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的内外治法
脂溢性皮炎
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溢出部位,以大小不等淡红色或黄红色斑片,上覆糠秕状鳞屑或油腻性痂屑为临床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瘙痒,为临床常见疾病。
出现脂溢性皮肤炎初期症状的人约为总人口1%~3%,青年人中发病率为3%~5%,30~60岁的人群也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脂溢性皮肤炎严重时还伴随着瘙痒症状的发生。
脸部的脂溢性皮肤炎主要是在眼眉、眼眉间、额头、鼻子周围出现,大部分在头发上同时出现;并且腋窝、胯股也会发生。成人一般脂溢性皮炎表现为油性也有是干性或者混合性,瘙痒和脱屑等皮肤表面症状最为常见。
脂溢性皮炎的常见病因
1.饮食太过肥甘油腻,食糖、脂肪过多、饮酒、过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内分泌功能失调、消化功能失常。
2.护理不当、滥用护肤品伤害了皮肤本身的水油均衡机能,皮肤水油代谢紊乱。健康皮肤表面的PH值约为5.2~5.5,不利于细菌生长。因为化学物质的侵袭(化妆品、护肤品、烫染剂)、皮脂分泌增加和化学成分的改变,因而抑制细菌效果降低,使存在于皮肤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马拉色糠疹菌及链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肤而致病。
3.治疗及用药不当。多种治疗和用药不当是造成脂溢性皮炎的又一病因,在不知道自己病情的情况下,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或者使用一些不对症的药物,往往会顶针适得其反,脂溢性皮炎的治疗是多方面的,由于每个人的症状不一样,所以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4.代谢障碍、遗传因素、维生素B族缺乏以及物理、化学刺激,经常搔抓或用碱性洗涤用品等均可加重脂溢性皮炎的发作。
5.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细菌感染。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脂溢性皮炎可继发真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细菌(痤疮丙酸菌)感染,并发痤疮症状;还可继发对真菌、细菌的过敏反应,自身的免疫反应还可继发湿疹样病变与播散性脂溢性皮炎的发生。
6.与性腺分泌紊乱有关,如雄激素分泌亢进。除此以外,如女性经期综合症等。还有学者为有可能与免疫、遗传、激素、神经和环境因素有关。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脂溢性目前西医药尚无特效方法。一般主张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类制剂,如维生素B6、B2、B1;近年外洗使用酮康唑制剂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重点介绍中医药疗法。
脂溢性皮炎属中医药古代文献中“白屑风”“面游风”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由肺胃内热蕴蒸,或饮食不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或外感风热之邪日久,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治疗原则是以祛邪扶正,标本兼治,内外治法结合为原则。
1
内治疗法
脂溢性皮炎的中医治疗需根据皮损情况,结合患者体质、伴随症状及舌脉,选用适宜的治疗方法。急性期以疏风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以润燥祛风止痒为主。
(1)辨证论治
血热风燥证:头皮、颜面、胸背等部位部见红斑或淡红斑,散在少量丘疹,皮肤干燥,糠秕状鳞屑,瘙痒或灼热等不适感觉;伴口渴,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滑。
治宜清热凉血,疏风止痒,方用枇杷清肺饮或凉血消风散加减;常用药物有:枇杷、桑白皮、黄连、黄柏、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荆芥、白蒺藜、石膏、通草、生甘草等。
脾胃湿热证:头面、胸背等处见片状红斑, 颜色鲜红或黄红,油腻痂屑,甚至糜烂,皮肤油腻, 毛发油光,瘙痒明显;伴多汗、口臭口黏、脘腹痞满,小便短赤,大便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弦数。
治宜健脾除湿,清热止痒,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蒿汤加减。常用药物有:防风、苍术、白术、赤茯苓、陈皮、 厚朴、猪苓、山栀、通草、泽泻、滑石、茵陈、大黄、生甘草等。
血虚风燥证:头面等处见淡红斑片,皮肤干燥,糠样脱屑或头皮堆叠,飞起细小鳞屑,自觉瘙痒,日久头发变细、变软、容易折断和脱落;或伴口干口渴,面色萎黄无华,心悸失眠,便秘;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或弦细。
治宜祛风清热、养血润燥,方用祛风换肌丸加减;常用药物有:胡麻、炒苍术、牛膝、石菖蒲、天花粉、威灵仙、当归、苦参、川芎、甘草等。
(2)精选成药
中成药的选用应遵循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部分无明确证型的中成药可采用辨病用药。
润燥止痒胶囊:本药能养血滋阴,清热消肿, 润肠通便;适应症为风热血燥证、脾胃湿热证。口服,4粒/次,3次/d。
当归苦参丸:本药能养血凉血,清热祛湿;适应症为风热血燥证、脾胃湿热证。口服,6g/次,2次/d。
龙胆泻肝胶囊:本药能清肝胆,利湿热;适应症为脾胃湿热证。口服,3~6 g/次,2次/d。
消风止痒颗粒:本药能消风清热,除湿止痒;适应症为风热血燥证。口服,2袋/次,2~3次/d。
雷公藤多苷片:本药能清热除湿,祛风化瘀;适应症为脾胃湿热重症并且其他药物无效时,可酌情使用,但用前须征求患者同意。口服,10~20 mg/次,2~3次/d。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食欲减退,腹胀,胃痛,腹泻,便秘等);肝功、肾功损伤;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月经紊乱及精子活力降低减少;口腔溃疡;皮疹等;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育龄期男女忌用;严重心血管疾病慎用。
2
外治疗法
应根据皮疹特点、发病部位、证型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外治疗法。
(1)中药涂搽
冰黄肤乐软膏:本药能清热燥湿,活血祛风,止痒消炎;适应症为头部、躯干、四肢处脂溢性皮炎。外用,2次/d。
姜黄消痤擦剂:本药能清热祛湿,散风止痒;适应症为头部、躯干、四肢处脂溢性皮炎。用棉签蘸取本品涂于患外,2~3次/d,用药量约为0.1 mL/cm2,将药物完全覆盖患处为宜;不良反应为皮肤破损处有刺痛。
(2)中药药浴
颠倒散:本药能清热止痒;适应症为头部脂溢性皮炎。每次先将头发用温水浸湿,然后将颠倒散10g搓在头发上,反复搓揉10min,使药物与头皮充分接触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每5天1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复方黄柏溶液涂剂:本药能清热解毒,消肿祛腐;适应症为头部脂溢性皮炎。治疗之前依然需要使用清水将患者的头发进行清洗,再将剂量为20mL的复方黄柏溶液涂剂与温水进行混合,使用该混合液对患者头皮进行冲洗,可用或不用清水冲洗,2次/周。不良反应为皮肤破损处有刺痛。
脂溢洗方:本药能收敛止痒;适应症为头部脂溢性皮炎;组方为苍耳子、王不留行各30g,苦参20g,明矾10g,冰片10g。用药1剂/次,煎水半盆,用小毛巾蘸水,反复洗头皮。15min/次,2~3次/周。
(3)中药塌渍
该法能清热凉血,祛风止痒。适应症为风热血燥证、脾胃湿热证;选用清热凉血止痒的药物如: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紫草、地榆、马齿苋、野菊花、金银花等煎取药液,凉后湿敷局部,1~2次/d。
(4)非药外治疗法
梅花针:能调理气血,疏通经络;适应症为各型脂溢性皮炎。以梅花针叩击头部督脉、足太阳、足少阴经,使皮肤略红、微微出血即可,术后局部避免着水。1~2次/周。
针刺:能激发经气,调整脏腑、气血,扶正祛邪;适应症为各型脂溢性皮炎。在风池、风府、承山、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阴交、合谷、血海、百会、神门这些穴位中,根据证型选取5~6穴位,留针20min,1次/d。
耳穴压豆:能调理脏腑经络气血;适应症为各型脂溢性皮炎。主穴:肺、肝、胰、脾;配穴:小肠、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这些穴位进行按压,按压2~3次/d,10~15min/次。
温馨提醒
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限制多脂、多糖饮食,忌食辛辣、酒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各种化学性、机械性刺激,避免过度清洗,使用低敏度的乳霜保护;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焦虑,生活起居有规律,保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