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讲解】高中历史世界史难点讲解
世界史
1.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但希腊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
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3.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
4.《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是从限制贵族特权这个角度来说的,并非真正保护平民的利益。
5.《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6.习惯法和成文法是从法律的表现形式上看的,万民法和公民法是从法律的适用范围上看的。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7.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是主权在民;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8.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不是近代民主的体现。
9.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0.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11.美国实行的既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3.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4.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经历了手工工场、工厂、垄断组织三个阶段。手工工场是最早以雇佣的方式进行的手工生产,是向大 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工厂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化生产;垄断组织则是以科技为先导、竞争联合为手段的电气化生产。
5.从特殊性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从普遍性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则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结束于19世纪中后期。
6.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支柱的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工石化为支柱的工业化。
1.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新”的表现:从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手段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发展资本主义。
2.罗斯福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3.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4.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订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
5.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重商主义主张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主义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方面干预经济。
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7.余粮收集制是适应战时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遗憾的是很快就被取消了;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措施不当,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8.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二战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调整生产关系,该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体制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日益阻碍经济的发展;新经济政策则利用商品市场的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0.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11.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不同,赫鲁晓夫改革重在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重在重工业。
1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由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多边贸易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共同构成。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可以为成员国提供贷款,但有所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针对的是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国家,贷款是短期的;世界银行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贷款是长期的。
3.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并不能说明美元已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而是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4.关贸总协定表面上看只是一项“协定”,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组织”,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和组织,是世贸组织的前身;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2001年才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
5.欧洲共同体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简称。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起步是欧洲煤钢共同体,而不是欧洲共同体。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原因不是美苏“冷战”的威胁,而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6.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欧洲联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7.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全球一体化,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不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说法。
8.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1.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雅尔塔体系确立于二战后初期,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于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在局部地区则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
4.苏东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
5.“独联体”是由苏联解体后大多数共和国组成的、多边合作的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种国家之间非常松散的联合组织,而不是一个国家。
6.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直接因素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7.多极化出现于两极格局形成后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解体后,多极化的格局并未形成,而是处于向多极化演进的过程中,目前则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8.国际格局和国际局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趋于平衡,势均力敌时,就会形成一种新的国际格局(或称世界格局);而国际局势则是一种政治形势,国际间的任何事件都可能导致国际局势的恶化,但不一定会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
9.二战以来的美日关系是不断变化的。战后初期,日本从属于美国;1948年后为伙伴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既有联盟又有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