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练拳为什么不伤膝?
练拳伤膝,是近些年太极拳界的一个普遍现象,如果有人因膝盖痛去看医生,不容你说话,医生就会问你:练太极拳练的吧!?现在,练拳健身的人数越来越多,懂拳的老师保守,把太极拳弄的很神秘;不懂拳的乱教瞎忽悠,而且花样不断翻新。所以,太极拳越弄越神秘,越来越复杂。正是大家学不到正确的练拳方法,所以才会造成如此普遍的伤膝现象。为什么古人练拳不会伤膝呢?
要弄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得从传统的身法和练法说起。我们看比较老的书籍和文章,古人将尾闾形容为钟锤、尾舵、钟摆,其实讲的就是传统的练拳身法和练拳方法。我们先看两个与尾闾有关的名词:
1、尾闾中正
过去陈家沟有句土话“屁股放在两腿中间”,其实说的就是尾闾中正。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把腰板挺直”,大家可以试一试,无论是平时还是练拳,腰板挺直了,尾闾肯定是中正的。
2、尾闾下垂
有人说“尾闾前卷,托捧丹田”,这纯粹是不懂拳瞎忽悠,尾闾生来就是往前卷的,再卷腰就死了,时间长了还可能练出毛病来。尾闾只有下垂,才能成为钟锤。怎样才能使尾闾下垂呢?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就是丹田微微下翻,丹田与骶骨前后对应,丹田下翻就会造成骶骨往后往上翻,尾闾就垂下来了。
古人就是根据尾闾下垂的形态,从而将尾闾形容为钟锤。传统的练拳身法表现在裆里就是“一横一竖”:
一横是指合前裆、开后裆,将两髋关节横向撑开,即所谓的圆裆和泛臀,目的是增强下盘的稳定性和重心转换灵活;
一竖是指丹田下翻、骶骨后翻,从而使尾闾下垂,腰板自然挺直,实腿一侧上下就成为了“一根轴”,转动灵活。
这种身法与不伤膝是什么关系?
当尾闾处于下垂状态时,有人将尾闾称之为“第三条腿”,身体的自重大部分都通过尾闾沉到了地下,从而膝盖不受力了。这里说的膝盖不受力,不是说膝盖一点都不承重,而是感觉不到膝盖受力。
过去有种说法叫“力沉脚跟”,现在很多人都理解偏了,误将重心压在脚后跟上。力沉脚跟是指尾闾下垂之后,身体的自重通过尾闾,下沉到两脚后跟之间——尾闾指向的地面。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尾舵”和“钟摆”。所谓“舵”肯定是掌握方向的,尾闾的左右摆动,决定了我们练拳时的胸向。在重心转换时,胸向欲向左转,尾闾向右摆动;胸向欲向右转,尾闾向左摆动,在身后观察,尾闾就象决定胸向的方向盘,所以古人称它为“尾舵”。
如果重心左右转换连绵不断,尾闾就会左右不停地摆动,就像过去老的坐钟或挂钟里的钟锤,只要发条上了劲,就会摆动不息。
古人为什么用尾闾左右摆动来转换虚实呢?
奥妙就是:当尾闾左右摆动到位时,骶骨就会带动骨盆旋转,而骨盆就会带动实腿一侧上下一起向同一方向旋转,“周身走螺旋”和“用脊柱行拳”就是这么来的。
这种传统的虚实转换方法,有人称之谓“背丝扣”,有人称为裆走下弧、裆走锅底,也有人叫作裆走后弧。怎么称谓、叫什么并不重要,其实就是两胯内旋。
两胯内旋与练拳不伤膝又是什么关系?
当骶骨带动骨盆由后向前微旋时,就会带动实腿像一根棍似的由外向里旋,形成所谓的“腰似蛇形腿似钻”,看起来膝盖微微内扣,但关节是吻合的,就是古人说的“接骨斗隼”,不但不伤膝,时间长了还会坚膝。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老祖宗用“钟锤”和“钟摆”四个字,很形象地道出了传统太极拳练习的身法和方法!针对当今广大的健身人群,传统的练拳身法和方法不能照搬,但可以借鉴:
①练拳时,就像平常走路一样将腰板挺直,膝盖就可以少受力;
②移动重心时,实腿松胯下沉的同时,脚后跟微微向外一旋一碾,膝盖就不会向外撇或晃动了;
③步伐转换时,实腿臀部由后向前微微一旋,松胯坐腿,膝盖就固定住了。
以上三点请拳友们验证一下,特别是那些教拳的老师们应该好好琢磨琢磨,掌握起来应该不难,按照这种方法教人或练拳,膝盖就不会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