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这篇干货带你拿下“修改、补充”类小论文

哈喽哈喽大家晚上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解题技巧啦~修改,补充类小论文该怎么破解呢?赶快一起研究吧

【解题方法】

(一)仔细审题,按题目要求,注意题目的时空限制和对答案的特定要求,如“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就不要答成“两条”建议。
(二)一定要细读材料,掌握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基本史实、基本线索依据所学知识,发现材料的不足,看材料思考的角度全不全,是不是正反两方面考虑到,是不是经济政治文化都涵盖全了?也就是需改进之处。这是解答好此类试题的关键。材料的不足往往是受作者史学观念的影响,或缺少有关内容,或观点、立场有偏颇之处。了解史学界基本的史观,从而为我们做好这类题铺平道路。

知识链接:常用的史观

1、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面的、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1)现代化( 近代化)史观

含义: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2)在认识近代化(现代化)史观时要防止几种偏差:

①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因为现代化(近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如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生活恶化,女工、童工问题等,后来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纠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已成为人的权利。还有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等

②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2、全球史观

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3、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着重从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思考。

4、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比如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物产交流,丰富了物质生活。再如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等。

5、生态史观

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

革命史观( 阶级斗争史观)

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这种史观几乎被淘汰,但是可能当反面让考生来去批判,所以还得了解。

(三)从自己的标准出发,对破绽进行修订。“修改建议”表述要明确;“理由”表述要充分,注意史论结合。

真题演练

1、(19·Ⅱ卷)阅读材料。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反对、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简洁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解决思路】

(1)解读题干

①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时间锁定在19、20两个世纪,这是作答要求的时间范围,即考虑史实应从这个时间段出发。

②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反对、修改皆可)类似于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I第41题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公式题,本题开放度大,思维空间广阔;赞成材料中关于世界历史的认识,从题型来看就是论证别人的观点题;反对或修改材料中的认识,就是论证自己的观点题。

③并说明理由,要求:简洁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观点明确;用具体史实论证自己的见解;论证过程简洁,表述清晰。

(2)解读材料

材料呈现的是费尔南德兹对19、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认识,他认为这两个世纪的世界历史就是由两个发展进程组成,一个是自然进程,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一个是人文进程,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并据此认识对这两个世纪世界历史发生的的重大事件进行了梳理。

(3)整理见解

①赞同类: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的互动构成了一部世界历史;人与自然的互动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文明的碰撞交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②反对类:这种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认识不符合唯物史观;材料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认识不能很好体现时代的主题——近代化;材料中关于世界历史认识的没能充分体现全球化。

③修改类:应增加巴黎公社等社会主义运动内容;人文进程中应增加近代西学东渐及对中国的影响;在人文进程中应增加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

(4)答案示例

示例一:对材料中关于世界历史认识的赞同

见解:我赞同作者的认识,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明: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一部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也是一部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发展史。(1)从自然进程来看,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类社会从手工劳动进入到大机器生产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灯的发明使农业文明时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人与自然的互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2)从人文进程来看,鸦片战争就是腐朽落后封建专制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碰撞,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就是自由放任思想和凯恩斯主义的碰撞交融,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人文进程中交流互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总之,自然进程与人文进程是两条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既能全面的涵盖世界历史内容,又能很好的诠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过程。

示例二:对材料中关于世界历史认识的反对

见解:材料对世界历史发展的认识不能很好体现时代的主题——近代化
说明:19、20两个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主题就是近代化。(1)从人文进程来看,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9世纪中期,美国两党制正式形成及黑人奴隶制的废除,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大大推动了世界政治近代化进程。(2)从自然进程来看,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化,标志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使世界经济近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总之,无论是从政治还是从经来看,材料都没能很好的体现近代化这一主题。

示例三:对材料中关于世界历史认识的修改

见解:人文进程中应增加近代西学东渐及对中国的影响。
说明:19、20两个世纪,在世界历史发展中,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世界文明互动交融的典型代表,非常值得浓彩重墨的书写。(1)19世纪中期,西学在中国开始传播,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2)19世纪晚期,启蒙思想在中国开始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学习西方“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日益高涨,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总之,西学的传播,东西方文明的互动交融成为世界历史进程中华丽的篇章,应在人文进程中着力彰显。

提炼观点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从小论文里面如何提炼观点呢

【解题方法】

1.明确设问的要求, 重点阅读题目设问.具体研究要求,分析限定语;领悟命题意图或试题立意;这样做即可克服阅读的盲目性,节约时间,还能保证论文不会游离主题。带着问题对材料进行分层、分点阅读,找出可概括的或隐含着观点的关键语句。

2.读材料,提炼观点:按照顺序阅读材料

(1)引言、正文(文字、图表类材料)、出处等。

(2)理清段落间的关系一总分、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关系。

(3)标出材料中关键词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等。

提炼观点,研读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主要观点,以备论证。

3.选定观点,即从提炼出的多种观点中选出自己最有把握论证的观点。

4.搜寻史实,据所给材料和所学知识整理出可以论证该观点的重要史实。

5.组织答案,表述成文,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论证有力。

正文结构需要具备四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结论。

A.论点是论文阐述的具体观点,相当于文章的主题和小标题,要明确、简练、不能含糊费解。

B.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用题目所给材料,相关历史事实或自己的拓展性思考来说明论点。

C.论证是用理论(文明史理论)做指导,选取典型的事例或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来阐述和证明论点。

D.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扼要概括或总结。

一篇好的应试小论文标准:

①主题明确符合要求,力争富有创意。

②论据充实,引用的材料恰倒好处。

③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详略得当。

④结论正确,首尾呼应。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抓住本质,给人以深刻启示。

⑤语言要有史学之一般特点。要真实准确又颇具文采,要讲究理性又富感染力,切忌文学之朦胧浪漫和虚构夸张的散文化倾向。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最后如果有小伙伴想继续刷题,也可以打开公众号,点击右下角的“网课+刷题”中的“在线刷题”,更多好题在等着你完成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