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走火暴露,红军师长周志坚迫不得已下令:200米开火,消灭敌人
作者:铁锤杰克
1932年6月,蒋氏调集30余万兵力,对鄂豫皖苏区实施第四次“围剿”。当时,红四方面军已发展至4.5万人,战力较强。但由于张某的错误领导,红军数次战斗失利,最终只能越过平汉铁路,开始了艰难的西征。
在这支西征的队伍中,一名叫做周裕发的小战士。谁也不会想到,这个15岁的小娃娃,日后竟会成为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
周志坚(1917-2005),本名周裕发,湖北大悟人
鄂豫皖苏区
当时,周志坚所在的红12师刚在河口击溃蒋军第1、88师,因战斗勇敢,他被任命为红12师交通队排长。
虽是“交通队”,但该排却担任着警戒师部的重担。15岁的周裕发像大人一样,身背沉重的行装,马不停蹄地向前推进。极度的疲劳,让他喘息艰难;破旧的草鞋也早已被利石所划破,但周志坚没有叫一声苦。他知道,前有蒋军63军的堵截,后有胡宗南的追兵,没有坚强的意志,红军就无法战胜敌人疯狂的“围剿”。
红12师从王家店启程,经由应城、随县、枣阳等地,于10月末跨过丹江,来到湖北、陕西交界的南花镇。
12师师长何畏颇有先见之明。他预料到如影随形的蒋军63军,必会在南花镇附近设伏堵截,因此决定先发制人,要求部队迅速上山,呈“一”字布下战阵,同时让师教导队、交通队占领两处制高点,发挥中坚作用,使后续部队能顺利从南花镇南部翻山,向西行军。
此时,周裕发已是参加数十次战斗的“老兵”了。他领着自己的排坚守在西部制高点右侧的一处凹形阵地,双眼平静地盯着山下。即将入夜时分,突然有个战士用肩膀推了他一下,汇报说:“排长,山下有敌人!”
“瞅见了!跟蚂蚁一样。大家沉住气,等他们全都进了我们的口袋后再开火!”
上级的命令依次传来:何畏要求,各部不得暴露目标,必须等敌人接近阵地约30米才可开火。这样,既可以最大杀伤敌人,也可节省宝贵的弹药。
红军指战员转战四方
就在大家蓄势待发之际,一个突发的意外出现了:教导队1营的一名战士步枪突然走火,暴露了位置。听见枪声的蒋军立刻警觉起来,迅速调整队形后发起了进攻。
迫不得已,何畏只得下令:“等敌距我方阵地200米时开火!”
蒋军进入射程之后,何师长一声令下,千余支步、机枪猝然开火。面对我军凶悍的火力,蒋军接连组织三次攻势,都被我方压了下去。这时,蒋军63军的后续部队已全部涌入了这条长长的峡道,并以1个团的兵力,向着周裕发所在的阵地展开猛攻。
等敌人进入最佳射程后,周裕发一声喊打,随即,子弹、手榴弹在敌阵中心开花。蒋军丢下一堆尸骨后,并未急着后撤,而是利用凹形的两壁,依托一块块凸出来的山石为掩体,负隅顽抗。
为保存实力,消耗敌人,周裕发又令:“让敌人躲在石头后朝我们开火,大家不要还击,找掩护,等他们一抬头我们就开火,千万不要盲目硬拼,我们的任务是掩护师主力顺利西行,不是全歼敌人,多拖一分钟都是胜利!”
终于,支撑不住的蒋军退了下去,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宁静。
此时,从师部派来的通讯员来到周裕发的阵地,询问说:“师长问你们,需不需要增援?”
周裕发清点了一下人数,连他在内,总共还有20人。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对通讯员说:“请你转告师长,我绝不会放弃阵地!”
“可是排长,连你在内就20人了!”
“请师长放心,20人,能行!”
周裕发并不是口出豪言。一整个通宵,强于我军30倍的蒋军发起了11次冲锋,都被人数远逊于己的周裕发排击溃。
战至黎明,通讯员再次来到阵地,带来了师长的撤退命令。此时,全排还剩下10多名战士。众人顾不上擦拭被硝烟烫赤红的脸,迅速转移。
1932年底,一路战斗的周裕发,顺着大部队西进的脚步,终于来到四川巴中的太公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