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76【登山英雄王铁男永攀珠峰】

昨晚,我们在群里听了王铁男先生勇攀珠峰的经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也终于明白登山不是一种冒险与自我的体验,那是一种活着的态度。下面我将王先生分享的登山经验及体会整理刊出,让我们一起了解一名登山勇士的心声。

几度烟雨浓,几度梦魂牵。

本文是由王先生语音转文字编辑所成,图片皆有王先生拍摄,著作权属于王铁男先生。如有转载请征求王先生同意。

王铁男先生介绍:

王铁男,新疆广播电视大学高级工程师,中国首登博格达峰第一人,他从事户外运动二十多年来,曾带队八次登顶博格达峰,五次登顶慕士塔格峰,同时在天山和昆仑山开辟了多条高危的探险线路,出版了《天上之山》和《昆仑秘道》等登山探险专著。在他的一生中登山就是一种生活,虽然他年过花甲,但攀登的脚步没有停止,2017年5月他向珠穆朗玛峰发起了挑战,登达8500米后由于天气原因下撒,2018年5月16日成功登顶珠峰,站上了8844.43神坛。

重返珠峰

王铁男分享会内容提要:

一、为什么要去攀登珠峰

有梦想就要执着地追求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二、通往珠峰之路

进山之路

中国人海外登山纪念碑

中国人在尼泊尔登山是大客户

夏尔巴是为高山而生

三、过死亡通道

遇到78岁日本登山者

遇到夏老师

登山精神、攀登传统和探险文化

四、8000米高度你面临的是死

从冲顶的那一刻起攀登就不能停止

冲顶下撤的过程

五、通过20年的攀登收获了什么

攀登理念的变化

生活状态的变化

每个人都可以去登山

一、  为什么要去攀登珠峰

有梦想就要执着地追求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好多人可能对登山还不一定能理解,说你为什么非要去攀登珠峰呢,珠峰那么高又那么危险,而且攀登珠峰的费用也非常昂贵。大家知道,在尼泊尔一侧登最少三十万,在中国这一侧登最少要四十六万。这么昂贵这么奢侈,为什么要去呢?这个问题呢对一个攀登二十年的人来说,攀登珠峰并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但是也是梦想之一,登了二十年的山峰,只想到世界之巅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是说攀登珠峰想证明自己什么。

我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的一个高级工程师,工资不高,攀登珠峰,是我一个梦想,这种梦想可以说也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梦想。去年退休以后,时间也比较多,为了这个梦想,我一直在锻炼身体。去年四月份。我突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

他说,你想不想去攀登珠峰。

我说,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呢?我哪有钱呢?

这个朋友说真有一个天上掉馅饼的机会,他说他的队伍里面有一个老板交了全款,公司有事儿来不了,他就说其他人顶替不可以,王先生你要顶替可以,只要交注册费就好,一万五千六百美金交完我就踏上征程。我一直有这种心理准备。如果没有这种心理准备和体力上的准备。给你这个机会,你也不敢接受这个挑战,因为毕竟是一个八千米的山峰。那是一个要命的山峰。

但第一次攀登的时候,是不幸的。由于天气原因,我在八千五百米地方下撤了,而且是我带头下撤。下撤以后好多人都说,离心心相印的珠峰只有一步之遥,为什么还要下撤?你不后悔吗?我当时感到非常遗憾,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攀登了二十年,登山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我来说登山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命是第一位的。

“有梦想就要行动,不要等到老了躺到床上,后悔都来不及了。”隐藏在心里的梦想,又清晰了起来。今年攀登珠峰我做了比去年还要充分的准备。二十年的攀登我得了一个致命的病,是高山肺水肿和高三脑水肿。得这个病的时候已经昏迷,被朋友送下山救了我一命。今年临出发前就是三月底的时候,我去了塔什库尔干呆了半个月,进行高海拔、高强度的跑步训练。

为了珠峰的梦想,有了坚持下来的这种信念。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在登山界有一句不成文的规定:“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再出发”。

二、通往珠峰之路

进山之路

中国人海外登山纪念碑

中国人在尼泊尔登山是大客户

夏尔巴是为高山而生

攀登珠峰可以从中国一侧攀登也可以从尼泊尔一侧登,大部分中国人都从尼泊尔一侧登。中国一侧叫北坡,虽然攀登难度低,但是垄断的比较厉害,价格非常昂贵。另外呢,门槛必须在西藏登过一座八千米的山以后才有资格报名。

尼泊尔登山管理是比较宽松,虽然规定要有七千米的攀登经验,但只要交了钱基本上都可以,就算是没有经验的人也可以去攀登。

到达尼泊尔以后再到珠峰登山大本营,一般来说呢,每天走一站,要走六天的时间。这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EPC的徒步线路。登山队进入大本营都要走十天时间,这是让你的身体逐渐的适应这个海拔。从两千多米到五千四百米的大本营,海拔升高特别快,如果走的特别快,高山反应都特别严重。

沿途有一个珠峰墓地,一百多个攀登珠峰遇难者的墓地。其中,中国人海外登山纪念碑也在这里。有十余个中国海外攀登遇难者永远留在这里。纪念碑是为了缅怀攀登遇难勇士们。

我们今年的队伍一共有六名队员,出发之前都给家里留了遗书。有一个女队员马英,她有两个孩子,来的时候把两个孩子都放到寄宿学校,如果回不来的,让她妈妈好好安排孩子。

我也做了准备,毕竟是高危、高海拔、高风险的一个山峰。我没什么钱,出来的时候把银行卡的密码,还有支付宝的密码全部写到一张纸上,还有保单都全部留到家里。作为一个登山者,一定要坦然的面对死亡。

尼泊尔登山中国人是大客户,今年攀登珠峰的中国人有六十多个人,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多的攀登者。尼泊尔非常重视中国客户群。尼泊尔好多登山向导开始学习汉语,他们派人到中国来学习中餐,为登山者服务。中国每年攀登珠峰的人有七十到八十个人,尼泊尔这边占了六十多个,西藏那边每年可能只有二十多个。

尼泊尔的高山向导大部分是夏尔巴人,长期生活在尼泊尔北部山区,适应高海拔,仿佛就是为了登山而生存。到现在为止中国没有一个国际向导,但是尼泊尔就有四十多个国际向导。因为这个国际向导的考核是非常严格的。中国人现在还没有一个考上国际向导的。

三、过死亡通道

遇到78岁日本登山者

遇到夏老师

登山精神、攀登传统和探险文化

珠穆朗玛峰呢攀登,从大本营出发呢,要有四个营地,你才能登上顶峰。刚出发就要通过一个孔布冰川,这个冰川的也叫恐怖冰川,因为这个冰川支离破碎,特别特别的危险,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在恐怖冰川出事故的概率是百分之三十。

恐怖冰川共发生过十九次悲剧,一共埋葬了上百条攀登者的生命,可以说是攀登中死亡率是比较高的一个地区。二零一四年四月份,恐怖冰川崩塌了一次,有十六夏尔巴人遇难了。

一般从恐怖冰川出发都在夜间,晚上十二点开始到天亮要通过恐怖冰川,晚上的时候气温比较低,冰川比较稳定。恐怖冰川上有二十多个梯子,有的是横跨的,有的是断崖上往上爬的。每次走过和回来的线路都不一样,冰川随时在崩塌。在尼泊尔有一个叫冰川医生的就是专门修这个梯子路线,如果不修几乎是没有人可以通过这个冰川。

这个老太太,是七十八岁的一个日本登山者,他是来第四次来攀登珠峰了。她走路都不是那么稳定了,对我的印象特别深。这次是他的女儿陪她来,女儿也五十八岁。我在想,是什么力量一次一次的支撑她来攀登珠穆朗玛峰,一个民族是不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

人类能够在五百年间跨越了陆地和大洋,登上了珠峰甚至进入太空。我觉得靠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本质上靠的是对人生极限的不断挑战,探索、追求的这种精神。探险和攀登,需要一种精神,一种意志,一种文化的支撑,探险的文化就是攀登精神的灵魂。

今年攀登珠峰的时候我遇到了夏伯渝老师。他是第五次来攀登珠峰,没有双腿。靠着假肢来攀登,这就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我们经常进行聊天,他说:“我并不想通过攀登来证明什么,我就想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可以付出非常非常多的痛苦。他没有双腿,脚下没有感觉,过梯子攀爬都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假肢把他的腿都全部磨烂。穿黄衣服的这个是我,穿红衣服的是夏伯渝老师。

四、8000米高度你面临的是死

从冲顶的那一刻起攀登就不能停止

冲顶下撤的过程

从大本营出发,通过恐怖冰川到达一号营地,六千米。再到达六千五百米的二号营地,是第一大难关,二号营地就在这个珠峰脚下了。六千五百米,这个海拔高度,气候非常干燥,一般登山队员都要在二号营地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非常痛苦。吃饭,住宿都是非常痛苦,而且早晨起来后嗓子干的几乎话都说不出来。

通过二号营地,开始往三号营地攀登。三号营地就是图片前面那个陡峭的山壁,山壁叫洛子壁,山峰叫洛子峰,八千五百多米。

按照攀登珠峰的规定,一个登山者配六瓶氧气。在二号营地是不能吸氧气的,只有到了三号营地七千三百米的时候,晚上才能开始吸氧。

攀登洛子壁有几大危险。

第一大危险,是比较陡峭。雪下面全是冰,必须沿着线路绳子帕,稍微偏离就可能滑下悬崖。

第二个危险,是落石比较多。大的石头,你可以看见,小的石头根本看不见你,只能听见这个石头从你耳边飞过去的声音。这是非常危险的。

第三个危险,攀登洛子壁需要靠你的臂力把你拉上去。并且距离比较长,从六千五百米到七千三百米,八百米的垂直高差相当消耗体力,随着海拔的升高呢,缺氧也非常厉害。

一个队员不行了,夏尔巴人就用绳索保护下把他从洛子壁上往下拖,这时我们往上攀登亲眼看到了这一幕。据说这个队员因为长时间困在这里不能动,被拖下来以后脚和手全部冻坏了,可能都要截肢。

穿黄衣服这个队员,他是一个盲人。他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前面一个人后面一个人带他去攀登。可想而知,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攀登珠峰是多么困难。

攀登珠峰到七千三百米的时候,没有氧气的情况下攀登,就非常非常累。开始吸上氧气以后就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到一股热流从你的血液里面流出来。实际上攀登珠峰的冲顶,从七千三百米就开始了,我们的这支队伍跟其他队伍一样,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就开始出发,往七千九百米的营地突击,攀登快的人下午四点钟可以到达,慢的人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到。

从突击营地再次出发一般是晚上八点钟,这就意味着从早晨五点钟开始,如果下午四点到突击营地,只能稍微休息一会儿就要开始往顶峰开始攀登。

从七千三百米往七千九百米攀登,其中前面的黄石头,把他叫黄带。这地方非常陡峭,非常难走,感到非常吃力。

这张图呢,就是珠峰的四号营地七千九百米的南澳,前面就是中国的中国西藏。这是我们的全体的突击队员。

我们到达这个位置的时候,有一个队员体力不太好,也是第一次攀登雪山。他到达这个位置正是我们出发冲顶的时候。他和夏尔巴队长说我实在不行了,能不能让我等一天明天再出发。队长严厉的拒绝了他,说:“你要登就上,要不然你就下。”这个队员要给大本营的总指挥通电话,队长告诉他在这个高度我说了算,你跟谁说也没用,不让他通话。这个人确实很不容易,从来没登过雪山。我们就劝他,说这个高度已经到了七千九百米,你在稍微往上爬一点就到了八千米。八千米就是你的一个新生命高度。你咋样也要等到八千米。然后队长说,你慢你先出发,他基本上也没有吃也没喝就出发了。登山呢,就是非常残酷的,特别是高海拔。命令就是军令,必须听攀登队长的话,让你上就上让你下就下。

我们当天冲顶的队伍有好几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个人,所以非常缓慢往上攀登,当天晚上我看到珠穆朗玛峰时已经胸有成竹。我说今天这个天气,势在必得。

说到这里,我要讲去年的情况,去年到达这个位置的时候,天气已经非常不好了。我们大本营的指挥让队长带领我们冲锋,但是夏尔巴队长一直不动。因为我们当时可以清楚看到珠穆朗玛峰的旗云,可以看到旗云就是非常大的风把雪刮起来。到了八千五百米的时候风已经大到吹的人都站不起来,队长从下面冲过来了,他把我拦住说不能登了,再登就非常危险。此时,我的位置脚底下就是一具尸体,我是从这个尸体身上跨过去的,夏尔巴队长就指着尸体说:“你不想死,我也不想死。你有家我也有家,我们必须活着回去。”当时我装着听不见还往上攀登,最后他把我抱住说:“你不能登了,你要登这个队伍里必定有人会死。这时候我回头看我的一个队员。他的脸已经被风吹的黑黑的,眼睛肿的都看不见,成一条缝了。我就问他,行不行,他也不吭声,我一看这种情况意识到我们不能再等了,再登有生命的危险。

我们撤到四号营地的时候,好多队员都哭了,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付出了这么多代价。顶峰,近在咫尺,然后我们下撤了。如果登,队员冻伤了或出现意外,我将后悔终身。攀登任何一座山,安全是第一位的,因为生命不仅属于自己。

今年再次看到顶峰,天气也没有旗云。整整攀登了一个晚上,天蒙蒙亮的时候,到达了这个岩石这,非常非常难爬。队伍只有一条绳子,在这儿等了很长时间。前面有一个人咋样也上不去,整个队伍等了一个多小时,非常非常的寒冷,凌晨的时候气温达到了零下四十多度。

这个队员呢,是我的一个队友,他叫马英,是个女队员她一直跟在我的身后,体力非常好,出来的时候呢,俱乐部人说你一定要跟着王老师的身后,寸步不离。她就一直跟在我的身后。

等我登上南峰顶的时候,已经到了八千七百多米,天已经完全亮了,已经清楚地看到了一个非常陡峭的刃脊,这个线路叫希拉里台阶。五零年第一次登顶珠峰的人,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条线路。这个希拉里台阶,也是攀登珠峰的一大难关,如果没有夏尔巴人修路,这个高度风又大,很有可能就把你推下去,或者你一失误就从悬崖上掉下去。

我讲我们那个队员,就是在四号营地最后到的那个。他是一个公司大老板,因为那天攀登的人很多,他就一点一点的攀登,天亮的时候呢,他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希拉里台阶。他是非常有毅力的人,从来没有登过雪山,也没有经过特殊的锻炼,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非常不容易。

通过希拉里台阶以后呢,就是一个特别大的雪塬,一直把你引向顶峰。到达顶峰的时候这个线路就比较好走一点。我到达顶峰是八点十分,我和队友马英同时到达顶峰。到达顶峰的时候心情反而非常平静。第一件事儿就是跪下来,向着祖国的方向磕了一个头。

一直呆了两个小时,等我们第二波队员上来以后,夏尔巴队长叫我说你赶紧起来下山吧,我起来以后觉得眼睛一下就黑了,跌跌撞撞的走了几步就跪下了。跟在我后面的马英就把我嘴巴搬开塞了一个糖,以为我可能是低血糖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在顶峰呆的时候应该换一瓶氧气,顶峰呆的时间氧气完全耗尽,我没有发觉,因为一直坐着,起来运动一下就进入昏迷状态了。马英又喊那个夏尔巴队长,哭着喊王老师不行了,夏尔巴队长赶过来一看氧气没有了。赶紧给我换了一瓶氧气把流量开到最大,吸了五六分钟以后我才醒过来。

这时队长才说,人在顶峰十五分钟没有氧气就会昏迷。如果二十分钟再吸不上氧气就没有用了。这次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幸亏发现的早,如果发现了晚了再给你吸氧也没用,所以在八千米这个高度停止,就意味着死亡。

五、通过20年的攀登收获了什么

攀登理念的变化

生活状态的变化

每个人都可以去登山

最后我讲一讲通过二十多年的攀登收获了什么,我觉得第一个就是攀登理念的变化。从刚开始九八年时候的鲁莽攀登不要命的攀登,到后面的科学攀登,环保攀登,快乐攀登理念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如果放到二十年前,像去年到了八千五百米的高度,我不可能下撤,就是拼了命也要会登上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生命不仅属于自己。登山,一定要安全的回来。

第二就是生活的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登了这么多年山,心态也变得非常的平静,在以前的时候,我觉得有点功利,觉得登山是了不起的,轰轰烈烈的事情。现在是完全改变来了认知,登山就是一种个人的事情,是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好多记者采访我说,你是个探险家等,我说你打住,不要说我说中国现在还没有登山家。充其量我们都是一些攀登者。一个登山家是有标准的,要对登山事业的推动,对世界登山运动,对中国登山运动的推动,对山区人民有所贡献,这样的人才能称其为登山家。中国现在还没有形成我们自己的攀登传统。还没有形成我们自己的探险文化,没有探险文化的支撑,不可能出现登山家和探险家。

心态的平和是最大的改变,我不再想通过登上珠峰来证明自己多么勇敢,多么厉害,我只想通过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所付出的热情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如果想登山一定要学习登山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再出发,不断的历练掌握攀登的能力。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种心态,攀登的心态,一种意志,一种精神的磨炼是非常重要的。

写在最后:

我听着这样的过程,流泪了。面对老人登顶后的平和心态,面对一览众山小后的回归。我们难道还会为自己的一点小成就沾沾自喜吗?登山不是为了别人,正如老先生说的,去攀登一座自己心目中的山,站在高处,回看人生,一切都可以付之一笑了 。

我们每个人因为自己的一点小成就而自我膨胀,那是因为你总在山脚的缘故。人是要有一种精神支撑的,这样生活才会增添很多的乐趣与回味,勇气的潜质很深,需要去释放和挖掘。人的阅历越多,精神才越富有,遇事才会更加镇定和勇敢。

我佩服这种精神,其实每个人都有常人不可替代的能力。我们所有的行为,一切都是为了尊重生命,让生命本体绽放更精彩的光芒。是的,并不是每一个都要去登珠峰才是英雄,人生有许多珠峰,我们可以攀登自己的珠峰。

大山也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0)

相关推荐

  • 登一次珠峰到底需要多少钱?

    普通人登顶一次珠峰到底要燃烧多少经费? 有很多人认为户外登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是有充沛的体力,没有登不上的山.这句话如果放在3.4000米高的山上话,没有任何毛病,但如果是对于珠峰这种海拔在8 ...

  • 登顶珠峰背后的夏尔巴人:是死亡让大家认识了我们

    5月27日11时,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之后商业登山队也将陆续向峰顶进发.每年登山季,在铺天盖地的登顶消息中,很多人不知道这些&q ...

  • 人类首度冬季登顶K2,一座“野蛮峰”的被征服史

    人类首度冬季登顶K2,一座“野蛮峰”的被征服史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

  • 《行摄生活》-143【芦苇画】

    - - -指尖上的山西 054 芦苇画 依然是青塘村,依然是芦苇,芦苇画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知的技艺.如果说编席是芦苇生命的延续,那么芦苇画就是芦苇生命的升华. 拾阶而上一处小院,窑洞内外的芦苇画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