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真半假的画作,却被乾隆盖了50多个章,放大20倍发现其中秘密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世的书画作品历来受到重视,特别是帝王之家受到了浓厚的艺术熏陶,对名家字画更是视若珍宝。在清朝最鼎盛时期,乾隆就特别喜欢收藏名家字画,他以最高的权力,巧取豪夺了很多珍惜的收藏品。让人无语的是,乾隆不仅是收藏,而是要在这些稀世国宝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不是题字就是盖章。

因为珍爱收藏品,做这些事情其实也无可厚非,历代的藏家都曾经这么做过,这也让艺术品流承有序 ,更是鉴定真假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乾隆不光是题一两处字,盖一两个章。他喜欢的艺术品,几乎密密麻麻都被他盖上了各种各样的章。在字帖上,王献之的《中秋帖》被他盖了80多枚印章,而在画作上,唐朝韩干的《照夜白图》则被他盖了密密麻麻50多个章。

王献之很出名,自不待说,韩干是什么人,值得乾隆如此频繁点赞呢?原来,韩干是唐朝开元年间的一位宫廷画师,他刚到宫中时,唐玄宗便安排他向老前辈陈闳学习画马,让他直接临摹陈闳的画作。然而韩干却拒绝了,他表示自己的老师就是活生生的骏马,不如亲自去御厩写生。

在唐玄宗数之不尽的御马之中,有两批骏马最为珍贵,一批是叫做“玉花骢”,一批就是“照夜白”。也就是“照夜白”,不仅陪伴唐玄宗度过了花团锦簇的生活,也曾陪伴唐玄宗逃往蜀中,可谓是患难之交。

韩干所作的《照夜白图》,仅仅就只有这匹骏马。它仰天长啸,怒目圆睁,展现出不凡的姿态。骏马夸张的肌肉和桀骜的英姿,仿佛即将挣脱木桩的束缚,奔向遥远的天边。冷冰冰的木桩和骏马的狂放相映生辉,展现出它被压抑的现实与纵横天下的愿望。

据说,这幅画让唐玄宗看到后,大为欣赏,他从中感觉到自己仿佛就是卓尔不凡的骏马,却总是被一些俗事所束缚,不能尽情施展抱负。虽然是一国之君,虽然出于最强盛的时代,却总有不尽如人意的感觉。

这幅画后来流传到了南唐后主李煜手中,并在右上角题有“韩干画照夜白”六字。随着此画的名气越来越大,它又经历了北宋的米芾,南宋的向子湮、吴说,元代危素及清代沈德潜等人的收藏,先后有十一人在画上题跋盖章。到清代时,乾隆终于得到了此名画,并在其上题跋:

韩干以画马擅名千古,其毛骨色相随意所匠,冥会通神。尝阅张彦远《名画记》,知当日供奉明皇朝图有玉花骢、照夜白,每神往,以不得一见真迹为憾,且未卜沦落何所也。近有以黄公望《富春山居》等图求售者,黄迹固属伪作,而得干所画《照夜白》卷,神采飞腾,宛睹沛艾名种,为干手笔无疑,因命购藏之。既以喜获偿夙愿,而因王得羊,遭逢良复不偶云。乾隆丙寅仲冬月望前三日御识。

乾隆对此画很是珍爱,在有生之年,竟然一口气盖了五十多个印章。然而,就是这么珍爱的字画,却被他的不肖子孙所贩卖出境。

那是在晚清时,由于皇宫疏于管理,很多文物都流落出来,《照夜白图》也没有幸免。不过,它又被恭亲王府所找到并且采购收回。在清朝灭亡之后,恭亲王弈訢之孙溥伟不甘心失败,到处变卖王府的奇珍异宝,希望能够攒钱招兵买马以作复辟之用。《照夜白图》也在其列,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华北,溥杰更感到变卖字画,换成真金白银更为实惠,于是他与英国收藏家戴维德取得联系。尽管爱国收藏家张伯驹多次出手阻拦,最终还是眼睁睁看着国宝流失。到了1977年,《照夜白图》再次浮出水面,它被迪隆基金会转赠给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幅名作,仔细放大20倍观察,你会发现竟然没有马尾,而且照夜白的后半身似乎与上半身的颜色不太一致。据专家考证,其实因为年月太久,《照夜白图》早已经破损,只有上半身是真品,而下半身都是高手所补做的。

尽管如此,正如残缺的维纳斯一样,它依然是举世罕见的国宝。尽管它回归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一样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夺目的明珠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