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期:邓高如 一位将军作家的美好文化呈现
今天继续发表邓高如的亲情系列散文《邓老太爷面面观》之二:《邓老太爷的价值观》
《邓老太爷的价值观》其文,那是在幽默风趣的叙述中告诉我们:社会基层的农民,他们对人生和社会价值的定位,是多么的纯美和靠谱,又是多么地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践行:
人生第一是要吃饭穿衣和生存(鲁迅语)。第二是要有基本的文化享受和精神寄托。第三是要为社会和他人做贡就。具备了这样的生存和价值观念,就是最基本也是最普世而且相当高尚的价值观念了。
文章还想告诉我们,社会无论怎样向前发展,那些基本的社会原则和朴素的人生理念,是永远需要固守和发扬的。
“时世风云变,老汉心独明。”读罢文章,此感犹深。
——兵言编辑部
一
二
三
前文后议
1
认真拜读了邓将军的散文《邓老太爷的文化观》,再一次让我心情激动。当时我在首长身边帮助工作,首长当时任成都军区宣传部副部长,负责军区新闻工作。
文章发表后,影响很大,反响强烈。一种意见是多少年也未见到过这种有生活、有内涵、有思想高度的散文了。另一种声音是,你搞新闻的不去搞新闻,而去写散文,去搞创作,不务正业。甚至包括当时一些领导也持这后一种看法。邓高如置之不理,仍然坚持正课时间搞新闻,课余时间写散文,力争两不误。
他的《邓老太爷的文化观》就是在都江堰疗养院办新闻写作培训班的课余时间写成的,请陈世荣同志(当时为干事,后升任为内江军分区政委)抄写的。这些文章发表几个月后,深入人心。战友见面,就亲切地叫他“邓老太爷”。
他又利用到驻昆明14集团军搞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试点和其它下部队的机会,一口气写成了后三篇。结果报刊一发表,《读者》等杂志一转载,产生了強烈的反响。
二十八年过去了,精彩的文章读起来依然有味,依然精彩!
2
读过高如将军的《邓老太爷的文化观》,悠然对邓老太爷这位父亲肃然起敬,一位朴实、肯干、专业、要强、开朗、传统的农民形象跃然纸上,也就想起《父亲》那两句歌词: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尤其父亲对儿子正统、博学、严厉的高标准要求,实在是煞费苦心!
听说儿子当兵做文案,就应该什么字都会写都认得。直接的就是书信,对儿子的来信,如同对天书,自己不识字,决不影响对书信内容的认知,先让邮递员给念,再让家乡的文化人教师及区长书记等人帮着念,对高手文人都认不准的潦草字或生僻字更要多处求证,打一圈下来,最后还要人描绘下来回信让儿子澄清,这无疑会放大书信的影响力,间接地给了儿子压力和动力,形成一场不大不小的民间文化运动。对乡间飞龙走蛇忽悠人的二把刀狂草书法对联,也要儿子全都认知才行。有点恨铁不不成钢。最后父亲得出要领,书信字体还是要写成正楷,才好认。
父亲要的是传统,干一行爱一行,精益求精,学有所成,不越矩,不朝三暮四,不节外生枝。既使儿子想让父母随军过上较舒适的生活,父亲都不认同,坚决地说“农民就是种田的,我不到城里去!”如在农村搞编筐做卖买之类,就认为不正经,失去种地人的本色。当兵的可以比武,但绝不能比舞,男女搂肩抱腰跳舞成何体统?父亲的严谨、正统、本分似乎有点倔强“保守”,但正是这样的观念,才保证了儿子发愤图强,一门心思深研文韬武略,一生献身国防事业。这种文化观,其本质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家教。
透视邓老太爷的文化观,可以感受出邓家父子都胸有瀚墨,都深知文化功业的无止境及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从家长里短处拉动甚至苛求儿子学好文化。故儿子才会在父亲要求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势如破竹,深耕细作,把“文案”做实做大,实现家与国、甚至家、国与国际的接轨,成为高产儒将作家,著作等身,收到溢出效应。
可见,邓老太爷的文盲式文化观,即自己是文盲,不行,亏大了,但自己的子女后代必须有文化,出类拔萃,不能再亏了。这对后人的功业无疑起着兴奋点、闪光点和起爆点的作用。君不见,不少知名的文化精英,却供养出烂七八糟的纨绔子弟;多少穷苦不识字的父母却供养出状元、学者甚至伟人,实现了金蝉脱壳,从文盲家庭到文化名人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