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济堂制药研制的人工麝香 救活了300个中药方
诺贝尔奖让大家认识了屠呦呦,听说了青蒿素,但你知道吗,济南有一家百年老药企,历时近20年研发出了人工麝香酮,让数百种中成药配方得以为继。还有一家老国企,凭借自己实力抢了“德国制造”的生意,漂洋过海把8台庞然大物运到美国福特工厂。更有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民企,当年白送产品都没人敢用,如今却牵头制定国标。说到这,想听听这些牛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吗?
资料照片:麝香酮的研发经历了数百上千次试验
诺奖将绣球抛给青蒿素,引发了大家对中医、中药的大讨论。其实,在我们身边就藏着一家百年老字号制药企业,它从1975年开始研发人工麝香酮,花了近20年终获成功。这一成果,不仅避免每年数百万头麝被捕杀,更是“救活”了几百个中成药配方。它是谁呢?
麝濒临灭绝,几百个老方子拿啥入药?
要讲这段传奇故事,得先从麝香说起。估计看过《甄嬛传》的小主们,对麝香都不会太陌生。
天然麝香,其实是鹿科动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我国应用麝香治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与牛黄、阿胶一道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什么能被列为上品呢?因为麝香具有芳香开窍、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三大功效,对中风、跌打损伤、惊厥、瘫痪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是急救和治疗多发病、疑难病症不可缺少的中药。
比如,著名的中药急救药、又称“中药三宝”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中含有麝香,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中成药中,如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等也含有麝香成份。要知道,在2700种中成药配方中,有近300种都离不开麝香。正因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和高昂的价格致使麝被过度猎杀。一边是无可替代的药效,一边是濒临灭绝受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怎么办?这个当口,宏济堂制药也就是当时的济南人民制药厂做出了一个决定:一定要想办法,研发出天然麝香的替代品。
该项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委任宏济堂制药立项,由山东中药研究院协作支持,成立了“合成麝香课题小组”,并组建了“合成团队”。
在榜棚街的平房里,手拿灭火器做试验
“当时条件特别艰苦,几个人挤在小实验室里。”宏济堂制药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袁世琪回忆说,1978年她参加工作时就被分配到麝香酮小组担任实验员。当时,宏济堂制药的厂址还在榜棚街小院内,几间简陋平房就是实验室。
由于实验过程防火防爆,大冬天既没有暖气也不能生火炉,就算三伏天也没有设备通风祛暑,但大家热情非常高涨。“几乎没有上下班的概念,为了尽快出成果,所有人都守在实验室,实在累到不行就回家躺两个小时,然后再立刻赶回来继续工作。”袁世琪说。
苦和累还不是最大的考验。“合成团队”常常冒着令人头晕恶心的毒气操作,有时还要把几千公斤有机溶剂一桶一桶地送进反应罐。由于试验使用的原料大多易燃易爆,当时又没有精准的操控手段,大家不得不一手拿着灭火器、一手进行操作。
就在袁世琪加入的这一年,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课题组终于成功合成了麝香酮。经鉴定,含量高达98%至99%,且香气纯正。袁世琪回忆说:“当时在实验室成功合成的麝香酮只有约一滴眼泪大小,可这一滴泪里面凝聚着团队几公升的汗水啊!”
因属国家保密项目,最后要到北京合成
随后,团队成员带着珍贵的麝香酮到北京中国药材公司“报喜”,想扩大影响争取上级支持,却意外地得知,国家已于1973年由卫生部及中国药材公司酝酿“人工麝香问题”,而且上海、天津、北京有几个研究所也已开始研究此课题。鉴于宏济堂制药已经取得显著进展,被获准参与“人工麝香”的全国攻关工作。
1979年7月,卫生部及中国药材公司在济南珍珠泉会堂召开了全国合成麝香酮座谈会,肯定了宏济堂制药合成路线的麝香酮纯度最高、工艺路线最安全有效,要求“其他合成路线都不要再搞了”。
随着车间规模化中试成功,1989年在北京小汤山召开“人工麝香”全国临床总结会,会上各临床医院一致认可含“人工麝香”制剂与含“天然麝香”制剂药效“完全相同”,建议尽快投产。
人工麝香是在国内几家单位共同合作下研发成功的,成果分享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最后,凭借合成麝香酮在纯度和药效方面的绝对优势,宏济堂被指定生产重要原料麝香酮,由另外两家单位各自生产一种原料。为了做好保密工作,几种原料按计划要求量,最后拿到北京统一合成。
1992年2月,麝香酮确定落产宏济堂制药后,第一年的产量只有25公斤。目前,宏济堂作为全国唯一生产人工麝香酮的基地,每年生产的麝香酮,制成人工麝香后,大约可抵250万头麝的提取量。
转自: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