物之前,我们的相关采访是否得体?是否会影响相关人物的正常生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这就涉及到一个时间伦理问题。
溯源式新闻报道的时间伦理所规范的是行为选择的时机问题。相关新闻采访与报道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要求,所获取的新闻信息会大大降低,新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溯源式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够靠“揭秘”、“起底”、“盘点”等抓住受众眼球,就在于它的“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信息。溯源式新闻报道追求报道的时间性从本质上符合社会的需要,缩短新闻事实和报道时间的时差具有向善性,值得肯定。但是,时间伦理要求媒体及其从业者在不损害相关个体的权利和利益的前提下才是善的,超出了这个限度,片面追求所谓的时间性,与媒体报道的伦理精神相抵触。
溯源式新闻报道追求报道的时间性从本质上符合社会的需要,缩短新闻事实和报道时间的时差具有向善性,值得肯定。但是,时间伦理要求媒体及其从业者在不损害相关个体的权利和利益的前提下才是善的,超出了这个限度,片面追求所谓的时间性,与媒体报道的伦理精神相抵触。
(二)媒体伦理问题
溯源式新闻报道以“揭秘”、“盘点”、“起底”等为基本出发点,以满足大众对某些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的好奇心,本质上是一种“眼球经济”,似乎无可厚非。但是,从媒体功能上讲,新闻报道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受众单一的信息需求,不仅仅只是为了迎合受众的眼球,更应当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媒体更应当着眼于当下,着眼于未来。
从媒体功能上讲,媒体应当在客观真实反映社会的基础上,维护社会秩序平衡有序的运转,担当好“社会环境守望者”的功能。作为“社会守望者”,不仅是客观真正地反映既有社会的相关情况,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前瞻意识,起到相应的监督、引导和预警作用,惟其如此,才可能构筑现代民主社会的传媒生态环境。
溯源式新闻报道“向后看”的做法以回溯和盘点的方式深度挖掘相关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有助于受众对相关事件或者人物的了解,也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应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但是从客观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溯源式的新闻报道方式并新闻学没有发挥社会预警的相关功能,没有达到对社会的本质性监督与干预。
理解部分:就以当下比较流行的关于贪腐题材的溯源式报道来说,其实被查处的贪腐分子在先前已经有不少征兆或者民间传闻,但是媒体却鲜有介入,处于明显的“失语”或者“痴呆”状态,在相关职能部门宣布相关决定之后,大篇幅的溯源式报道如同平地盖高楼式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多少有点打“死老虎”的意味在其中。当然,“死老虎”并不是不能打,对“死老虎”的穷追猛打、寻根问底在满足大众知情权和获知欲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具有反思意味,给相关职能部门起到提醒作用。但是这种“秋后算账”式的打“死老虎”的做法如果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话,极有可能被受众加之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责问。这体现了媒体对社会的预警和干预能力的下滑,长期发展下去,是否会导致媒体公信力的下降?这是每个媒体机构和媒体人都需要深思的话题。(这一段落仅供参考理解)
从媒体伦理角度看,媒体采取一些必要手段来抓住受众眼球原本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传媒市场化导引下的必然选择。但如果只是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没有长远的思考与定位,这种貌似有道理的“媒体伦理”最终会伤害媒体的生态环境,更会破坏社会的平衡。媒体在张扬发行量、视听率、点击量的同时,更应当考虑媒体的良性运转和社会的平衡有序。媒体在满足大众的信息获知欲的同时,更要有意识发挥相应的引导功能,以真正达到预警和干预社会的功能。从这个角度看,溯源式新闻报道以“向后看”为原则的媒体伦理仍然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三)溯源式新闻报道的社会伦理问题
溯源式报道可能对社会伦理产生冲击,形成一定的歧视现象并可能产生侵权行为。
溯源式新闻报道因为要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事件或者人物的深度报道,势必会提前进行相关的资料搜集工作甚至采访工作。鉴于民间传闻或者大众舆论,相关记者在进行材料搜集或者采访时,就有可能忽视相关事件或者人物正当的权益,甚至出现“墙未倒,人先推”的状况,提前做出相应的结论。更有甚者,媒体在进行溯源式新闻报道时,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一些道听途说甚至子虚乌有的传闻直接强加于当事人身上,从而对当事人带来相应的道德困扰乃至权利侵犯。
即便人物已经成为反面典型人物,也还有基本的尊严和人格。但是,有些媒体报道时由于秉承打“死老虎”的做法,将所有脏水污水泼过去,这种“媒体审判”的做法固然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民意,满足了大众的窥视欲,但是却从根本上侵犯了当事人的基本权利,违背了基本的社会伦理乃至法律法规。媒体这种违背基本社会伦理乃至法律法规的做法,本质上讲是一种身份歧视。
身份歧视是新闻歧视的一种,是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导致的对相关人物或者相关事件的贬损式的报道。如果大众媒体忽视了相关当事人基本的权利而有意识进行贬损式报道,就可能涉嫌身份歧视。虽然媒体可以认定自己的每一句话均有出处或者来源,彰显了媒体的客观性,但是客观性是相对的,在客观性的背后始终彰显媒体的情感态度
溯源式新闻报道提前介入采访,让相关人物或者相关事件提前被纳入大众视野,可能形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况,对正常的社会伦理是一个冲击,严重者还可能导致相应的法律问题。
三、如何应对溯源式新闻报道面临的伦理问题(一切考试题的落脚点,都在解决对策上,重点!!!)
(一)媒体不能以采访手段来获取相关信息
溯源式新闻报道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前搜集相关资料并向相关人物了解相关情况,但是不能以采访手段来获取相关信息,在相关新闻发生之后,应当以记者的身份对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核实,以保证当事人的基本权益和事实的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溯源式新闻报道所追求的“第一时间”才是真正意义符合时间伦理原则。
(二)媒体不能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要有长远的思考与定位
媒体的任何做法都应当把握两个基本前提:其一是有助于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和稳定发展;其二是有助于媒体平衡有序的良性运转。
(三)尊重权利人的相关权利
溯源式新闻报道应当以正常的社会伦理为基本前提,任何时候都需要尊重权利人的相关权利,不能一味顺从所谓民意采取“痛打落水狗”的做法,这样才能在保证大众知情权的同时,又不至于违背社会伦理和基本法律。
Ps:今天的考点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点,故没有真理梳理和论文参考,每一个新的概念出现都会衍生到考题里,上面的文字大家一定要注意理解,知道什么是"溯源式新闻报道."
每日一问
Daily Question
Q :如何应对溯源式新闻报道面临的伦理问题?
上期问题: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何谓“媒介环境学”?(每日考点 | 媒介环境学概念的梳理及考试要点)
答:
1、媒介环境学由尼尔·波兹曼公开提出,该理论学派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出发,研究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传播学派。经过三代学者的努力,它已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鼎力的第三学派,探究媒介与人类社会文化的关系。作为媒介研究领域之一,媒介环境学的独特性表现在将研究重点放在研究传播技术本质或内在的符号和物质结构如何对文化导致深远的微观及宏观的影响。
2、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是环境”,“环境即是媒介”,它有3个互相联系的理论命题:(1)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媒介的物质属性结构和符号形式具有规定性的作用,对信息的编码、传输、解码、储存产生影响,对支撑这些传播过程的物质设备也产生影响;(2)传播媒介有偏向性:思想情感偏向,时空和感知偏向,政治偏向,社会偏向,形而上偏向,内容偏向,认识论偏向等,读者对伊尼斯的时空偏向论和麦克卢汉的感知偏向论已经比较熟悉;(3)传播技术对文化产生影响。(注意:三个理论名词经常会单独拿出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