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明白什么是舒适圈吗?

最近真的是越来越冷了,在寒冷的冬日,最痛苦的莫过于是早晨听到闹钟一遍遍地“欢唱”过后从暖和的被窝里挣扎起床,我们都不想与热被窝这一冬天的“舒适圈”分离。

#01舒适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说起最近,你是不是也在花时间盯着手机、忽略了桌上那几本厚厚的英语书;

你写上了满满的日程安排,下一秒却已点完外卖,吃完就奔向舒适的床;

能够一鼓作气完成的事情却拖拖拉拉,deadline前一秒仍旧不慌不忙......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无形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有自己熟悉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所以我们会感到很轻松、很自在。这个让人感到舒服的圈子就是我们常说的#舒适圈#。

我有一个特别内敛、不太愿意说话但成绩很好的朋友。我曾试图劝她变得开朗一些。过了段时间,她开始主动与人交流,但一切都显得不那么自然。她每次都涨红了小脸,说话吞吞吐吐,反而丢了她原本在他人眼里高冷学霸的样子。

生活没有绝对的舒适和绝对的不舒适,让自己身体忙起来但心可以沉下去的平衡之处才是真正的舒适圈。

#02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之所以在舒适圈中自我陶醉,是因为贪恋某一种静止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你可以付出最少的努力去获得最大化的短期快乐。而短期意味着没有保障,所以“舒适圈”也只是自以为的舒适,归根结底在于“自欺”。

就好像手艺人酿酒,开坛之时,香瓢十里。

倘若这位和许多潜心钻研技艺的人一样冷静自持,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但很遗憾,偏偏咱们这位是个尚未悟到行业精髓的浮躁人。自以为技艺超群,于是余生都在矮矮的巷子里头闻着这一坛子酒的香味,心中默念'我对现状很满意,不必再努力'。

且不说这坛酒的香味会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散,单论手艺人安于舒适圈的借口“技艺超群所以不必再努力”,听起来就像是个笑话。毕竟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竞争,在他盲目自信不求上进的时候,新的产品已经出现,新的技术在取代旧的手艺,所以从始至终的“舒适圈中人”也不过是在做一场和晚清“天朝上国”一般的美梦。

没有能一梦一生的好事,很多人早在梦做一半的时候就已经惊醒,但还是要努力地假装睡着。

为什么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因为这个人虽然对大道理了然于心,但就是自我麻痹自我安慰地不肯行动。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相信没有谁是真的不了解当下的竞争压力和就业形势,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拖延症”现象:20号截止的意思应该是20号24:00截止,所以这个作业还可以拖到晚上十点再开始动笔。

赶作业的绝望足够让人印象深刻吧?但下次,依旧贪恋动笔前给自己营造的“无负担”假象。小说、电视剧、段子、小视频……快乐是快乐了,只是快乐是暂时的。

#03可以不出圈,但是要努力#

热门综艺《向往的生活》所拍摄的似乎真的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那种生活,归隐山野,带上三五好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只是大多数人在羡慕的同时又不禁感叹,生活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除非有足够的金钱足够的家庭背景。不然大多的舒适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毕竟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岁月静好。

这世上本没有可以一直舒适的圈子,所谓舒适圈一词,也是努力奋斗之后享受短暂舒适的借口。

我们习惯于给自己洗脑:“我不必努力,我现在很好”,然而不努力意味着停滞不前、意味着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为了不落后,我们必须努力,努力学会自律、努力学习新知识。

其实就连小时候的儿歌,都曾教给过我们许多道理,比如:

1、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一起去学校

——做一个自律的人

早起是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也是自律的第一步

幼年唱熟的儿歌里藏着日计在晨、珍惜光阴的道理

从前的我们是个孩子

懵懵懂懂地遵从长辈的教导

早睡早起,每一天都精力充沛

时光荏苒,我们长成独当一面的样子

却时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点灯熬油挑灯夜战是常事

用拖延症做幌子,掩饰自己不自律的真相

拖延并不会让虚妄的舒适圈存续更久

假象终将打破

而自律则是这场内部战的主力输出

2、小鸟自己飞,小马自己跑,我们都是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学会学习新技能

从小动物那里学独立

从老师那里学加减乘除、看图写话

从父母那里学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

学习新技能,掌握新知识

争做努力学习人

是不被社会淘汰的最佳选择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

我们的积淀还远远不够

每年不断增长的考研、考公人数

就是最好的例子

#03写在最后#

存不存在舒适圈、要不要走出舒适圈,因人而异,待在舒适圈也并不等于碌碌无为、虚度光阴。

人生奋斗的意义在于如何生活的更舒适。换句话说,真正的舒适圈,恐怕是所有人的最终奋斗目标之一。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在自己所能接受的范围内每天做出一点点改变、一点点进步。

来源:青团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