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志农业篇的编写
农业是我国广大农村的支柱产业,因此农业应是村志中最为重要的一篇。“农业”这一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有三种含义:一是广义的,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乡镇企业(原农村副业),加上水利、农机等,即通常所说的“大农业”;二是狭义的,专指种植业和畜牧业;三是只含种植业,即通常所说的“小农业”(农、林、牧、副、渔中的“农”即指此)。
对于村志的农业篇的设置,综合农村实际情况及相关村志的编纂实践,可把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归为农业篇。水利列入基础篇,村办乡镇企业根据其属性列入工商服务业篇。记述采用“先总后分”方式较为适宜,即先记述大农业(农、林、牧、渔)共性部分的整体发展,再分记农、林、牧、渔的行业内容。
一、农业发展概要的编写
记述本村农业解放前的小农经济、解放后的农业合作社、土地联产承包后、当前等几个阶段的起伏变化情况,概括其发展轨迹。有条件最好能够记述到几个阶段的粮食年亩产量、总量变化情况。概括地方特征,包括商品粮基地、茶叶之乡、蔬菜之乡等。本村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也应记入村志,比如家庭经济规模小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农业科技不足等(不要与社会问题篇重复),以及本村林业生产的构成(种植、加工)和总量(产值、税收)。
如《贾村志·农业篇》的《制度变革》一章就下设《私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两节来记述该村农业起伏变化的发展轨迹。《私有制经济》分为地理概况(土地肥沃贫瘠情况)、民国时期(农业情况)、土改后(农业情况)。《集体经济》一节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记述贾村的农业生产情况。即:解放初期(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大修干渠、深翻耕地、食堂化、虚报浮夸、三包一奖),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农业学大寨),改革开放后(北国江南、科技示范村、城乡结合部)等。
《贾村志》农业篇记述该村农业起伏变化的发展轨迹。图为1970年,大张公社书记高秋宝(中)在贾村检查农业学大寨。
二、种植业的编写
(一)种植结构
指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其他农作物之间的组合方式与比例关系。需记述的内容有:一是本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多少、比重。二是本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具体品种。粮食作物含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豆类、薯类等作物,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麻、水果、花卉、烟草、甘蔗、蔬菜、药材等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业性强的作物,其他作物有饲料作物等。
(二)耕作规律
记述本村农作物的轮作和复种次数。
(三)农业管理
指土肥、农机、种子、植保、粮食、蔬菜基地建设管理,示范园区、服务体系管理。
(四)农业服务
指为农业生产提供配套服务的环节和机构,可分为传统农业服务和现代农业服务。
1.传统农业服务
(1)本村设立的或非本村设立但为本村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机构的活动,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村经营管理站、土壤肥料站、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站、病虫测报站、农业鉴定、农村能肥、环保、治沙单位等的服务活动。
(2)农业机械化服务站、农业机械化推广站等的服务活动,要抓住各类农业服务机械设备数量、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面积等指标来记。
(3)农业水利系统的经营、管理、灌溉服务。
(4)农产品初加工服务。
(5)农业科技服务。
2.现代农业服务
(1)现代兴起的农产品展销、展示服务、农产品检测认证服务。
(2)农产品现代流通业,如为农产品提供周转出口的流转服务、农贸市场的超市化。
(3)为农产品提供信息服务的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如网上信息中介服务。
(4)以种源农业、设施农业为载体提供的种苗、技术、设施服务。
(5)农资(金融)连锁经营。
(6)新型农技服务,包括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业专业性服务组织、各类农民中介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的服务,农机跨区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介服务、农业观光、农业保险等。
注:设立在本村的农业服务机构,包括机构设置和服务可详细全面记述,而非本村但为本村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只记述与本村有关的服务活动,与本村无关的不记述或一笔带过。
三、林业的编写
林业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为林产品供给原材料,而且还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因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一)林业经济发展
记述本村林业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三大目标上的整体发展状况。
(二)林业资源
记述天然林业和种植林的面积、蓄积、管理。林木资源状况,以分类(林地的面积、蓄积、权属、林产品)数据为基础数据,有关资源的调查、规划、区划情况等需要记述,但野生动物和花卉、茶、果、中药材等不宜放此记,应将野生动物放在自然资源卷,花卉、茶、果、中药材放在种植业部份中加以记述。
(三)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林木的培育应记述林木的育(采)种和育苗,主要记述林木的种子、苗木的品种、基地面积、出苗的万株数。种子采集的公斤数以及各种经济成分的经营单位、经营者的苗木培育规模、成效。林木的种植记绿化造林、林木的抚育和管理。林木的抚育和管理记林业资源管理、技术管理、森林防护管理(封山育林、封沙育林)、行政执法、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林业基地建设管理、林业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分类经营改革、其他改革的政策与法规在本村的落实情况)退耕还林以及林业科技、林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品牌、林业标准化等。
(四)木材和竹材的采运
采伐,主要记载采伐政策、间伐、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在本村落实情况,采伐管理(林木采伐和林业用地办证率)和历年采伐量,过度采伐造成的危害,以及林业的生态建设项目。林木运输记其运输方式、运输设备、运输者和运输方向,注意不要与交通运输部分重复。
(五)林产品的采集
记述各种林木产品和其他野生植物、果实、纤维、树脂、油料等的采集活动。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果实采集,如对橡胶、生漆、油桐籽、油茶子、核桃、板栗、松子、虫胶、松胶和松脂等非木质林木产品的采集,以及对其他野生食用植物、药用植物、饲料植物、特种用途植物等野生植物的采集。此处林产品采集主要指野生林产品或生态林产品的采集,如专为经济收入而种植的果林应归入本篇种植业。
(六)林场、林圃
一是记概况,宜列基本情况一览表(名称、建场时间、林地面积、产值、税收、在职人员);二选介林场、林圃,逐一记其沿革、规划面积、实际面积、竹木蓄积、采伐量、生产经营管理、林场人员等。
(七)林业服务
指为林业生产提供服务的活动。村志中可以记述林业技术咨询、推广活动、林业管理站、木材检查站、治沙站进行的服务活动,以及林业机械化服务、林业病虫害测报、鼠(兽)害防治,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服务业,森林防火、林业信息服务业、森林旅游业和利用科学试验林、国防林和革命纪念林等为教学、科研、国防提供环境服务的其他服务业等。
注:需要注意的是,林业服务往往是跨区的,只记本村的或与本村有关的林业服务活动,与本村无关的不记,非记不可的可一笔带过。
四、畜牧业的编写
(一)产出方式
记述牲畜、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以及其他畜牧业,可依此分类设目,也可按畜牧生产经营、产量、饲养技术、品种与繁育改良(含种类、数量、分布、改良、品种、方法与技术)及繁育、饲草饲料、疫病防治(病种、防治手段、兽医、兽药)等谋篇布局。有的村志多在大农业下设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将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列为养殖业,对于仅有养殖而没有捕捞渔业的村这样设置问题不大,但对于有捕捞、狩猎业等的村则不妥。按照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的统计口径,第一产业应分成畜牧业和渔业、农业、林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因此,养殖业应改为畜牧业较为妥当。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一些原有的农业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需要在志书的篇目中加以反映。例如,现代畜牧业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在平原地区,过去畜养牲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农业畜力问题,在当时农机还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的情况下,畜力是代替劳动的主力,畜养的牲畜主要是骡、马、牛,畜养的方式是半养半牧,而现在畜力已逐渐被机械所代替,家庭畜养的动物发生了明显变化,大牲畜减少,家禽家畜增多。畜养的目的已不再是提供畜力,而是出售畜产品。
(二)牲畜品种
牲畜的饲养可按牲畜类别分节设目,如分成马、驴、骡、山羊、绵羊、牛,再记其饲养量、上市量、品种、饲料、疫病防治等。猪、家禽的饲养和其他畜牧业可参照牲畜的饲养分类记述,分成猪、鸡、鸭、鹅、兔等。此外,根据本村实际,还可增加特种养殖(如奶牛、山鸡、鹌鹑、梅鹿、水獭等珍稀动物养殖)、瘦肉型猪基地、供港肉基地、商品猪基地等特色性条目。草原牧业宜加记草场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建设(含天然草地、草坡、草山、人造草地、牧场及环境保护、开发建设等),饲料资源开发、加工、利用(含品种、研制等),畜牧管理(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行政企事业机构、人员、经营措施、经营形式、管理政策、制度),畜牧科技(科技队伍、科研机构、科研成果、新技术推广等)。草原牧业应把本村的草地概况、牧场概况、饲料概况和各类畜禽的饲养产量记述清楚,要重点记述本地传统的特有畜禽品种、大量养殖的引进品种,写出其改良后的特点和推广程度。
注:畜牧业要注意归类正确并避免机械重复,如蜂、蚕不属畜禽品种,应归入农种植部份加以记载。饲料的加工、畜牧科技与工业、科技有交叉之处,宜区分开内容的不同,把握好详略与记述角度。
(三)畜牧服务
畜牧服务包括畜牧兽医医院(站、中心)、动物病防治单位、兽医监察等活动,以及宠物医院等。其他畜牧服务,包括动物的配种、牧群检验、孵坊和为了促进牲畜繁殖生长、增加产量而提供的服务。畜牧技术推广服务、牲畜监测、牧群监测品种测定和饲料监测等技术监测可在畜牧技术中记,也可在此记(与本村无关的不记或一笔带过)。
五、渔业的编写
包括海洋渔业、内陆渔业及渔业管理三块内容。海洋渔业分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内陆渔业分内陆养殖和江河捕捞。
(一)渔业概况
记渔业生产发展的阶段、规律、特色及渔业生产总量(产值、利润、税收、产量)。要记述渔业生产的自然地理(水面、气候、水文)、渔业生产发展及现状,要用综合性统计资料反映一地渔业行业概况,如渔场面积、养殖面积、产量、渔业总产值中分类产值构成等。
(二) 渔业资源
记述水域资源(近海、远海、滩涂、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潜在水域资源(沼泽地、低洼地、滩地等)、水生经济生物资源(鱼、虾、鳖、贝、海带等)、饲料资源等。记资源总量、资源衰退、保护、增值。要注意记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资源的动态变化,捕捞量衰减的原因(围湖、筑坝破坏鱼类洄游,港道堵塞,工业废水、排污增加破坏水质,滥捕、毒鱼、密网取鱼等)、现状,资源保护、增值的措施、效果。不能只记捕捞量上升而不记掠夺性滥捕,或只记捕捞量锐减而不记原因、教训。
(三)渔业区划
记与本村有关的渔业生产的地理区域划分。记述海洋捕捞的区划、内陆渔业生产的区划和渔业产销集中的地区。反映渔业生产地域类型和水产区的形成、结构、自然条件、水平和布局。
(四)经济结构
记述本村公有制(国营、集体)、混合所有制(股份、联营)、私有制(私营、个体)渔业生产的构成关系及其体制改革,养殖、捕捞、加工的结构比重。
(五)调控管理
记述渔业管理机构、管理体制、渔政管理(政策、法规、执法、经验教训、管理效果在本村落实情况)。注意记述对违反经济规律、生态效益的“竭泽而渔”的管理在本村造成的后果。
(六)海洋渔业
海洋捕捞,记本村海洋捕捞的发展概况、捕捞企业、作业方式、主要渔场、渔汛、休渔期、渔船、渔具、捕捞能力、渔业产量、效益、捕捞业的调整(近海作业调整、开辟外海渔场、设置人工鱼礁、增值资源)。海水养殖业记本村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概况、养殖面积、历年总产量。总产量及主要品种产量、主要品种、管理(承包、定权发证等)。
(七)内陆渔业
内陆养殖可分成池塘养鱼、湖泊养鱼、河沟养鱼、水库养鱼、稻田养鱼、特种水产养殖来记,记述本村每类内陆养殖及养殖面积(可养、已养面积)、产量、鱼病防治、鱼种、管理等内容。内陆捕捞记本村渔区、渔汛、渔具、作业方式、渔民、渔船。
(八)水产运输与销售
包括发展概况、经营企业、销售市场、销售量、水产品价格、渔需物资供应等。此内容可划归入商业服务业篇目中。
(九)水产品保鲜、仓储与加工
包括水产品的保鲜方法(冷冻)、包装、仓储(仓储总面积、仓储企业)以及加工(方式、主要企业、产量)。此内容划归工业或篇目中为宜。
(十)渔业机械
记述与本村有关的修造渔船、渔机企业、水产品加工及冷冻机械、绳网机械工业、捕捞、养殖机械、渔具等。注意不要与工业及生活篇相关章节重复。
(十一)渔业建设
记本村渔业投资、经济效益、渔港建设、养殖鱼虾等水产品基地或养殖场建设。
(十二)特种水产品
记具有本地优势、本地特色、珍稀特种水产品的养殖情况。
(十三)渔业服务
记述与本村有关的水产技术推广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鱼苗及鱼种场、水产良种场和水产增殖场等。以单个场(单位)为条目,记述该场(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规模(面积、产量、职工人数、固定资产)、经营品种、产量、销售方式、企业收入、利润、税收、劳动报酬等。
农业参考篇目试编
农业(篇)
第一章农业概要
私有经济(民国、土改后)
集体经济 (解放初期、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后)
第二章种植业
种植结构
耕作规律
农业管理
农业服务
第三章林业
林业发展
林业资源
林木培育
木竹材采运
林品采集
林场、林圃
林业服务
第四章畜牧业
产出方式
牲畜品种
畜牧服务业
第五章渔业
渔业概况
渔业资源
渔业区划
调控管理
海洋渔业
内陆渔业
渔业机械
渔业建设
特种水产
渔业服务
注:没有渔业的村,渔业章可略去,有渔业,但内容不多的可合并到畜牧业,并更名为畜牧渔业。一些村庄在农业生产方面有特殊的优势项目,在编修村志时可以突出其特色,甚至于升格为篇作为专记来写。比如村志特色有关章提到的《枯桃村志》,就把枯桃花卉作为专门的一篇《枯桃花卉》篇来记述,而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特色就不需要这样编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