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北宋大儒曾巩与灵璧张氏园亭的传说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眼中的灵璧

文/牛士中

       张氏园亭又名兰皋园或兰皋亭,坐落于灵璧古汴河北岸,凤凰山南麓,由张硕曾担任过通判的父亲和担任过殿中侍御史的伯父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4—1032年)所建,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园林建筑。 

     灵璧正处北宋自京都汴洛水路通往江浙南方的必经之地,张氏园亭建成后就已名冠京洛。因此,北宋的文人官吏途经必访。作为与苏轼同年进士的曾巩,古文、策论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北宋名臣和文学大家,曾巩曾经任职地方七八处,皆有政绩。他游宦于齐州(济南)、襄州(襄阳)、洪州(南昌)、福州、明州(浙江宁波市)、亳州等地,途径北宋名园——张氏园亭,也必然一览张氏园亭为快。于是,曾巩为灵璧留下了充满浓厚生活味道的诗化记忆,从这些记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文学名家真切自然而又浓郁的灵璧情怀。

      曾巩游览张氏园亭,共写了三首诗,以《过灵璧张氏园三首》为题。

               过灵璧张氏园三首 

                   [北宋]曾巩

                     (一)

        梨枣累累正熟时,粟田鹑兔亦争肥。

        园亭尽日追寻遍,只欠厌厌醉始归。

                     (二)

        汴水容容带雨流,黄花艳艳亦迎秋。

        看花引水园林主,应笑行人易白头。

                     (三)

        秫地成来多酿酒,杏林熟后亦留钱。

        不须置驿迎宾客,直到门前系画船。

      曾巩的这三首诗充满生活情趣,主要写灵璧之景间写灵壁之人,写景为人之抒情作铺垫,同时把一位衣食无忧、公余游山玩水愉悦身心的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自然烘托出来。我们可以逐首欣赏。

      其一,曾巩在我们面前描绘出一幅初秋灵璧美景图。梨树、枣树结满累累果实,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着成熟的光芒,诱人馋涎欲滴。在一望无际的谷田(我国古代黄河流域的主产作物,耐干旱贫瘠)里,不时有鹌鹑飞上飞下,肥兔从田垄边窜出,那些野味仿佛争着向人们展示着秋日的肥硕与成熟。诗人整日在风景宜人的张氏园亭里游玩,心情舒畅,身形懒散,美酒佳肴大快朵颐,现在只差清醒清醒头脑,尽兴而归了。

      诗人以白描手法描绘了秋日灵璧成熟丰收的景象,直抒胸臆,表达了醉情山水心系田园的人生之乐。

     其二,诗人由先前描写林木谷物丰收景象和表达自我田园情趣之追求转而描写汴河黄花和展示张氏园亭主人之情。秋雨绵绵,汴河缓缓,河畔的黄花连绵起伏,在秋雨的洗润下,色泽光艳,与河水相映,仿佛招展着身姿迎接秋天的姗姗来临。诗人运用叠词与拟人手法赋予汴河及河畔黄花以动感,以生机,把秋之韵味具体化形象化,可观可感,让人体味到诗人那浓浓的恋秋爱秋沉浸自然美景之情愫。

      在写景基础上,诗人笔锋一转,以一个典型动作透视人物之风貌。张氏园亭主人,站在汴河引流水道边,看着那灿然黄花,感叹路人为世事羁绊,愁绪常绕心头,不经意间便皓首雪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必要与己为壑难为自己?一个“笑”字,点出了园林主人得意、愉快以及自豪之心态,这实际上也是诗人自己心态之折射。

      这首诗场面感很强,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景物与典型情境,以景营造轻松自然之氛围,抒写优雅惬意之情趣,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立意精巧,在艺术上别具一格。

     其三,诗人以朴实的诗句极力描绘园林生活的适意与自给自足,园林生活的富有吸引力。

      高粱成熟用来酿造香醇的美酒,杏林果实累累亦可换来钱币。优美的景色,自给自足的生活,恬静安适的氛围,这世外桃源般美好的地方,不需要设置驿站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你看看吧,汴河岸边那一排排雕梁画栋的船舫,他们这些文采风流的名士都正在张氏园亭里尽兴而游。实写与虚写相照应,虚实成趣,在众人面前展现了一派自给自足、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图景,不仅流露出文人雅士清雅的情趣,也再现了昔日灵璧古汴河张氏园亭诗意十足的生活。

     诗人在这三首诗中,仿佛摇身一变,成了一位宋代灵璧人,观美景,品佳肴,浴古风,日出日落,月升月降,沉浸在灵璧张氏园亭及灵璧地方风物人情中,快意人生,迷失自我。

      灵璧从此深深印在曾巩的心灵里,成为其血肉之一部分。当然,我们也有幸从曾巩留下的珍贵诗歌中,一窥昔日灵璧张氏园亭的绮丽景象,欣喜地观赏到北宋时期灵璧汴河乡野迷人的自然风物,体味到北宋时期一位大文豪的宦游生活心态,以及灵璧张氏园亭在当时文人士大夫心目中奇妙而特殊的定位。

牛士中,现供职某事业单位,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在《中国社会保障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周报》、《农村科技与经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江淮时报》、《新安晚报》、《阜阳日报》、《颍州晚报》、《华理研究生》、《春泥》、《磬乡文学》、《灵璧文史》等发表论文、散文、诗歌等七十多篇首。


(0)

相关推荐

  • 赏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赏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是其启蒙时期,先秦时期逐步形成,秦汉魏晋持续发展,唐宋时期达到鼎盛,金元时期滑向低落,明清时期恢复发展,基本上是一个"抛物线 ...

  • 谁知片石多情甚

    世界上有一种物体,藏于土里,隐于山中,人类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也不知道它们何时灭亡.它们走过了漫长的历史,经历了地球的更替,吸收了日月的精华,所以缤纷瑰丽:它们具有自然性.矿物性.泥土性,所以丰富高雅 ...

  • 丈夫与养女出双入对,她留绝命词含恨而终,养女写吊唁诗暗藏讥讽

    能与李清照并称,魏玩的才学可见一斑.魏玩这个名字也许部分人不熟悉,但如果提到她丈夫的哥哥曾巩,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在文坛上的成就与苏东坡.欧阳修等人并列 ...

  • 有市无价的灵璧石到底什么样?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川训中曰: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泉石啸傲,所常乐也.虽不能至,皆可卧游也.园 ...

  • 徐苏26 苏轼也会羡慕别人家的子孙啃老?

    徐苏26 苏轼也会羡慕别人家的子孙啃老? 徐州城南两百里 北宋名园在眼前 北宋流传至今的诗词中,有大量关于灵璧张氏园亭的内容. 曾巩曾写过三首赞美此园的诗作,"汴水溶深带雨流,黄花艳艳亦迎秋 ...

  • 【关学故事】北宋大儒张载的河北渊源

    历史上,除了西晋文学家张载,还有一位更为有名的.与之同名的历史人物,也与河北颇有渊源. 他就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张载.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北宋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 ...

  • 【灵璧故事】大庙乡小白龙文化园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千年古迹再现风采,忠孝文化传承有人 文/出泥不染 安徽省灵璧县,历来被誉为人杰地灵之宝地,有千古传诵的凄美爱情故事<霸王别姬>,有被一代明君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的灵 ...

  • 【灵璧故事】大炼钢铁的年代

    大炼钢铁的年代 文/抱璞斋主 一.学生停课,师生参战 1958年9月1日,我背着小包袱,兜里揣着录取通知书,十几元钱,如期到灵璧师范报名了.然后被分到一(6)班,班主任是翟德科老师,也是我们的美术老师 ...

  • 【灵璧故事】大串联

    大串联 文/同龄人     1966年8月18日,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泽东主席,身着解放军军装.臂戴红卫兵袖章,神采奕奕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兴致勃勃地检阅百万文化 ...

  • 【灵璧故事】大庙乡殷村小王庄的来历

    大庙乡殷村小王庄的来历 文/出泥不染 小王庄,原来叫小王家. 据说,小王家是在清初期间,有一姓王的人家由山西迁居至此.后来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家族人丁兴旺,逐渐壮大,形成村庄时,就给村庄命名小王庄. ...

  • 北宋大儒张载的河北渊源

    历史上,除了西晋文学家张载,还有一位更为有名的.与之同名的历史人物,也与河北颇有渊源. 他就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张载.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北宋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 ...

  • 北宋大儒张载九句名言,可谓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

    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关学的创始人,世称"横渠先生".张载留给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精神财富,是他关于儒者 ...

  • 北宋大儒邵雍提出用三、人心起经纶的主体思想

    思想家喜欢思考,天地万物是怎么展现.形成.产生的? 老子提出最伟大的假设,那就是道生万物.这个假设一直影响着我们. 通行本<老子>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那一.二 ...

  • 北宋大儒张载的哲学与他的时代

    [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 作者:徐洪兴(复旦大学教授) 今年是北宋关中大儒张载的千年诞辰. 张载是个真正的哲学家,他勇于"造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