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不可挡,金融是否做好准备?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在今年特殊形势下,老龄群体面临更加凸显的“数字鸿沟”,老龄群体在出行、就医、消费、金融等方面遇到了更大困难,国务院办公厅出台这一文件,可谓切中要害。我们认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新技术运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老龄群体陷入“寸步难行”的状态,“数字鸿沟”更深、更宽,在老龄化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下,应当充分考虑我国人口结构性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将老龄化作为最基本变量加以考量,推动包容发展,打造“积极老龄化”社会;从金融领域看,《实施方案》聚焦解决短期急迫问题,但长期看,金融系统必须做好应对老龄化的准备,并以此推进和提升金融服务。
通常认为,由于不同主体在自身禀赋认知、教育、收入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其在面临外部变化时有思想、行动上的时滞,这种时滞如长期存在,则会演变为对部分群体永久性的“挤出”,这种“挤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均有所显现,并可能随着经济社会变迁愈发严重,经济社会发展越快,这种“挤出”越明显,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大。“数字鸿沟”即是一种典型的“挤出”现象。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较快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基础逻辑,智能化服务广泛应用,无人值守、人机交互日益普及,显著提高了社会治理和服务效能,经济运行效率也得以提升。
但在数字经济、智能化社会建设不断深化过程中,部分群体,如老年人、教育程度较低群体、低收入群体无法及时适应这种社会运行方式的变化,导致其生产、生活便利度下降,带来了精神、就业、收入等方面的压力,进而产生一种“被时代和社会抛弃”的负向认知,这种由于数字经济发展引发的“挤出”现象便是近年来被广泛讨论的“数字鸿沟”。
由于老龄群体在认知、教育水平、收入等方面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数字鸿沟”在老龄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最近的案例便是“老人缴纳社会保险被拒收现金”“儿女抱着老人完成人脸识别认证”等报道。特别是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由于传统的线下服务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停滞,许多老龄人士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甚至是“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数字鸿沟”以一种更冰冷、更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全社会面前。
这也是《实施方案》出台的最大背景。
《实施方案》直击老龄群体在应急、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的现实困难,明确要求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保障老年人基本需求,并提出了从当前至2022年的具体工作目标,最终要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从而增进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福祉,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老龄化”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变量
在谈及“老龄化”社会建设的话题时,最常见的一个提法便是“我们都有老去的那一天,所以请善待老人”,这是一种“老吾老,及人之老”的朴素观念。这种观念没有问题,但面对“老龄化”这一几乎不可逆转的趋势时,在朴素观念之外,我们更应将“老龄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变量,在发展理念、城市规划、产业政策、社会保障等层面均考虑老龄人口特点和需求,并为其做出适当安排。
数据显示,未富先老、“迅速变老”是我国“老龄化”的最典型特点。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亿人,老龄化率达到10%,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9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几乎翻倍,达到2.54亿人,老龄化率上升至18.1%。据预测,我国老龄人口在2025年将达到3亿人,老龄化率超过20%,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我国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的时间较发达国家平均少了45-50年。当前我国人均GDP约为1万美元,而发达国家老龄化时人均GDP普遍在3-4万美元。
当前摆在老龄人口面前的“数字鸿沟”越来越宽、越来越深的状况,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智能化、自动化在全社会迅速铺开,叠加老龄化较快深化而产生的,是全社会还没有形成“老龄化”为社会发展基本变量共识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老龄群体面临的不仅仅是“数字鸿沟”,公共设施、商业场所等硬条件以及就医、出行、社保等方面软流程“适老化”改造、设计的缺失也长期存在,且同样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数字鸿沟”只是将这种缺失放大,并集中体现出来。
“老龄化”之所以还没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变量,主要在于老年群体话语权的弱势。这种弱势,一方面体现在老年群体基本无法参与经济社会决策。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均是在岗人员,这就导致政策制定之初,天然缺少对老龄群体的考量,即使部分在岗人员对老龄群体有所关注,但如果不上升到制度层面,也无法真正影响和形成决策。
另一方面,如上所言,在智能化和自动化迅速铺开的背景下,老年群体无法顺畅利用新的渠道发声并提出诉求,更多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互联网上充斥着对数字经济的赞扬和肯定,在不考虑老龄群体“沉默”的情况下,这种赞扬和肯定,难逃“幸存者偏差”。
针对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在金融服务方面似乎更受人关注。《实施方案》中针对老龄群体金融服务方面的痛点也做了安排和部署。11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政策吹风会上,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人民银行从现金管理、支付服务、普惠金融三个方面来采取措施,切实提升老年人日常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现金管理方面,一方面确保老年人高频需求有现金支付渠道,另一方面针对拒收现金情况加大整治力度;支付服务方面,提升支付产品便利化和友好性,并积极开展宣传和知识普及;普惠金融方面,指导金融机构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贴合老年人需要的“适老”金融服务,特别是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组织金融机构改进服务,运用移动设备延伸服务触角,主动上门或者远程办理金融业务,最终让金融科技成果更好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保证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需要强调的是,严格意义上讲,上述三方面关于金融服务的改进,更多是从技术和细节层面进行,着眼于解决当下最急迫和需求度高的问题,但从长远看,如果我们认同将老龄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变量,金融机构如何从长期和系统的视角来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这可能是未来金融机构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老龄化对金融机构的影响,短期来看,就如上述分析所言,应从网点硬件、业务系统等方面积极加以改进,构建“老年友好型”机构;长期看,老龄化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可能更多体现在负债、资产的结构及配置上。
从负债端看,老年群体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其他年龄层次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未来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机构做好负债业务的重要基础;从资产端看,老年群体风险偏好低,因此金融市场的参与度比较低,更重视资金的安全性,金融机构应在这一方面加强产品的设计和创新,为老年群体提供便捷、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的产品。
除了针对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外,金融机构也应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待老龄金融服务,在养老储蓄、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长期护理险、养老信托等方面加强对中青年客户群体的产品设计与推广,真正体现金融机构跨时间配置资金的特性。
针对老龄化社会的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作,既要着眼当下,解决“数字鸿沟”的具体问题;更要立足长远,转变服务理念,优化资源配置,为老龄化社会提供更多支撑和服务。
陈涛在看懂经济上发表的文章
2、为什么降低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对促进企业获得信贷作用有限?
3、央行报告显示:高学历和创业经营是积累财富的最大源泉!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看懂小程序APP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xialele0802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号:fuxuejun1234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