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游徽州39:小源和阳边山

一般的青山都分阴阳面,上午能晒到太阳的为阳面,下午晒到太阳的为阴面。阳边山,顾名思义是山的朝阳面,在小源村的上西面,紧挨着小源村。

老方把车开到小源村上面一个老学校边上的晒坦上。晒坦的西头晒了一大片劈好的松树木材,村里的几位老人在那儿烤火熜晒太阳。一位中年男子,踢趿着一双旧鞋竖在坦中央,看到我们车子开到他身边也没挪动半点身子。老方嘟哝着:“痴不嘘嘘的,动都不晓得动一下。”

我们沿着小学边上的石阶往上爬来到一幢老房子面前,那是小源村的方氏支祠。碰到一位中年妇女,老远就叫:“长根,你来啦。”她家正好放有祠堂的钥匙,我们得以进祠堂瞻仰。这个祠堂的修建得益于村里一位乡绅,在外面做生意挣了点钱,回乡呆了一年多,把祠堂给修缮好,每当村里有重要活动,开祠堂举办,这算是村里的重大事件了。

从小源村到阳边山只隔一条小溪,小溪淹没在一片夹杂着古树和竹子的林海当中,可能正赶上冬季少雨,听不到泉水的声响,但见一汪细细的清流在岩石上蜿蜒流下。小溪上架有一块薄薄的水泥板,那就是两村往来的“大桥”。

村里的道路是石阶,时缓时陡,拐过几棵白果树(银杏)就是阳边山村当中的晒坦,一位白须老爷正在灌猪肠,汪桶(杀猪桶)里的热气往上直冒,老师傅熟练地将大肠翻转过来,往里面一会儿加水,一会儿在桶里晃晃,只见大肠一截截被他翻了个面。

架在汪桶上的箪簿(一种篾编用于晒东西的家具)里堆放着猪肺、猪肝和猪心,还有一大堆猪油。这些东西在农村里统称下水。从这些下水大小可以判断这只猪是比较大的,我们好奇地向老师傅打听:“猪肉呢?”

师傅说:“放屋子里去了。”

“这猪蛮大啊,有两担(两百斤)多肉吧?”

“嗯呢!毛魄(毛重)三担多啊!”老师傅笑眯眯地应到。他认识方长根,和他聊起了家常。小红枣将杀猪的照片发在戴家脚家乡群里,很快就有人响应:“那(师傅)是俺爸。”现代通讯,已经让人的距离变得更近。

在这村里意外地碰到一位熟人,方少华原来在海事局当领导,现在去了交通局。他应该算村里真正的乡绅,为这大山里面纵横交错的村村通公路很挂在心上,到处磨嘴皮,当作自己的事在办,得到了乡亲们的拥戴。

翻过阳边山大概还有二三里路就是范家山,方长根一副老板的派头,一看就不想再爬岭了,方少华也说那很吃力的,快饷午了,没必要再爬山。我也受人劝,算了吧,抓紧时间去戴家岭脚看一下,还要赶到六合去吃中饭呢,那边已经来信息,说是那里早就杀好猪,在等我们去吃饭了。

《二师兄》

左哼哼,右哼哼,

吃饱睡足不分更。

人们喜欢听其叫,

嘶叫几声两腿蹬。

上一村:唐里十亩坦

下一村:唐里戴家岭脚

(0)

相关推荐

  • 【每日一村】走进建德姜山村

    走进建德姜山村 由于我是黄店镇刘家村的缘故,在我20岁左右,曾来到过姜山村,那时,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就嫁在姜山村.我是同我父亲.哥哥三人来到姜山村的,那时由于家里造新房子,需要杉树,因此必须到姜山去购买 ...

  • 看图:走进一个徐姓聚居村庄,名叫高卓,在莱阳市万第镇

    徐姓,是胶东常见姓氏,大多数县市区都能见到徐姓聚居的村落.这次要介绍的村庄,就是一个例子.它的名字叫做"高卓",在莱阳市万第镇. 从地图上看,高卓村在莱阳其实算是一个相对" ...

  • 图游徽州8——爱意暖暖的阳产

    与阳产结缘比较早,第一周市委书记说这个村可以保留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第二周我们一行人就去了,当时的路小车是通的,但只有三米五宽,而且很少有会车点.我是开着自己的车去的,从陡坡下到山底,正好对面奔出来一辆 ...

  • 图游徽州(52):武阳

    关于武阳村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先民居幽岭之阳,名村曰"坞阳",后以<郡国志>"泰山郡有南武阳侯"句,改坞阳为武阳.第二种是<歙县地名 ...

  • 阳山梯田(图游徽州89)

    在徽商古道经过八烈士陵园处,有一条田埂小道通往对面的小山村,下行几个不成形的阶梯,在小溪上架两块石板就成了连接南北所谓石桥.别小看这两片石桥,它可算是对面那个村对外的交通要道.     桥对面那片梯田 ...

  • 图游徽州9——没有山洞的小岫

    记得去年在朋友的陪同下到过清凉峰下一个小山村,这里有民宿,有些爬清凉峰的人带上村里的向导就是从这里出发的.据说清凉峰爬上爬下至少五个小时.我这次去不是爬清凉峰,是去清凉峰下那片村庄扫拍墙头壁画. 电话 ...

  • 图游徽州45:湖岭村

    从岔口往井潭方向瞭望可以见到一座山,所有去井潭以里的人都必须翻越这座山脚的一个小岭,这是一道分水岭,岭脚下的村庄叫岭山下,岭里面的村庄叫岭里,再往里有一湾略平整的山坳,宛如山中一湖泊,这村就是上湖村, ...

  • 图游徽州特别报道

    今天上黄山市美术家沙龙与天都国际大酒店文化共建日,老湾和钱美丽老师在酒店大厅与宾客互动,展示新安国画艺术,交流徽州文化. 现场吸引许多宾客驻足观赏,在一幅幅精美国画作品前,啧啧称道. 今天老湾带来展示 ...

  • 图游徽州(53)歙县正口

    那是在上世纪的1979年,我有幸走出大山来到县城红卫场,当时叫歙县中学红卫场分部,很快又改成歙县第一中学,因为有好几个和我一同考入这个学校的还有几个岔口那边的同学,就是在这里第一次听说有个叫正口的地方 ...

  • 图游徽州57:歙县安梅

    据说歙县是个很有文化的地方最近跑了一些地方,发现在一些地名的处理上真找不到文化的感觉,这不,绵溪不知哪个地方,找安溪又找不到,终于找到一个叫安梅的,说这就是安溪.郁闷! 安溪是个很有历史的村,我们一行 ...

  • 外婆家洪琴(图游徽州59)

    洪琴把我老家萌坑给吞并了,从那以后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其实有这种感觉是不应该的,早在元朝时,萌坑一直是"洪鲸萌坑",萌坑就是洪鲸的一部分. 洪琴又名洪川,元代之前为洪鲸,明以后改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