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被贬的背后:与奸臣勾结把持朝政一手遮天,最终客死他乡
你是怎么认识刘禹锡的呢?是从他的千古名篇《陋室铭》还是从他那句千古名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刘禹锡以苦作乐的精神,我们也会误以为刘禹锡是寒士一名,其实,他可不是什么寒士。
刘禹锡20岁第一次科考就成功进举,没过几年就当上了国家级别的干部,比起同时期艰难的元稹、白居易那真的是幸运多了。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当刘禹锡得意忘形,骑马在长安大道上飞驰的时候,一道命令下来,一道晴天霹雳从天而降,原来是依附于奸臣王叔文,使他受到了牵连。因此,刘禹锡惨遭贬谪,一贬就是10年。
刘禹锡奸臣的帽子是怎么扣上的呢?王叔文又是谁呢?
王叔文乃越州山阴县人(今浙江绍兴)人。因棋艺任翰林院待诏,饱读诗书,喜欢谈论治国方针。
唐德宗曾命他侍奉太子李诵,因为口才了得,逐渐从一堆陪太子陪读的年轻人中脱颖而出。李诵(唐顺宗)继位后,王叔文当上了宰相,他蓄意改革,引入了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作为储备力量。
而刘禹锡本是杜佑的幕僚,杜佑当时官至宰相。
刘禹锡深得杜佑的赏识,在杜佑的强烈推荐下,他当上了监察御史,由此认识了王叔文。
“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王叔文对刘禹锡的态度,他是打算把刘禹锡当作宰相候选人来培养的。
王叔文的改革总的来说是顺应人心的,使得广大的老百姓得到了庇护,不用遭到权贵们的剥削,诸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老头,如果生在这样一个社会,是肯定不用遭到剥削的。
朝廷中的大臣也都纷纷称赞说王叔文的改革是大快人心、整肃了国家的纲纪,改革导向是非常好的。
可王叔文等人毕竟太过于浮躁了,不过沉稳,他们一群人形成了自己的小圈子,对于朝廷中不愿意和自己站在一边的人给予打压,根本不管他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为国家、为百姓着想。
御史重臣武元衡不愿意和王叔文等人站在同一战线,便被刘禹锡打压,直接降职为右庶子。
包括老臣韩皋、侍御史窦群等朝廷重臣也都因反对刘禹锡的意见惨遭贬谪。
以至于后来,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四人被称为“奸臣四人组”,可以说,此四人在朝廷中是说一不二的,他们的话没有人敢不听。
可以说,他们把持朝政、独断专权的行为使朝廷言论阻塞,整个朝廷被宛如被乌云笼罩一般,暗无天日。
他们独断专权都不算什么了,更触碰大忌的是,他们为了使自己能一直独断专权下去,竟然让卧病不起的唐顺宗立太子,可这个太子并不是后来上台的唐宪宗,这必然就与之形成了无法和解的矛盾。
更可怕的是,他们居然还想剥夺宦官禁军的指挥权。要知道,当时宦官的权力可不小,而这种行为,无疑是触及了宦官的底线,这不,三下五除二就被宦官集团给干翻了。
随后,宪宗继位,立马就拿王叔文集团的十名核心成员开刀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
带头大哥王叔文的下场自然是最惨的,很快便被唐宪宗给赐死了;而王伾也因为过于的担惊受怕而身亡了;刘禹锡和柳宗元捡得一条命,分别被贬为朗州司马和永州司马,其余六人也降至司马。
唐朝对于官员的贬谪是比较人性化的,往往不会“一棍子打死”,而是会观察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启用。刘禹锡本以为自己只要好好表现就能早日脱离苦海,没想到,这苦海整整蔓延了10年。
10年之后,他得以再次调回京城,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道是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在贬谪的10年里,刘禹锡写诗无数,自然收获了无数的忠实粉丝,京城之中自然也有。于是,这首诗开始在京城传唱,渐渐地,流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而这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却又一次惹恼了皇帝,这句话无非就是在说京城众多官员唯我刘禹锡受到了冷落,皇帝心想:行,那就先不让你回京城了,又把刘禹锡给贬谪了。
这是多么戏剧的一幕啊!前脚回京城,后脚又遭到贬谪。可这也是凄惨的一幕,因为这一次,再也回不来了。
这一次,是一辈子,刘禹锡再也没有回到过京城,不过最后,刘禹锡是得以寿终正寝了,弥留之际,他留下了这首《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人们只知刘禹锡积极乐观,却不知道他这段做奸臣的黑历史,不过,一切的一切终究被历史给冲刷了痕迹,只留下那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悲秋的刘禹锡。