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朗读:怀念刘曾复先生(一)

悠悠烟水阔  无尘心迹铭

——怀念刘曾复先生

作者:刘新阳

朗诵:柳暗花明

刘曾复先生,字俊知,号春晖簃主人,生前系首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但刘老在京剧音韵、唱念表演、脸谱、史论等方面却有深入的研究,曾出版《京剧脸谱图说》《京剧脸谱大观》《京剧脸谱梦华》《京剧脸谱艺概》《京剧新序》《京剧说苑》《刘曾复京剧文存》等多部著作。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又出版了《刘曾复说戏剧本集》,这本《说戏剧本集》和一并公开发行的说戏光盘在挖掘整理濒于失传的如《千秋岭》《太平桥》《困曹府》等京剧传统剧目、展现京剧老生汪、谭、余等不同流派剧目的艺术风貌以及品味京剧“粗糙”文学中的“讲究”等方面均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回忆走过四十年的人生道路,能同刘曾复先生相识并有幸聆听前辈的教诲是我一生中都引为自豪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刘老病逝后,我却没有写过任何怀念老人的文字。其实工作忙只是一个借口,更多是我不想在夜阑人静之际,回忆起脑海深处那十七年来令我无数感动的画面和情景,而使自己陷入更加伤感和怅惘的情绪之中。

弱冠幸识荆

同刘曾复先生相识在1995年9月,当时第二届中国京剧票友节在沈阳举行,刘老与朱家溍、李慧芳、苏移、李筠等前辈应邀来沈参加此次活动。我是在京剧名家李麟童先生的带领下,到宾馆拜见的刘老。当时正在餐厅吃早餐的刘老听了李麟童先生对我的介绍后,立即起身与我握手,之后还不时回身同我说话。用过早餐,刘老又把我让到房间继续聊戏。在回房间的路上,我想搀着刘老,刘老却幽默地对我说:“不用扶我,万一我摔了,再砸了您。”当天我向刘老请教的问题是:已故京剧名家陈大濩先生具有汪派风格的《文昭关》是跟谁学的,余派《法场换子》的源流和余派《鱼肠剑》演法等问题,刘老均毫无保守地一一作答,继而刘老又谈到“十三噫”和谭派《文昭关》的唱法,期间朱家溍先生还不时插话,气氛十分融洽。虽是初次见面,但刘老的热情、谦逊和博闻强记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辞行前,刘老还嘱在座的弟子盛华先生给我写下了他在北京塔院的通讯地址。是年,李麟童先生赴京参加活动,回沈后交给我一盘刘老请他转交送给我的说戏和唱段磁带,这让我由衷地感动,由此也开启了我向刘老求教前后达十七年的历程。

感蒙传家法

当时我向刘老请益的内容集中在京剧余派剧目唱段的唱词和唱法上,请教方式主要靠书信往来,后来随着IP长途电话卡的普及,我又借助IP卡同刘老保持电话联系,而今我清点自己手中保存的刘老回信仍近二十封,至于在十余年间同刘老通话的次数更是无法计算。在我的记忆里同刘老的每次通话,老先生都是那么和蔼慈祥,对我请教的问题刘老从来都是问一答十,从无私藏或保守。我曾向刘老请教余派《鱼肠剑》中的【西皮】“姜太公不仕隐磻溪”一段的唱词唱法,但刘老先首先为我匡正的是该剧“一事无成两鬓斑”唱段里三处与余叔岩唱片不同的唱法,而后刘老又纠正了张伯驹先生在《红毹纪梦诗注》一书中因编辑疏忽而出现的错字(“车迁洛邑”应为“东迁洛邑”),同时强调“渭水河”一句只唱“访贤”而不是“访贤臣”。另外在“东迁洛邑王纲坠,各国诸侯把心离”后面还有“背盟毁约失信义,图霸争强各自为”两句【二六】,之后才接“吴子寿孟立王位,力压诸侯服四夷……”,这段唱的词句考究、唱腔别致,同言菊朋、夏山楼主、谭富英、杨宝森等人的唱法都各不相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1996年我于寒假去北京,专程到塔院刘老的寓所拜访,对我的拜访刘老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在电话中详细地告诉我换乘路线。抵达刘府时,刘老正戴着花镜坐在桌前看《圆音正考》,话题也就从《圆音正考》谈起,起因是刘老对罗常培先生主张以《圆音正考》作为京剧尖团字的标准抱有存疑的态度,继而特意找来《圆音正考》细心研读,发现“中东辙”如“宗”、“中”也分尖团,但这一情况并没在《圆音正考》中体现。说话间,刘老的小女儿刘祖敬阿姨为我沏上一杯龙井茶。我冒昧地表达想向刘老请教京剧唱念原则性的要领,刘老并不推辞,而是根据他总结出的四声、三级韵、擞音和“整”的唱念原则,并结合《断臂说书》中【原板】【散板】【摇板】的唱腔以及念白的具体实例细致地进行了分解和归纳式的讲解。在刘老看来,精练、含蓄、顺溜、适度是北京京剧的风格,这些风格又无一不蕴涵在京剧的唱念之中。刘老说戏不时被打来的电话打断,记得当天老生名家耿其昌就打来电话请询京剧《宫门带》中余派风格李渊【二黄】唱段的唱词,刘老找出一本已泛黄的《京剧汇编》,根据自己加过若干批注的剧本,逐字逐句地把唱词念给其昌先生……尽管此前我已同专业老师学过一些京剧老生的唱念,但刘老这种结合剧目唱念实例归纳谭余唱念原则的科学方法,却让我获益匪浅。运用刘老传授的“梨园家法”(京剧的音韵和唱念原则)使我认识到唱戏唱的不是简谱里的音符,而是唱的字音和字调,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通过这些原则进行同类的推导并举一反三,进而掌握京剧老生唱念的基本原则及其并非就戏论戏的更加具有规范性的标准和实际操作方法。不能忘记的是此时饭时已到,祖敬阿姨又端上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笑着对我说“过节了,喝碗腊八粥吧!”

(明日待续……)

(0)

相关推荐

  • 刘曾复先生的唱词之学(徐芃)

    我与刘曾复先生(1914-2012)结识一共十四年,其间七年我在北京大学求学,经常得晤先生面,又七年我至大洋彼岸芝加哥大学求学,常常以电话请教.后七年的电话,我问先生答,幸而先生的回答我都简单记了笔记 ...

  • 《听雨轩谈戏·老生篇》朱云鹏 口述 何伯恭 整理

    (一) 徽班进京以后,吸收了北方的戏曲以及湖北的楚剧汉调加以融合,徽汉合流,逐渐形成为京剧.京剧的形成期大致在道(光).咸(丰)年间,而它的成熟期则在同(治).光(绪)年间.当时沈蓉圃画的同光十三绝就 ...

  • 每日荐书20210627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刘曾复京剧文存>:收录刘曾复先生文稿近40篇.刘曾复一生爱戏,历京剧盛时,博闻强记,所谈所忆,许多内容如今已成弥足珍贵的史料.书稿延续了刘曾复一贯的文风,篇幅不 ...

  • 【转载2】吴小如:我从贯大元先生问业始末

    贯先生<万里缘>剧照     三.我跟贯老一共学过十四出戏     从一九六一年到六七年底,我向贯老学了一共十四出戏.主要是学唱工,但念.做方面有些关键要害,贯老也逐一指点.根据学习的次序 ...

  • 京剧朗读:怀念刘曾复先生(三)

    悠悠烟水阔  无尘心迹铭 --怀念刘曾复先生 作者:刘新阳 朗诵:柳暗花明 箴言寄流萍 在我步入"而立"之际,因感慨逝去的青春,我想把自己20岁至30岁间发表.撰写过的文章刊印成册 ...

  • 京剧朗读:怀念刘曾复先生(二)

    悠悠烟水阔  无尘心迹铭 --怀念刘曾复先生 作者:刘新阳 朗诵:柳暗花明 愧与虫言冰 1998年夏,我再次到北京拜见刘老.我又向刘老请教了京剧老生子午相.台步.云手.起霸的步骤和要领以及<探母 ...

  • 【书摘】刘曾复口述.京剧的原则

    摘自<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作者定宜庄    阅尽人间春色---刘曾复口述(7.京剧的原则) 刘:打"五四"起一直到今天,对待京剧就分两派,一部分打倒京剧,一部分拥护京剧 ...

  • 刘曾复口述.京剧的原则

    刘:打"五四"起一直到今天,对待京剧就分两派,一部分打倒京剧,一部分拥护京剧,有时候拥护京剧的这个吃京剧饭而已,他也是谋他自己名利,当然我不敢随便说了,有些事情很可笑. 我说内行话 ...

  • 【侃京剧】刘曾复:什么是好“角儿”?

    问:从京剧形成.发展直到今天的二百余年中,京剧舞台上涌现了众多的"角儿",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角儿"吗? 刘曾复:从京剧的历史来看,这二百余年中,京剧舞台上 ...

  • 刘曾复:我所见过的一些京剧配角老生演员

    一部戏中有主角.配角,京剧老生有主角老生与配角老生之分.以<空城计>一戏而论,演孔明的是主角老生,演赵云.王平的是配角老生.余叔岩常演孔明,扎金奎常演赵云,鲍吉祥常演王平.是否余叔岩只能演 ...

  • 刘曾复先生谈京剧见闻录

    闻见杂说 刘曾复 1.老谭死后,打红豆馆主起,到言菊朋.贵俊卿.王雨田.罗小宝.王又宸,谭小培就甭说了,全是争做老谭的接班人.后来,余叔岩跟人讲这档子事,说是当时心想这下完了,就我这条嗓子--又说不要 ...

  • 刘曾复先生谈京剧旦角

    刘曾复 刘曾复(1914-2012),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任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刘曾复自幼酷嗜京剧,会戏颇多,文武皆能.先后担任过北京戏曲艺术学院顾问.中国戏曲学院首届研究生班 ...

  • 【人物】从医70年、迷戏90载的京剧大家刘曾复

    ▲他看着杨小楼和余叔岩的戏长大,梅兰芳大师在自己的书里点名称他是行家,他被誉为当今京剧界的"通天教主",年轻演员若有幸被他慧眼识中,那简直是"受宠若惊"--他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