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撤出延安,到青化砭战役,为何只间隔六天?

从1947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到3月25日青化砭战役,中间只隔6天。对胡宗南来说占领中共首府延安达到了他人生的巅峰。虽然中共留下是一座空城,但对于急着造势,营造气氛,提高士气的胡宗南及南京蒋介石己经够了。在他们看来,占领延安的政治影响远远大于占领延安本身的战略和实际意义。这一点在蒋介石发给胡宗南的贺电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宗南老弟:将士用命,一举攻克延安,功在党国,雪我十余年来之积愤,殊甚嘉赏,希即传谕嘉奖,并将此役出力官兵报核,以凭奖叙。”君臣都有点务虚。据说胡还找人在南京活动,准备把延安改名为'宗南县',贪天功为已有。可惜只过了六天,随着青化砭的枪炮声,这位有党国天子第一门生之称的胡长官,被彭德怀猛煽了两个耳光后,晕头转向,从此20万大军在中共西北野战军2万来人的'磨菇战术'面前损兵折将,老蒋对他越来越失去耐心,改地名之事自然也就再不敢提了。用哲学的眼光看,'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向另一方面转化。只是属于胡宗南的巅峰时刻持续的太短暂。

占领延安那天,胡宗南直奔王家坪解放军总部,在毛泽东的窑洞里读罢毛泽东临走时给留下的纸条:'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入不能退,奈何奈何。'什么话也没说,扬头哈哈大笑,这是征服者自信的笑声么?25万对2万,不只是数量上的优势,装备和空军的优势,更是中共所不具备的。'胡某占不占延安都进退自如'胡宗南心里说,毛泽东的纸条在他眼里只是虚张声势而已,胡某在戡共大业中建不朽之功就在今朝。'必须乘胜追击,决不能给予共军喘息之机'回到临时指挥部,眼晴盯着地图苦苦思索的胡宗南自言自语,据情报共军主力掩护中共首脑机关往安塞方向逃窜,他判断情报是正确的。陕北唯一公路延榆线,在延安东北方向,共军主力和首脑机关沿公路撤退在胡宗南看来,不符合常规,扬长避短是常识,从当时两军的装备运输工具看,解放军要落后很多。毛泽东和中共首脑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手,这种常识性的错误是不会犯的。为将者都具备当机立断的特点。胡宗南果断地开始了发号施令:一、以整编第1军的整编第1、第90师共5个旅的兵力由延安向安塞方向急进,紧紧咬住共军主力,勿使逃窜。追至安塞东北地区实现合围,一举歼灭。二、以整编第27师的第31旅(欠第91团)由临真镇向青化砭前进,担任其主要进攻部队的翼侧掩护。

中共方面,虽然是主动撤出,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临撤的前一天还有人从枣园赶到王家坪向毛泽东进谏不能退出延安的理由,毛泽东作如下答复:

不应该阻拦他们进占延安,你知道吗?蒋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

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首先,全国人民以至于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祸国殃民,不得人心。这是主要的一面。

毛泽东的高度,又岂是一般人能及。只是通过此事,可以看出,中共高层是退是守尚不一致,何况底层民众和士兵。国军25万大兵压境,如果延安上下没有恐慌情绪,没有悲观言论,就不符合辨证法了。1947年的春天,在陕北就军力而言,国民党有着绝对的优势。共产党要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就必须首先要让全体军民树立起信心,信心从何而来?当然要靠战场上的胜利。说在撤出延安之前,毛泽东就算到胡宗南占领空城后,会急着寻找我军主力决战,而开始做局,引胡宗南主力往安塞方向追击这是事实,否则就没有办法理解,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发起的青化砭战役。

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将敌人拖得筋疲力尽,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

彭德怀以一小部分兵力装作主力部队向安塞方面撤退,真正的主力却在青化砭布成口袋阵。敌人果然中计,急忙向安塞方面追击“逃窜”的共军,同时派出31旅进占青化砭地区。当进占之敌钻进解放军的口袋阵后,解放军迅速发起攻击,全歼敌人三千人。

以上内容来源于www.baike.com。

青化贬战役是我军撤离延安后,首战告捷,极大鼓舞了我陕北军民,意义十分重大。另外也是以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后的第一个胜利。

WW王嘉原创。图侵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