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汕头牛肉丸的武侠江湖
一碗汕头牛肉丸,在我看来,是有武侠气的。
有一年,去汕头拍美食纪录片《搜鲜记》,在海记看到伙计们锤打牛肉制作肉丸的场景,顿时就被这气势惊到了。
一条精瘦的紫红色的牛后腿,被一个伙计挥一把锋利薄快的利刃,瞬间就被分割成了二寸许厚的长肉块,随手就被抛到了在一个粗笨的圆木桩上,两支方锏状的铁棒卧在案上,黑黝黝沉甸甸的晕染着一丝儿杀气,据说一支要三斤六两重,这让老虎想起了山东老乡秦琼,也是挥舞两支铁锏,威震江湖,建功立业。
三个精壮的少年,肱二头肌都鼓胀着,看着就有江湖习武之人的体魄,其中一个还长得颇像年轻时的窦唯,那是我年轻时最喜欢的摇滚歌手,这武侠气中似乎又多了一份摇滚的意思,想想也是,这武侠和摇滚还颇有些相通之处。
一声号子响起,三个人挥舞铁棒操练起来,铁棒上下纷飞,铁棒击打肉上噗噗有声,而三人间或齐声呼喝,号子节奏之中,铁棒挥舞亦整齐划一,据称锤打牛肉亦有技巧,需先用铁棒的窄面去击打牛肉,期间要不时停下挑出牛肉里的筋膜,然后再用铁棒的宽面去锤打,直至打成肉浆。在少年们的吆喝声中,铁棒捶打牛肉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大约近半时辰,一块牛肉就被捶打成一团黏稠紧密的肉浆,据说,用捶打而非剁这种方法,能使牛肉成浆后保持肌肉纤维的延展,从而在捏成丸子后,产生乒乓球般的弹性。
牛肉浆捶打好后,调味仅仅需加盐和最少量的番薯粉,而肉浆的搅拌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见两个伙计,一人双手把握住盆沿,一人双手用力顺同一方向搅拌上劲,搅拌肉浆最关键的是加带冰的冰水,视加水多少和最终肉浆稠薄程度,肉丸也分为软硬之别,软浆松脆细腻,硬浆弹韧,更有筋肉咀嚼感。但喜欢软浆还是硬浆,纯粹个人爱好。我呢,是偏爱硬浆一些,在咀嚼中更有硬朗的江湖意味。
肉浆搅拌好,便挤捏肉丸,左手抓一把肉浆,自拇指食指间挤出,右手拿一汤勺,自肉浆底部挖出,放入一牛骨汤内,此汤切不可沸,温即可,一盆肉丸挤完,端入屋内煮熟即可。坐火锅,加煮汤的原汤,入口,弹牙爽口,极有咬劲,那个夜晚,除了吃到了最好吃的牛肉火锅,还吃到了一份最好吃的牛肉丸。
汕头除了牛肉丸,还有好吃的鱼圆,我也很是爱,而据说汕头的牛肉丸是上世纪客家人带到汕头的,客家人称之为牛肉圆。而汕头人又结合了当地做鱼丸的技巧,锤打成浆,搅拌上劲,挤捏成团。潮汕牛肉丸由此而盛。在我看来,如果把鱼圆比作一个清秀柔嫩的的女子的话,那么牛肉丸就是一个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汉子,如果他们一起,那算不算是一对神仙眷侣,江湖儿女?
所以直到现在,我还是会经常想起在汕头吃过的牛肉丸儿。不论是在一锅沸腾的牛肉火锅里还是在一碗街边的粿条汤里,圆滚滚的漂浮着,在口腔中弹跳着,让我想起了那个下午,那些少年挥舞铁棒的场景,像一个武侠江湖的传说。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鱼圆和牛肉丸在一起吃,有一次去深圳,深夜凌晨的时候,在一家汕头粿条店吃了一碗鱼圆牛肉丸粿条,当白嫩柔软的鱼圆和褐色Q弹的牛肉丸在口中徘徊时,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周星驰星爷的《食神》,挥舞着双刀做撒尿牛肉丸的火鸡姐,和星爷,也是一对江湖儿女。
坚持原创美食文章,央视《味道运河》《吃货传奇》美食顾问,美食纪录片《搜鲜记》总策划王老虎与你共同搜寻舌尖上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