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当房市接盘侠,我就是小农思想怎么了?

有记者近日赴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但在“零门槛”前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县城2015年农转非仅200多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如何解读农民的这种选择,对于我们顺应中国国情和农村的变化,针对性地推动中国特色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人民日报2016/07/21)

  人民日报发文《“乡村升值”有助城乡统筹发展》解析为何相当一部分农民——我觉得其实就是绝大多数的意思——会在城里买房,工作,生活,却不愿意同时把户口也迁到城镇。

  千言万语归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凤凰网转载时所用的标题,选得蛮合适的——党报谈农民不愿放弃户口:别以为给钱就能推动城镇化。

  这世界变得真是快。

  前不久,记者、专家们还在谈论着农村的种种问题,什么空心村啊,什么空巢老人啊,什么留守儿童啊,什么性需求难以解决导致骗子占有很多妇女啊……不一而足,甚至年初还有好像是个记者,因为回乡后写了篇感想之类的东西发在网上,引起超大争议,被认为是抹黑当地,又是删贴又是道歉的——当然,被讨论得最足的,是城乡二元分化,无数人呼吁破除户口的限制,降低甚至是消除农民入城的门槛……

  不过数月之后,更多的目光,却聚焦到农村其实也蛮好上来了。

  月初就有文章,说《农村户口“含金量”上涨 皖川鄂等地现“逆城镇化”》,其用数据说话——在省级试点安徽,16个地级市的进城落户门槛目前基本全部放开。户籍人口1000多万人的阜阳市,放开户口一年来,市区落户人口6088人;户籍人口600多万人的宿州市,放开户口半年来,市区落户人口2927人;户籍人口380余万人的芜湖市,今年一季度全市办理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人数仅为1067人,且其中有1000人为招生落户。在农业人口达150多万人的霍邱县,2015年全县农业户口迁入城关镇落户的仅273人——以证明农民进城落户意愿真的不高,甚至有人想从城里回到农村去!

  之所以不高的原因肯定有很多,本质上就是——农民不傻。

  记得当年在历史书上学过,陕北边区搞三三制,那些没读过什么书的老农们,都知道用豆子选出自己中意的干部来——因为选出了好干部,对他们有利啊——说白了,别看农民知识水平不乍高,该拎的帐,还是拎得清的,比领导们想象的清得多。

  以前人们炮轰城乡二元分化,那是因为很多人有自愿落户城市的需求,但被极高的门槛限制,为城市做了很多贡献,却感受不到公平所在——且不得不说明的是,他们想入的,是大中城市,而非离自己农村老家几十里的小县城。

  现在很多地方鼓励农民们进的城,却正是开个摩托就能到的县城,而且,某些地方的鼓励措施是那样没有吸引力——对自愿将宅基地退还给集体经济组织的,按每亩不低于5万元给予奖励;对自愿将宅基地复垦的,按每亩不低于3万元给予奖励——这就么点点钱,够买二三十个平方吧?我一家人耶……现在经济新常态,哪天失业了,饭都得省着吃啊!

  再说了,这些措施,功利性也太强了——力推房地产“去库存” 鼓励农民退宅基地进城购房——就是猛卖地猛建房多得卖不出去,现在让农民去做拼盘侠嘛!

  农民怎么会做拼盘侠呢?

  账早算好了。

  我农村的房子、田地、自留土,各种补贴,都得留着。至于城里的房子,如果你们再降降价,再提高一些补贴,我们也不排除去买一两套,替领导分忧……

  有人要说了,你们农民怎么什么都想占啊?怎么想两头通吃啊?你们这是小农思想。

  通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