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每次朝会前都有一个太监甩三声鞭子,这是怎么回事?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解密篇1——总101期)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正篇基本快写完了,后面出几期科普篇,随后就要开新系列了,新系列更加精彩,敬请期待!
在雍正王朝中,每次朝会之前都有一个太监走到大殿前,随后甩了三下鞭子,这是什么意思呢?
作为一名沧州人,在我们那旮旯,每天早上,各个公园随处可见甩鞭的人,以老人居多。有时候他们还会比试,比的方式只有一个,谁的花样多,谁的声音响?
他们每天甩鞭子的原因应该是一种爱好,有人说也可以强身健体,姑且是这样吧,只不过路过的人们都得绕着走,生怕一个不小心,鞭子就甩到了自己身上。
在老家农村也有甩鞭的人,不过大都是放羊的,或者是赶车的,鞭子的绳子也没有这么长,主要用来驱赶羊群,防止乱走的。小时候,我们孩童也会做个小鞭子,甩着玩,如果能甩响了,绝对是小伙伴们崇拜的对象。
但是在南方,却很少见到有人甩鞭子,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项活动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这也跟当年皇宫内的人员祖籍分布有关,那时候的侍卫或者宫女太监等也主要出在京津冀地区。
也就是说这项活动其实是来源于宫中的,在雍正王朝中每次朝会前都有太监甩鞭子,可是宫里也不能放羊,又不是锻炼身体,也不像是在玩耍,更不像是跟人比试,那么他这样做是为何呢?
在现代社会,比如开会的时候,往往一个人在讲话前先咳嗽两声,意思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再交头接耳、大声喧哗了,我们会议开始了。
不仅开会的时候如此,在学校读书的人深有体会,铃声一响,就意味着上课了,老师进门,班长喊“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
所以,这个响鞭就是一种仪式开始的象征,每次皇上要来了,有个太监要提前准备好甩鞭子,鞭子一响,大殿上的大臣们都不能再随便走动,交头接耳了,立马各就各位,站好等待皇帝上朝。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既然仅仅是提醒大臣们,为什么不用敲钟或者是打更那种方式呢?
其实,这个鞭子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什么样的人才能手握鞭子呢?那在当时只有马车夫或者是放牧的牧人有鞭子,他们使用鞭子,主要是为了驾驭牲口。
当然,皇帝使用鞭子,不能是驾驭牲口,而是驾驭人民,《诗经》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民,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的。
所以,皇帝统治人民,就跟牧人驾驭牛羊是一样的,“驭”字又跟“御”字同音。皇帝赏给人民的东西,都叫“御赐”,皇帝使用的杯子叫“御杯”,皇帝坐过的座位叫“御座”,皇帝使用的笔叫“御笔”,连皇帝带兵打仗,也叫“御驾亲征”。
所以,这个鞭子,其实就是皇权的象征!
不要以为靠马背征服天下的清朝才有这个打鞭子传统,其实在很久之前就有了:
这种鞭子也称为“鸣鞭”,俗称“响净鞭”。这个“净鞭”也叫“静鞭”,它是由黄丝编织而成,在鞭梢上涂上蜡,这样的话打在地上很响,目的就是警告臣下,皇帝就要到了。
这个打鞭子的记载可以追到五代十国时期,在宋代人高承的《事物纪原》中就有记载:
“鸣鞭,唐及五代有之。”
在宋史中也有记载:
“殿前指挥使,行门二十二人,鸣鞭十二人,孝宗增为一十四人”
关于这个人数设置也是有讲究的,宋孝宗估计是想表达自己比上一任皇帝更牛,所以增加了打鞭子的人数,只是人越多,这种鞭子越打不齐,打不齐,打不响,就有失威严。
到了元朝以后,朝廷就定了规矩,这种响鞭只能打三下,元明以后出版的书籍也大都采用响鞭三声记载,比如明代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中的第十回:
“静鞭三下响,衣冠拜冕旒。”
等到了康熙帝除掉了鳌拜之后,为了彰显规格升级,开始统一了规则,由原来的四人打鞭子变成了一个人,这个人也由之前的侍卫换成了太监:
“……丹陛南阶三级,銮仪卫官六人司鸣鞭。钦天监报时,皇帝出御中和殿……赐茶毕,复鸣鞭三,中和乐作,驾还宫。乐止,群臣退。”
也就是康熙八年开始,朝会要鸣鞭两次,一次是朝会前,皇帝出中和殿之后,到金銮殿之前,一共响三声。一次是朝会结束,响三声,退朝!
明朝时期有几个皇帝不爱上朝,尤其是嘉靖皇帝,三十年都没有上朝,估计跟当时打鞭子有关系。
能有幸到宫里打鞭子,肯定是打鞭子高手,苦练一辈子,好不容易逮到上朝的机会,还不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打,能打多响就打多响,众臣们是肃静了,估计皇帝也得吓一跳,你想啊,一边两个虎视眈眈的大汉手握鞭子,皇帝从面前走过,估计心里都发毛,索性不上朝了。
可惜了苦练一辈子打鞭子的锦衣卫,遇到了嘉靖皇帝,竟然没有施展的机会!
到了清朝,皇帝们也怕啊,索性把四个换成一个,把大汉也换成太监了,毕竟太监少了某项功能,鞭子打起来纵使很响,也是缺乏某种阳刚之气,也就不再凶煞了……
现在再看公园里打鞭子的老大爷们,突然就有了一种异常的感觉……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