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咋会引发皮肤病?如何防?(郝大夫说糖7)
糖尿病现在是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和患者数量都急剧上升,大家都知道糖尿病会引起的“三多一少”的症状,但是现在很多病人的初发症状都没有“三多一少”,而是出现皮肤瘙痒,往往皮肤瘙痒都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从而耽误了病情。
误诊:糖尿病皮肤病被认为是“带状疱疹”
我在病区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病人老于,他就是半年前出现胸背部瘙痒,一开始就是用手挠一挠就能缓解,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越挠越痒,最后把右胸部的一块皮肤挠破了,而且还出现了感染迹象,局部地方红肿,破溃处还不断渗出脓液,老于没当回事,以为就是普通的感染,就把脓包给挤破了,把脓液挤出来一些。可是没想到第二天他发现右胸部挤破的部位肿起来了,还疼得厉害。老于就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看了后初步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他开了抗病毒的药,输了三天液,疼痛有所好转,但是皮肤破溃处红肿仍然未见好转,而且老王还越来越乏力。
转机:对症治疗转危为安!
老王的朋友来看他,其中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说“你这是不是糖尿病啊,我当时也是乏力”老王听了之后,第二天就到我院就诊,结果测空腹血糖达到了30.5mmol/L,尿糖(3+),尿酮体(+),随后立即住院治疗。老于的右胸部皮肤溃烂不是“带状疱疹”,而是蜂窝织炎,而且是由于血糖过高合并的感染,幸亏来的及时,不然的话还会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性休克”。老于听了之后既庆幸又有疑问,“我又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只是皮肤瘙痒,怎么会是糖尿病呢?”
疑问: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皮肤病变?
相信不少糖友都不明白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皮肤瘙痒?下面为大家解释一下原因:血糖升高是皮肤瘙痒的根本原因,血糖升高引起皮肤抵抗力下降,同时皮肤腺体分泌的体液中含糖量升高,形成了孕育细菌或真菌的温床。血糖升高还会引起周围神经感觉障碍,植物神经紊乱,皮肤汗液分泌减少,皮肤干燥引起瘙痒。
警惕:糖友易得的六种皮肤病
1皮肤感染
糖尿病发病的时候,病人的血糖升高,皮肤组织的糖原含量也增高,这样就给霉菌,细菌的感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1/3的糖尿病病人,并发有皮肤感染。例如毛囊炎,脓疱病和痈等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在口腔部位经常出现“鹅口疮”。
鹅口疮是一种称为“念珠菌”的霉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感染还可以发生在指甲,男性的外生殖器龟头。皮肤上的癣病也是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糖尿病病人容易发生手癣,体癣,股癣,足癣等癣病。
2皮肤瘙痒
糖尿病病人合并有皮肤瘙痒症状的,占病人的1/5。这种瘙痒是一种全身性的,而且非常顽固。在糖尿病的早期,这种瘙痒症状非常多见。当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明显缓解的时候,皮肤瘙痒也可能逐步消失。
3感觉异常
有1/10的糖尿病病人,患有周围神经的病变。例如感觉异常,包括有皮肤麻木,针刺感,疼痛或灼痛感等,特别是病人的足部,更容易发生感觉异常。所以有些病人在没有发现糖尿病以前,经常先到皮肤科检查。
4糖尿病性大疱病
糖尿病性大疱病是一种发生于患者手脚处的皮肤并发症。这种水疱突然发生,反复出现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水疱大小不等,疱壁薄,疱内是澄清的液体,疱的外 边也没有红晕。一般经过数周可以自愈,或者消退后在皮上遗留有色素沉着。这种大疱病往往发生在糖尿病病程长,全身状况差并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身上,所以病 人的预后差,甚至可导致病人死亡。
5糖尿病性黄瘤
糖尿病性黄瘤是膝,肘,背部或臀部的皮肤上,突然出现成群从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黄色丘疹或小疙瘩(医学上称为“结节”)。这种黄瘤表面有光泽,一般没有瘙痒等自觉症状,摸起来略比周围的皮肤硬。
6糖尿病性皮疹
这种皮肤改变,发生在小腿前面。开始的时候是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的丘疹,直径只有0.3厘米左右。这种丘疹有的分散存在,有的则群集在一起,表面上有皮屑。皮疹消退以后,皮肤上会出现局部萎缩或色素沉着。
支招:糖友如何防皮肤瘙痒?
糖尿病患者想要预防皮肤瘙痒,首先是要控制糖尿病,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由于葡萄糖毒性作用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还可导致末梢部位的皮肤感觉异常。一旦周围神经病变形成,即使血糖控制得很好,也会有痒的感觉,这时可进行对症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感觉过敏(即放大痒的感觉),同时痛的感觉迟钝和消失。因此,在痒的时候拼命抓,皮肤抓破了自己没有感觉,很容易感染。如果感染向纵深发展,造成肢端的坏疽,最终会导致截肢。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慎用空气加湿器。潮湿的空气会加重关节炎、糖尿病的病情,故一般不建议该类病人使用。
提示:糖友皮肤瘙痒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洗澡不用太勤,水温不宜过高,过度的清洗会影响正常皮脂的保护作用,使皮肤过于干燥,导致症状加重,清洁时使用中性清洁用品,避免使用肥皂清洗皮肤,以免造成过度刺激。另外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饮食最好以清淡为主,忌烟忌酒,忌浓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到病发部位。
所以说当大家皮肤瘙痒时,一定要监测一下血糖,排除一下糖尿病,避免耽误病情。
本文作者介绍:
郝俊杰主治医师,本微信公众平台签约作者,内分泌科资深大夫,近10年的临床工作中管理和治疗过数千糖尿病患者,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胰岛素及口服药等方法综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多次赴台湾学习“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
(图为作者和著名演员方青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