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的中成药该怎么选?(一)
作者:愚人
编辑:燃烬
声明:本文章为原创,转载请与我们联系。本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无利益相关,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导语:
“感冒”一词本来是官场人士为逃避值班而创造的词汇,后在大众间广为流传,便成为了描述“发烧、头痛、咳嗽、流鼻涕”等一系列症状的通俗用语,实际上这一类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属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在传统中医学中则属于伤寒或温病的范畴,而不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学,都会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和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所以我们平时说的感冒是一个非常笼统的“病名”。
而面对不同的感冒,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接下来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中成药与选择吧。
风寒表实证:环境温度急剧下降而诱发感冒,俗称“着凉”或“受寒”,是很常见的感冒类型。有些患者的感冒虽然诱因不同,但症状一致,此类感冒在中医学中都属于“风寒表实证”或称“太阳病伤寒”。
主要症状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等,具体来说,就是患者都有明显的发冷的感觉,而且即使多穿一些衣服依然会感到发冷,有些患者则恶风的症状更加明显,即被风吹后会感觉很不舒服;不出汗;头身疼痛,而且疼痛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头的后枕部,或向下延伸至脖子及肩背部,不仅疼痛,还有明显的僵硬感,所以也称为头项强痛;至于发热的症状则存在差异:有些人发热,有些人不发热,还有些人最初不发热而后期开始发热,但多为低热;脉搏轻按即得,舌苔薄白,舌头并无明显发红。上面所说的是患者的共同症状,很多患者还伴有鼻塞症状,流清鼻涕,但即使用嘴呼吸,也会感到呼吸不畅,有种气喘“上不来气”的感觉;有的患者还伴有咳嗽,但咽喉并无红肿热痛,而是觉得发痒,无痰或少痰,痰液薄白清稀。
这些症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些人认为这种普通感冒不需要治疗,几天之后就能自愈,但是对于不少人来说,这“几天”可是相当难熬,所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还是很有必要的。
药物推荐:中医治疗此类病症的经典方剂是出自《伤寒论》的麻黄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是麻黄汤并没有相应的中成药,不过不要紧,我们可以用一个有相似组成的中成药来代替,这就是风寒感冒颗粒。在它的成份中,麻黄、桂枝、苦杏仁、甘草四味正是麻黄汤的组成,具有发散风寒、止咳平喘的作用,能够缓解恶寒、发热、鼻塞、咳喘的症状;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药味以增强对其他症状的缓解作用,包括增加了葛根、紫苏叶、防风、白芷,有助于缓解项背强痛、头痛等症状,增加了桔梗、陈皮以发挥宣肺、化痰的作用。所以,风寒感冒颗粒适合治疗上面所说的属于“风寒表实证”的感冒。
使用建议:
一、在症状最初显现时就使用要比症状加重后再使用效果好。
二、温服,服药后避免再受风受寒,应裹上衣被,使自己出少量汗,但要避免出汗太多。
使用注意:
一、不服药自己就会不停出汗的感冒患者禁用。
二、有明显的咽干、口渴,且发热明显而恶寒不明显的感冒患者禁用。
三、如果服药后大汗不止(但不发热),有虚脱倾向时,尽快用人参煎汤服用,或及时就医。
四、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服药后短暂出鼻血的现象。
其他注意:
一、属于“风寒表证”的感冒患者,要避免服用可致腹泻的药物或食物,也要避免生冷寒凉的饮食。
二、感冒期间,不要随意服用滋补类中药、收敛固涩类中药,以及包含此类中药的制剂,其中有一些药食两用的中药尤其需要注意,由于在生活中常见常用,所以也容易被忽视,如乌梅、枸杞子、酸枣、龙眼(桂圆)、桑葚、白果、芡实等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参见药品说明书。
风寒表虚证:有些患者的感冒症状和上面的“风寒表证”非常相似,但是区别在于他们不是“无汗”,而是“有汗”。不要小看这个区别,中医学据此把“风寒表证”细分成了“风寒表实证”(或称太阳病伤寒)和“风寒表虚证”(或称太阳病中风)两类。
主要症状:“风寒表实证”的患者在出汗后症状会缓解或解除,中医学认为这是由于发汗后腠理开泄,风寒邪气随汗液被卫气驱离体表的缘故,是卫气强盛的表现。而“风寒表虚证”的患者则不然,不需要药物发汗,自己就会不断出汗,虽然汗没少流,可症状丝毫不缓解,依旧恶寒、恶风、发热,但恶寒、恶风的症状较重,而发热的症状较轻。《伤寒论》中描述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这是由于腠理不固,卫气浮散,营气虚弱导致的,也被称为“营卫不和”。所以,如果还按照治疗“风寒表实证”的方法去治疗“风寒表虚证”的患者,一味的去发散表邪,结果就会使卫气更加浮散,营气更加虚弱,症状更加严重。
药物推荐:在治疗“风寒表虚证”时中医会使用《伤寒论》中的另外一个经典方剂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