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发现近三千年前的古墓,出土三个鱼钩,制造技术扛扛的

1958年春天,辽宁朝阳县城西的十二台营子村,兴修水利之时,发现三座古墓。经考古学家清理,发现很多陪葬青铜器。其中几柄青铜剑,造法与中原地区明显不同。专家们分析,这些墓葬应该建成于春秋晚期或战国时期,属于当时的东胡人。

我们知道,东胡人与燕、赵两国多有交战,曾在战国末期被赵国大将李牧打败。后又因勒索匈奴,被草原雄主冒顿单于击碎,余部退入乌桓山的称乌桓,曹操还曾征讨过他们;另一部分,则退入鲜卑山成为鲜卑族,之后在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建立多个政权。天天想着复兴燕国的慕容复,就是鲜卑人。

(慕容复剧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了,扯远了,我们还是来看看,慕容复的祖先们,曾过着怎样的生活。

在东胡古墓里,除了出土了青铜、铜镜等青铜器之外,还有两个箭镞和三个鱼钩。

很多朋友看这两个玩意,或许嘴巴会一撇,人家渔猎民族啊,有些这东西不是很正常吗?

确实,我得承认,正常得很。就算到了明朝是后期,在辽东地区兴起的后金女真人,最初也还是渔猎为主呢……

问题在于,他们的鱼钩,出乎我的意料。

(出土的文物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何这样讲?

我原以为,古代的鱼钩,是没有倒须的。然而,这些近三千年前的鱼钩,不但有倒须,而且还保存的好好的,没有腐蚀掉呢。

看来,只能说我孤陋寡闻了。

当然,还不止我一个。

我查了查,网上还有朋友发了篇古代鱼钩的帖子,说那时的钩子,普遍偏大,原因在于,那时河里的鱼,都很大条啊……

不过,十二台营子古墓出土的鱼钩,却只有1.6-2厘米长,0.15-0.2厘米粗,至少在长度方面,跟现在一般的鱼钩也差不多……

(出土的青铜剑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何况,铜钩亦折,钓丝韧度也不过关,想来那时,钓的还是小鱼居多吧。

远祖们钓着鱼,慕容复也在燕子坞里钓鱼,却不满足,还想像祖宗们一样打仗。虽然宋辽西夏大理吐蕃五国演义,他似乎有机可乘,但他的民族,终究早就雨打风吹去,没有可能复兴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